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瑞士信贷集团的崩塌将对其员工造成深重影响。
Keystone / Steffen Schmidt
近日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的崩塌导致其被瑞银集团(UBS)紧急收购,而究竟多少雇员会在两大集团的合并中失去工作,已引发各界的担忧。
此内容发布于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瑞士的这两家最大银行在国内市场的雇员总数超过3.5万人,合并后其中的许多职位都将重复。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信贷崩塌:后果及遗留问题
此内容发布于
无论时局如何动荡,瑞士银行都应该是保守、可靠的避风港。然而,瑞银集团(UBS)紧急收购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打破了这一形象,损害了瑞士银行业的信誉。
更多阅览 瑞士信贷崩塌:后果及遗留问题
各工会及瑞士银行雇员协会(SBEA)希望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明确性,尤其是针对瑞士信贷1.6万名瑞士员工的去向问题。
他们已要求设立专门工作组,以减轻裁员之痛和帮助55岁以上人员寻找新的就业岗位。
瑞士银行雇员协会指出,瑞士信贷还间接地支持了其他工作岗位,例如建筑维修与餐饮业从业人员等。
“此外,银行业以外的数万个工作岗位也将面临潜在风险,”该组织表示。
瑞士金融行业包含23.06万个全职岗位,占瑞士劳动力的5.5%。各银行直接雇佣的职员人数约为15.05万人。
瑞银与瑞士信贷在日内瓦的雇员总数高达1700人,占该市所有银行工作岗位的10%。
“上千工作岗位岌岌可危,这将是个控制社会削减的问题,”日内瓦州经济部长法比耶娜·费歇尔(Fabienne Fischer)扼腕叹息。
去年10月瑞士信贷已宣布将裁减9000个职位,其中2000个在瑞士。截至去年年底已有540个瑞士工作岗位被削减,到2月底国内109个分行中已有14个被关闭。
就全球范围而言,这两家大银行在欧亚美等大洲乃至世界各地都雇佣了成千上万名其他员工。
伦敦、纽约等大型金融中间正准备面对一连串的裁员大潮。
上周日(3月19日)在与分析人员进行的电话会议中,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拉尔夫·哈默斯(Ralph Hamers)称,合并后的银行的目标是到2027年节省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0亿元)成本。《金融时报》报道,其中约60亿美元的成本节省可能会通过裁员实现。
相关内容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自俄乌战争爆发三年以来,约6.8万名乌克兰难民目前以S类保护身份在瑞士居住。
更多阅览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相关内容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此内容发布于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资助主要核武器制造商的金融机构数量正在减少,但瑞士的瑞银集团(UBS)却是该产业全球前30大投资者之一。
更多阅览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相关内容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一家医院为一名患者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但此次手术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家医院在成功让这颗心脏体在外存活了长达12个小时,创下了欧洲纪录。
更多阅览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即将就一项关于放宽武器出口授权的法律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决定政府是否应在特殊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决策空间。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相关内容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面临外国游客不缴停车罚款及其他交通违法罚款的问题,近日瑞士政府已同意对此展开调查,并考虑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相关内容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的家长多有为子女存钱的习惯,而他们主要选择开设储蓄账户的方式。
更多阅览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相关内容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法语区消费者事务办公室对运动品牌On昂跑提起法律诉讼,指控该品牌涉嫌“环保洗绿”(greenwashing)。但On昂跑公司坚决否认相关指控。
更多阅览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相关内容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外交部周四(2月13日)否认了瑞士政府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称中国正在打压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中国外交部表示,这份报告的内容纯属“错误信息”。
更多阅览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政府周三(2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可能正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中方鼓励他们暗中监视同胞并收集情报。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相关内容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索托莫研究所(Sotomo)的一项调研,三分之二的瑞士人认为国内的社会凝聚力“较弱”,甚至有83%的受访者感到社群意识正在下降。
更多阅览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信贷接受竞争对手瑞银集团30亿瑞郎的收购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濒临倒闭的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将被其竞争对手瑞银集团(UBS)收购,而这是为防止银行业灾难性崩溃进行的疯狂的最后一搏。
更多阅览 瑞士信贷接受竞争对手瑞银集团30亿瑞郎的收购方案
相关内容
挽救瑞信,对瑞士意味着什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央行必须用500亿瑞郎来挽救瑞信,这里是围绕瑞士央行这次干预行动的一些重要问题。
更多阅览 挽救瑞信,对瑞士意味着什么?
相关内容
瑞士信贷崩塌:后果及遗留问题
此内容发布于
无论时局如何动荡,瑞士银行都应该是保守、可靠的避风港。然而,瑞银集团(UBS)紧急收购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打破了这一形象,损害了瑞士银行业的信誉。
更多阅览 瑞士信贷崩塌:后果及遗留问题
相关内容
“信贷蒸汽机”:瑞士信贷银行终“气绝”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历史印证了瑞士金融中心自我形象的演变:最初是在借着银行保密法从资本外逃中获利的低调银行家,后来成为无惧风险的投资银行家。
更多阅览 “信贷蒸汽机”:瑞士信贷银行终“气绝”
相关内容
瑞士信贷:步步皆错为何故?
此内容发布于
在银行财务困境和内部大幅重组的背景之下,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2022年遭遇断崖式亏损。在为了追逐利润而放弃谨慎的经营者手中,一家切断了“瑞士之根”的国际银行是怎样经历沉浮的?
更多阅览 瑞士信贷:步步皆错为何故?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