“如果中國火車穿越瑞士聖哥達,我一點都不會奇怪”
高鐵已經成為中國鐵路的代名詞,成為中國特色的一張名片;瑞士鐵路卻以其準時安全而聞名於世,那麼兩個國家之間在鐵路領域過去和未來是否有什麼相通與合作呢?為此,我們採訪了生活在瑞士的鐵路諮詢專家崔軍女士。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崔軍,一個男性十足的名字,做著非常男性的事業,卻是一位熟識火車及跨文化談判領域的優雅女性。她說:“中國鐵路在歐洲市場佔領一席之地只是個時間問題,低估中國鐵路不是明智之舉。”
瑞士資訊swissinfo.ch:作為鐵路行業諮詢專家,你接洽過瑞士和中國在鐵路方面合作的哪些項目?雙方在溝通方面主要存在哪些問題,分歧在哪兒?
崔軍:除了ABB公司,瑞士和中國目前大型的鐵路合作並不多。 2012年我受聘瑞士官方機構,組織帶領瑞士鐵路工業代表團一行9個企業,首次正式訪問了中國鐵路。我接洽過的諸多項目包括瑞士一家鐵路技術諮詢公司與中國中車(CRRC)的長期合作,以及瑞士一家鐵路技術研發公司與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CARS)的合作。
瑞士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最大的困難是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沒有“中間人”,瑞中雙方的交流合作幾乎是不可能的。文化差異及對dos & don’ts的一知半解,常常令雙方弄不清何時該堅持、何時該讓步,造成誤解在所難免,有的甚至導致了合作流產的後果。
比如,上面說的瑞士企業與CARS的合作項目。由於缺乏對中國的了解,瑞士的高科技小公司在商務談判中過於堅持由瑞士律師起草的合同條款,令談判陷入僵局。之後,當所有技術和商務問題都澄清時,中方又以領導不在家為由不繼續合同的簽訂。
在溝通方式上,當瑞士人的認真和執著遭遇中國人的含蓄和矜持,雙方的交流也時常陷入困境。所以,消除誤解,促進溝通,是我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
瑞士和中國鐵路
瑞士地處鐵路發展歷史悠久的歐洲中心,不僅擁有世界上密度最高、準點率最高的軌道交通網,而且也是鐵路交通使用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人均每年2449公里。
瑞士鐵路網與其他交通工具,如公交、航空及水運等,有著最方便和最人文的銜接體系,包括票務和其他連鎖性服務。
瑞士有62家鐵路運營商。瑞士聯邦鐵路SBB是瑞士最大的鐵路運營公司。
中國擁有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鐵路網,內地的鐵路運營總里程已達14萬公里,新建高速客運專線已達2.2萬公里。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高速鐵路運輸系統。
中國鐵路的“大躍進”發生在改革開放之後,大規模從歐洲和日本引進成熟的高速鐵路技術,全國鐵路六次大提速。中國鐵路已經形成了規模生產和效應,高速鐵路網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的移動方式。
中國大陸的幹線鐵路主要由中國鐵路總公司CRC及其下屬18個鐵路局和鐵路公司負責運營。
瑞士資訊swissinfo.ch:中國製造的軌道列車的已經達到歐美同行的水平了嗎?中國火車已經迫不及待地進軍歐洲市場了,歐洲的同行和競爭對手們擔心嗎?
崔軍:是中國鐵路雖然在成本核算和精細化管理方面中國與歐洲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但製造技術和產品質量已達到國際水平,其規模和經驗已經超過歐洲國家。中國中車去年的國際市場營業總額達90億美元,鐵路貨車已出口到法國和英國,並在英國和奧地利建立了分公司。我認為,中國鐵路在歐洲市場佔領一席之地只是個時間問題,低估中國鐵路不是明智之舉 。
瑞士資訊swissinfo.ch:瑞士作為一個世界乘坐火車的冠軍民族,火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國能從瑞士學到些什麼?
崔軍:中國在很多方面應該向瑞士學習,例如以人為本,尊重個體;創新技術,工匠精神;公平公正,法治社會;尊重市場機制,扶持私營企業,推進鐵路行業的市場化、規範化和精細化管理。
瑞士鐵路在利用創新技術、優化鐵路運輸管理、提高生產率等方面也做得很棒,值得中國鐵路學習。未來的中國鐵路應該積極改善管理和組織水平,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生產率,為民眾提供更方便、更人文的銜接各種交通工具的公共交通網絡。中國鐵路任重而道遠。
瑞士資訊swissinfo.ch:瑞中不同政治體系,在處理事情或執行方面產生了什麼不同的結果?
