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海洋卫士号”漂洋过海来上海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塑料垃圾最终置身于大海。这些成堆的塑料垃圾碎片集中在由洋流运动所形成的巨大海洋漩涡中,被称作“垃圾漩涡”。目前,全球一共有五个这样的垃圾漩涡。瑞士“海洋卫士号”三体帆船,从法国波尔多启程,途径世界大洋的五个垃圾漩涡进行考察评估,并于8月5日晚抵达上海。
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携同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为“海洋卫士号”三体帆船环球航行举办了上海站的新闻发布会。
“海洋卫士号”的环球航行
40000海里,300天,21个停靠站,13个国家和地区,6名船员,这艘高性能的MOD70“海洋卫士号” (Race for Water Odyssey,简称R4WO)三体帆船配备了行业内最尖端的科技,例如,对垃圾漩涡附近的岛屿沙滩进行考察的无人机,它采用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究塑料微粒的标准方法对每一个漩涡进行研究。像“海洋卫士号”这样,从5个垃圾漩涡中采样并进行系统分析和数据对比的考察,全球范围内还前所未有。
作为船员之一的马可·西梅奥尼(Marco Simeoni),既是海洋保护基金会的主席,又是卓越的瑞士企业家。他在8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水资源保护一直是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如果我们想要对付海洋中塑料污染所带来的灾难,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了解海洋中塑料污染的状况。马克与其他5名船员在对“垃圾漩涡”进行考察之余,还在停泊期间进行一系列的演讲与宣传,呼吁人类保护水资源。
在“海洋卫士号”的6名船员中,还有著名的瑞士帆船手史蒂夫·罗夫辛(Stève Ravussin)-前“罗姆之路”帆船竞技比赛(Route du Rhum)的冠军、著名的舵手。和马可一样,他也表示将全身心投身于R4WO的事业中:“每年,都有超过2500万吨塑料垃圾最终置身大海。我们必须尽快行动来保护海洋这一地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从我的职业经验来看,只要这样的污染存在,就没有一条海岸线能够幸免于难。而对我来说,以我所长去服务大海,这真是再自然不过了。”
“垃圾漩涡”
目前,全球记录在案的5个“垃圾漩涡”分布在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以及南印度洋。
“海洋卫士号”的环球航行考察发现,因为塑料制品不能生物降解(其平均寿命超过500年),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只能越变越小,但分子结构却丝毫不变。这些无法消化、难以排泄的大塑料微粒被海鸟和鱼类吞入腹中,最终将导致后者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另外,这些塑料颗粒还能像海绵一样吸附高于正常含量数百万倍的毒素,而后通过食物链扩大并危害到人类。目前,人类正积极研究的只有北太平洋的垃圾漩涡-其面积超过欧洲的三分之一,中心区域的塑料垃圾厚度可达30米。
瑞士人漂洋过海来到上海
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副总领事Anna Germana Mattei Russo介绍道,瑞士以群峰矗立而闻名,地处内陆,第一眼看去,航海不应该是瑞士人擅长的。但“海洋卫士号”的环球航行却证明了瑞士人挑战现实的勇气和保护海洋的决心。
“海洋卫士号”环球航行将在中国的唯一停留站定在上海,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不仅因为上海的名字里含有“海”字,也因为这个国际化港口城市与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海洋污染的考察与治理方面,上海应该首当其冲。
发布会结束后,船员们还带领媒体朋友们登上了停泊在北外滩码头的“海洋卫士号”三体帆船,与它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船员们介绍说,船上的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在这个高21.2米,宽16.8米的三体帆船中,只有两张不到一米的床位,6名船员需要轮流休息,每个人每天最多睡2-3个小时。而在300多天的航行中,如果他们想要洗澡,就只能等到雨天的来临。
最后,马可·西梅奥尼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介绍说,他们很快还将开启“太阳能艇海洋卫士号“环游世界的新航行线路,船艇目前已经准备就绪。
在“阳光动力2号”飞抵夏威夷后,在“海洋卫士号“停靠上海后,上天入海的瑞士人,将再次以保护海洋之名,扬帆远航。
(编辑整理:郭倢)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