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凉了居室,热了地球
更极端、更频繁的热浪使得民众对空调的需求大幅增加,在瑞士这类温带国家也不例外。然而问题是:建筑物越凉爽,地球也就越闷热。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今年的夏天将比以往更加炎热。这是瑞士联邦气象局(MeteoSwiss)在5月底做出的预测,当月的气温已经创下了纪录。到6月中旬,瑞士数个地区都遭受到一波异乎寻常的热浪袭击,阿尔卑斯山脉北部的气温几乎达到37摄氏度(98.6华氏度)。时至7月,数日38°C的高温,更是让瑞士乃至欧洲出现高火灾风险,多处地区出现缺水的状况。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世界各地的气温都在升高,我们称之为“异乎寻常”的气候现象注定要成为常态。自有气温记录以来,瑞士许多地区气温超过25摄氏度的夏日天数已翻了一番,而气温达到或超过30摄氏度的酷热天气数量变化也呈同样趋势(多语)。
随着气温的升高,使用空调给建筑物内降温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而这导致了用电量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可能给地球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
全球有20亿空调机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全世界大约有20亿台空调机在运转。这些空调大多安装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其中中国的空调数量在不断增加,那里自2010年起需求增长一直最快。而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对空调的需求也出现激增。
欧盟委员会下属单位欧洲统计局(Eurostat)最近的一项调研显示,过去40年来欧洲对凉爽空间的需求逐年增长。
就欧盟而言,1979-2021年间的“冷房度日”(cooling degree day,基于天气条件的建筑物能源需求量参数)几乎增至三倍。欧洲统计局指出,这意味着同期内空调系统的使用增加了。与此同时,“暖房度日”(heating degree day)则减少了11%。
10%的瑞士住宅有空调
瑞士的空调设备销售也在增加。虽然对固定与移动式空调缺乏一套全国性的数据,但瑞士资讯swissinfo.ch采访的安装公司及专家都确认,自本世纪初起空调市场就一直在增长。
“(夜间最低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的)酷热夜晚数量的增加致使需求量出现增长,”提契诺州卢加诺市管道、暖气与空调公司Neoservice的经理西蒙尼·阿内洛蒂(Simone Anelotti)表示,“对一些晚上可能难以入眠的人来说,空调成了必需品。”
在该领域已有40年工作经验的马西莫·莫雷蒂(Massimo Moretti)指出,老人也推动了部分需求,因为炎热对他们而言不止是一种困扰。他说,人们通常凭直觉作出反应,在热浪来袭时只对空调感兴趣。
莫雷蒂解释说:“我们(的工作)取决于天气。上个月(6月20日)气温36度,我的电话都快被人打爆了。第二天下雨,结果一个打电话找我的人都没有。”
根据《20分钟》报(20Minuten)对大型电器商店做的一次调研,在6月13-19日瑞士今年第一波热浪期间,移动式空调与电风扇销量飙升。一家网上零售商公布了450%的销量增长。
不过,安装固定式空调系统的家庭还是少数,装这种空调需要申请建筑许可。瑞士冷藏协会SVK会长马尔科·冯·维尔(Marco Von Wyl)估计,国内10%的住宅安装了空调系统。但这个数字不包括安装了夏天能够制冷的冷热两用热泵的住宅楼。
整个欧洲大约20%的家庭装有空调。不出意料的是,在法国、意大利等地中海国家,这个比例会更高:法国为25%,而意大利每两个家庭就有一家安装了空调。德国只有1-2%的生活空间安装了制冷系统。
放眼全球,日本、美国和韩国是空调使用大国。国际能源署201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这三个国家逾80%的住宅装了空调。
空调的污染超过飞机
国际能源署预测,生活标准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及更频繁与极端的热浪,到2030年将造成空调机的安装数量增加40%。
对零售商来说,这可能是个好消息-安装在卧室里的固定式空调在瑞士的售价为3000瑞郎左右(约合人民币2万元)-但对环境来说,这却是个坏消息。空调和电风扇消耗的电量占全世界总用电量的10%,算上冰箱等制冷工业的其他设备,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0%,远远超过航空或海运。
这是因为这些设备含有产生温室效应的制冷剂。如今使用最广泛的制冷剂为氢氟碳化合物(HFCs),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氢氟碳化合物已逐渐取代了氯氟碳化合物(CFCs)和氢氯氟碳化物(HCFCs),后两种化合物是臭氧层的主要“杀手”。
可是氢氟碳化合物也并非无害,其全球暖化潜势是二氧化碳的上千倍。《巴黎协定》与《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协议-特别是瑞士已经批准的《基加利修正案》-致力于到本世纪中期大幅降低氢氟碳化合物的使用。
氢氟碳化合物的替代物是二氧化碳、氨和丙烷,Neoservice的阿内洛蒂指出。
“这些都是未来的制冷剂,”他解释道,“但目前因成本高、危险性大及效率低,令其使用仍然有限。”
(编辑:Veronica De Vore,译自英文:小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