崔軍:直接民主政治體制下的瑞士,政府低調、私企強大,實現了藏富於民、公平公正、經濟高度發達的法治社會。瑞士鐵路更加以人為本,更加關注質量和安全,一切商業活動均依法行事,國家已進入高度精算的市場經濟時代。
瑞士的技術創新名列世界第一。瑞士擁有大量的技術創新型企業,包容自由的大環境,吸引了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技人才。 “Swiss”是創新技術和高品質的代名詞。瑞士大量的創新技術、利基產品和高精密儀器設備,深受各國鐵路行業及系統集成商的歡迎,如西門子、龐巴迪、 阿爾斯通及中國中車。
民主集中製下(這個詞我不明白)的中國,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國家經濟發展(GDP)高於一切。將近半個世紀的高速粗獷發展,集體主義以犧牲環境、公平和個人意願為代價,成就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貿易國,同時助長了歷史上一直都存在的官僚主義和階層社會。中國鐵路市場很大程度上仍由若干家巨無霸國企壟斷著。如何改善大環境,在提高國企效率、解決產能過剩的同時,切實扶持私企的發展,使鐵路建設回歸理性平衡,對於可持續的鐵路發展是個重要命題。
不同的體制和國情導致瑞中雙方的關注點和行為方式差別很大,兩國鐵路行業的合作對接困難重重。中國的國有企業更願意和國際知名大公司談合作,瑞士私營中小企業在中國舉步維艱。
崔軍及其諮詢業務
崔軍女士畢業於中國中南大學(前長沙鐵道學院),其35年的職業生涯主要服務於中國中車(前中國鐵道部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西門子公司和瑞士官方商貿促進系統(瑞士全球企業), 獨立商務顧問/鐵路專家。
作為鐵路專家工作的10年期間,崔女士支持幫助了眾多瑞士鐵路企業包括ABB、SBB、Duagon、Ruf、Systransis、Plumettaz等,撰寫市場調查報告,銜接合作夥伴,組織參與業務推廣及商務談判,諮詢指導瑞士企業拓展中國鐵路市場,受到業界的廣泛歡迎和好評。
瑞士資訊swissinfo.ch:說到中國高鐵,所謂的自主研發,有人說中國人偷了瑞士人的技術,你怎麼看?
崔軍:不是偷,市場換技術而已。
實事求是地說,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鐵路採取的策略是以市場換技術。瑞士有一些技術和產品是隨系統集成商(如西門子、ABB等公司)打包出口到中國的。
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任何行業從A到Z完全採用本國技術不值得嘗試,就像一個木匠沒必要去研究怎麼種樹一樣。引進高鐵技術後的消化吸收很關鍵,中國鐵路在這方面做得很成功。中國鐵路未來發展的關鍵是能否在技術上不斷創新,提高生產率,保持有國際競爭力的性價比。
瑞士資訊swissinfo.ch:高鐵被認為是中國政府對外宣傳的一種手段方式,說說你的看法。
崔軍:中國地域廣大且人口眾多,長途旅客運輸需求巨大,建設高鐵(250-350km/h)大大縮短了大中城市間的旅行時間,對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均有重要意義。
世界上最大的軌道車輛製造商中國中車是“央企”、國有上市公司。中國政府高調促進高鐵出口,意欲把高鐵做成國家名片。這種打國家牌拼國力的做法難免引起西方發達國家競爭對手的反感。在市場經濟體系完善的國家,軌道列車製造商一般是私營的。
中國鐵路應該清楚,要在國際市場上取勝,僅靠拼“塊頭”是不夠的,還必需尊重國際市場機制,關注國際通用法則。中國國企必需深化改革,否則很難提高效率和管理組織水平,實現成本核算和精細化管理也只能是一句空話。
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鐵路不會向瑞士這樣的國家推銷高鐵。
為什麼?
瑞士的面積僅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份,乘火車(200km/h)從日內瓦到蘇黎世僅需不到3小時,建設250km/h以上的高鐵沒有必要。
超級高鐵技術及其發展現狀
超級高鐵(hyperloop)也稱“膠囊高鐵”,採用真空管道磁懸浮技術,無機械摩擦阻力,速度可達1’200km/h。超級高鐵技術目前在全世界仍處在研發階段。美國、瑞士和中國都進行了一定研究,加拿大和俄羅斯也做了一些試驗。
今年年初美國 Hyperloop公司與捷克達成初步協議,計劃在Prague和斯洛伐克的Bratislava之間修建超級高鐵,這應該是超級高鐵連接歐洲國家的第一步。美國Hyperloop公司還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達成了協議,對建設超級高鐵系統進行評估。另外,有媒體報導,中國也已將建設海底超級高鐵提上了議事日程。
瑞士資訊swissinfo.ch:你認為瑞中雙方未來合作前景如何?會有哪些合作?中國製造的火車會有一天通過聖哥達嗎?中國將引領世界鐵路嗎?
崔軍:中國中車在全國擁有幾十個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軌道列車及相關零部件製造基地。中國鐵路注重新技術利用和技術儲備。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仍相對較低。中國軌道列車的性價比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說服力。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鐵路大國,中國鐵路已成為國際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從技術和質量上說,中國鐵路製造與歐洲鐵路製造已差別不大。倘若有一天中國火車穿過聖哥達隧道,我一點都不會奇怪。因為理性的買家最終都會選擇性價比最好的產品,這是市場機制。瑞士鐵路已經意識到中國是不可忽視的銷售和採購市場。我想未來瑞中鐵路在機車車輛領域合作的可能性很大。
瑞士資訊swissinfo.ch:聽說瑞士聯邦鐵路SBB找你,是與中國合作嗎?能透露一些嗎?
崔軍:今年年初,SBB出台了2020新策略,旨在抑制全面的成本上升,保持價格競爭力,同時提高盈利和運能利用率。
自2015年開始,居高不下的瑞郎導致了瑞士重工業連續損失,SBB貨運業務也遭受連累,所以他們調整策略,把目標轉向第三產業消費類產品。為了改善其供應鍊和資產管理,SBB希望更多了解中國鐵路這塊不可忽視的採購市場,考察與中國鐵路合作的各種可行性。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