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和中国:利益与纠葛
瑞士和中国自1950年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双边关系。一个是民主小国,另一个是共产主义大国,其关系有时颇为复杂。在未来,两国关系定会更加错综。随着国际关系的紧张化,人们期望瑞士能够采取更加明确的对华立场。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中国驻瑞大使王世廷于2021年3月书面表示:瑞士无权干涉他国内政。这位大使同时还提到“毫无根据的指责”和假新闻。在此前不久,瑞士外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公布了联邦委员会未来的“中国战略”,其中提及人权和中国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等问题。卡西斯这一次语言异常清晰,比如采用“愈发专制的倾向”等用词。随即,王世廷大使对一些瑞士人煽动意识形态对抗的做法提出公开指责:“这无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
早期的接近
瑞士与中国的交往由来已久。两国间的往来实为复杂。瑞士是1950年最早承认毛泽东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与中国保持着广泛的双边交流。此外,30多年来,瑞士一直支持对华的知识和技术转让,目前的重点援助项目旨在帮助中国应对全球变暖。最后要提及的是,自1991年以来,两国开展了人权对话,瑞中外长每年都在对话框架内就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讨论。但由于瑞士官方与其他国家一样,对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不稳定局势持批评观点,瑞中人权对话自2019年以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重要出口国之一
两国间的经济关系一直以来尤为重要。卢塞恩的电梯和自动扶梯制造商迅达(Schindler)是两国早期经济合作的良好示例-迅达是第一家与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西方工业企业。如今,该公司在中国拥有六家子公司,得益于中国城市的建设热潮,参与了许多知名建设项目。目前,对于瑞士来说,中国是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瑞士也是第一个与中国这个亚洲超级大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该协定于 2014 年生效,为瑞士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它们可以更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 出口享受免税或优惠待遇。
瑞士如何从中国获益
瑞中双边交往的开创性特色令两国都感到自豪。瑞士认为自己起到了搭建桥梁的作用。瑞士着力于“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对话,避免指责或制裁。瑞士希望通过与中国合作来达成进步。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上述多种形式的合作从政治层面上看颇具意义:瑞士这个中立小国被其视作通往欧洲的门户。
两国在最高政治层面也保持着经常性的往来。但其间也经历了几次“磕绊”。很多瑞士人对江泽民1999 年访瑞都记忆犹新。因为看到藏人在伯尔尼示威- 在瑞士,人们经常以此种方式行使其民主权利- 中国国家主席显然被激怒了,他让迎接他的瑞士政府成员等待了很长时间方才露面,并缩短了正式会面时间。时任瑞士联邦主席的露特・德莱富斯(Ruth Dreifuss)随后在讲话中谈到人权问题,令情况进一步恶化。最后,江泽民表示:“你们失去了一个朋友。”
政府的形象控制
这类情况不仅存在于政治关系中。一些企业和房地产收购案,以及中国对瑞士足球的某些投资,同样令瑞士人感到紧张。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权力像中国共产党政府那样试图控制自己的海外形象。中国政府在瑞士也系统性且竭尽全力地监控侨民、教育机构、商界甚至文化界有关中国的言论。中国政府代表也会参加公开的示威。在苏黎世大学组织的一次活动中,他们的出现并不低调,当有人提出“不受欢迎的”问题时,他们会举起相机拍照。
苏黎世艺术大学的学生拍摄了一部关于香港暴动的电影,中国驻瑞使馆对其放映进行了干预。2021年,圣加仑大学一名博士生失去学位的事件也被大量报道。这名学生曾在推特上批评中国政府,随后,其导师终止了和他的辅导关系。在中国留学一段时间后,这名学生申请在圣加仑大学重新注册,但遭到拒绝。这场冲突令该生3年的研究工作无疾而终,他也不得不改变职业道路。圣加仑大学以校际交流和教育及研究合作项目与中国高校保持着往来。该校业已宣布,将对知识转移上的管理缺失以及自我审查等危险予以更多重视。
研究领域的自我审查
巴塞尔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Ralph Weber将这些事件同更广泛的背景联系起来:他谈到影响许多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结构性问题。“自我审查是所有研究专制政权的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中国的态度不仅给学校造成困惑,也给企业和政界带来困扰。这位政治学家就“中国政府如何在瑞士发挥自身影响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中国在这一点上的努力是系统性的。” Ralph Weber表示,中国这一党国家拥有一个由协会和组织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与当地人士保持着联系。 “中国政府正试图把自己的信息输入我们的大脑。”
任何在中国做生意的人都和中国共产党打过交道。但前者要在何种程度上取悦于中国政府呢?去年,瑞士信贷银行注销了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的账户,这一举动引起了争论。该银行声称,此举仅是因为缺少某些行政文件。但批评人士认为,瑞士信贷希望加强自身在亚洲市场的地位,为此,避免激怒中国当局显然是其当务之急。
希望变成失望
与中国的双边交流历来都是一种“平衡练习”。左翼政党和民间社会组织拒绝与“压迫少数群体”的政权合作。多年来,他们一直谴责一党制中国对自由思想者、藏人、维吾尔人和香港人的所作所为。这些批评,以及要求瑞士对华采取更强硬立场的呼声,近来愈发高涨。在联邦议院,相关议员提案数量也成倍增加。
去年秋季例会中,议会讨论了“是否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增加关于人权和社会权利章节”的议题。“通过经济开放促进民主和人权发展的希望已经落空,” 自由绿党议员Roland Fischer强调,进行了多年的瑞中人权对话效果寥寥。 联邦委员盖伊·帕尔莫兰(Guy Parmelin)针对“贸易协定补充条例”的议案反驳道,强加有约束力的条款,这种做法会适得其反。他警告说:“这会令局势停滞不前,会关闭瑞中所有关于重要问题对话的大门。”
务实还是机会主义?
