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巴利(Bally)鞋业
大约200年前,瑞士北部一个村庄的居民基本踏着巴利(Bally)家庭鞋厂上下班号声的节奏生活。制鞋行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迁,这背后的影响因素从侧面讲述了瑞士的社会发展风貌。 “巴利鞋类博物馆”(‘Ballyana’ museum)的大量档案照片将这一故事娓娓道来。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巴利最初的业务是生产丝带、男裤背带和其他弹性织物产品。彼得·巴利-赫尔佐格(Peter Bally-Herzog)接管了位于瑞士北部村庄的巴利公司。1849年赫尔佐格去世,两年后儿子卡尔·弗朗兹(Carl Franz)和弗里茨(Fritz)接手公司。
家族企业拥抱工业化
卡尔·弗朗兹提出了公司愿景:提供与时俱进的功能性鞋子。随着工业革命不断推动制造业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他长期雇用数千名工人。在公司稳定增长的同时,其员工生活设施也在不断改善。 巴利实施工厂扩建,为工人们就近打造了居住区。
卡尔·弗朗兹和他的妻子一起在阿勒河(Aare)附近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一所幼儿园,一所养老院和一个公共游泳池。他为工人建造了宿舍,并将阿勒河的洪泛区改造成一个宁静的公园。19世纪初,蒸汽机和水力发电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能源,帮助公司实现加速发展,并为其最终打入全球市场奠定了基础。
从重功能转向重时尚
卡尔·弗朗兹的孙子马克斯·巴利(Max Bally)拥有敏锐的时尚嗅觉,专注于打造高品质产品。他的设计成功塑造了巴利外部链接鞋品近70年来的标志性外观。他通过参加时装秀,浏览商店橱窗展品,观察街头路人以及在旅行中探索创新材料,不断获取灵感,描绘出新的产品款式。
重大变化接踵而至
卡尔·弗朗兹于1976年去世后,公司陷入危机。公司缺乏清晰的愿景,同时海外竞争加剧,取消保护性关税后,面临产品降价。此前,保护性关税长期使进口商品的成本高于国内同类商品。
1977年,巴利被转让给瑞士企业家和银行家维尔纳·雷伊(Werner K Rey 英)。雷伊接着将其持股出售给瑞士机械设备厂:欧瑞康-比尔勒(Oerlikon-Bührle)。多年来,巴利在瑞士确立了自己的国宝级地位,公司落入巴利家族之外的人手中被瑞士人民视为巨大的损失。
公司在管理层和组织架构变化后缺乏标志性风格,这意味着巴利不能靠吃老本度日。于是巴利开始重塑自我,但客户却不清楚公司到底代表那种风格。此后,曾经蓬勃发展的瑞士制鞋业也风光不再。
2018年以来,该公司已几经易手。它目前归中国山东如意集团所有。收购价格估计为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
从1851年到2000年,仅巴利的工厂就生产了约1.5亿双鞋。这家瑞士企业的悠久历史已记录在巴利鞋类博物馆的照片中。这些档案照片旨在保护该地区的工业历史遗产,其中最主要就是巴利制鞋厂。它收集了相关纪念品并保存过去的文件和物品。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