“瑞士希望搭建桥梁,抓住机遇,并开诚布公的探讨问题,”联邦委员会在新中国战略中写道。瑞士政府愿通过这种方式为瑞中两国间的多类型关系搭建起清晰的框架。瑞士政府继续奉行其独立的中国政策,并强调自身的中立性。同时,瑞方希望为“中国融入自由国际秩序和应对全球挑战”做出自己的努力。但是,“在这一点上,该战略是自相矛盾的,” Ralph Weber指出,我们不知道瑞士打算如何具体实施这一目标。这位政治学家指出,从瑞士政府 “出于完全可以理解的原因,做出‘同专制政权合作的同时忠于自身价值观’的决定以来,瑞士几十年间一直保持着模棱两可的对华态度。瑞士选择的这条务实之路,也可以被视为投机主义道路,Weber继续道。
压力之下的瑞士之路
确实,瑞士越来越难以证明其中立的合理性。中国争夺全球影响力的战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抗拒反应。特朗普任总统期间,美方言辞变得更加强硬,并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拜登看似相对温和,但他遵循的策略同样明确。2021年11月,他警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要对抗。美国总统在一次视频会议上表示,经济竞争绝不能演变为冲突对抗,拜登认为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守相同的游戏规则。
去年,欧盟对中国官员实施制裁,抗议中国政府在新疆对维吾尔人的“任意逮捕”。北京立即作出反应,对一些欧洲议员和科学家采取了制裁措施。当国际社会对中国疫情管理发出批评之声时,中国政府也采取了反制裁措施。例如,在澳大利亚政府表示支持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调查后,中国限制了与澳国的贸易往来。瑞士联邦情报局在其《2020 年形势报告》中指出,至少在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紧张局势的因素之一,其国际形象也受到损害。瑞士情报局在报告中还提到了网络攻击和中国间谍活动的危险,并写道,这些危险是“对瑞士的重大威胁”。这也解释了,瑞士面对中国的中立性为何愈发接近极限。
关于外交抵制的辩论
瑞士的对华态度在2022年冬奥会举办前再次引发讨论,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选择了外交抵制,欧洲几个国家也纷纷效仿。来自苏黎世州的国民院议员Fabian Molina (社会民主党) 认为,人们不能在不考虑中国人权的情况下为体育赛事鼓掌叫好。 “在一个不断犯下危害人类罪的国家,没有理由欢庆。” Molina认为,瑞士应该给出强烈信号,放弃派遣官方运动员代表团参赛。
“保护受威胁人民”协会负责人Christoph Wiedmer也支持抵制。他说,要改善现状,就必须要坚持。 “西藏和新疆的人权侵犯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2008年夏季奥运会就表明,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际压力,中国不会停止对少数民族的压迫。”
联邦委员会对这些要求反应迟缓,其后表示,派出一位政府代表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恰当的”。但政府同时提及疫情因素,为最终决定留下余地,其发言人表示:“如果疫情发展要求所有部长留在瑞士,那么出席冬奥会的计划将被取消。” 一月底,联邦委员会最终决定不出席北京冬奥会庆祝活动。
相关内容
本文于2022年4月1日发表于《瑞士杂志》(la Revue Suisse)。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