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协定是否有助于瑞士向中国出口牛奶?
对瑞士奶农来说,瑞中自由贸易协定令出口中国变得愈发有吸引力,可出口商与农民们-其中一位还在中国开了两家店-表示,要在这个前途未卜的广阔市场里站住脚,实际其实比表面上看起来难得多。
农民
罗伯特·毕绍夫伯格(Robert Bischofberger)的农场坐落在阿彭策尔(Appenzell)地区绿树繁茂的山间,他依然记得剧变开始的那一刻:2002年,一位竞争者来到该地区,一夜之间就令收购他们700多户奶农牛奶的买家丢了生意。忽然之间,他们的牛奶再没处送了。
但在世界其他地方,牛奶需求量远大于生产量,所以在旁观者看来,解决方案似乎很明显:既然瑞士奶农生产的奶量超过本国消耗量的三成,那为什么不学荷兰和新西兰等国的榜样,把牛奶销售到其他地方,例如自2000年起牛奶消耗量就翻了四番的中国?7月1日起自由贸易协定将正式生效,这会令条件更加有利,因为在十年内,出口到中国的大多数奶制品的关税将会完全取缔。
同中国的自由贸易
瑞中自由贸易协定将于7月1日正式生效,它将削减瑞、中两国向对方出口产品时需缴纳的关税。在未来10年中,瑞士鲜牛奶的关税率将从现在的15%降至0,而固体牛奶(包括奶粉)的关税率将在5年内从10%减至0。酸奶关税则会在12年内逐渐取消。
深受协定影响的其他瑞士产业包括:
制表业,10年内关税将下降60%
纺织业,10年内关税将下降99%
机械电子业,10年内关税将下降30%
毕绍夫伯格有第一手的经验,他知道,事情远没有想的那么容易。
几个月前,作为自由贸易协定工作的一部分,几支中国调查组参观过不少瑞士农场与阿尔卑斯草场,以确保他们的工作程序符合中国牛奶生产要求,这当中就有他的农场。主要的麻烦是什么?空气与水质污染的问题,这位第二代农民表示,现在他跟自己的儿子、儿媳和年轻的孙儿们一起经营着一个农场。
他解释说,由于为了对付严重的污染,中国农民被要求安装空气和水质过滤装置,瑞士生产者也必须遵循同样标准。经过滤的中国空气质量往往还不如瑞士未过滤的空气干净。
而且那种对质量的关心还延伸进了中国文化,自从2008年爆发毒奶粉事件,导致6名婴儿死亡、上万婴儿患病后,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的不信任仍然挥之不去。
“几乎每天你都会听说有人食物中毒,”在伯尔尼作奶粉和其他产品出口中国生意的贵林(音译)也对自贸协定表示欢迎,他说:“更糟糕的是,政府认为这类中毒事件不利于自己的形象,所以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这类消息不会很快被发布出来。这令老百姓对食品的安全性很在意,也害怕不知道食品的来源。”
在去中国时,毕绍夫伯格注意到顾客会仔细查看商品信息,而中国游客在瑞士也同样小心翼翼。
相关内容
Robert Bischofberger
这种刨根问底、规则日益严化的大环境,也很快会让有意出口中国、却单枪匹马的农民败下阵来。
这就是毕绍夫伯格和农民伙伴联合起来的原因。在买家破产后不久(见信息栏),他就协助成立了农民联合企业东北牛奶公司(Nordostmilch),但很快瑞士牛奶因为供大于求而价格骤跌。毕绍夫伯格和东北牛奶公司意识到,他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让整个供应链保留在农民手里,所以他们权衡了各种可能性。
瑞慕公司
瑞慕公司是东北牛奶公司的姊妹企业。后者于2005年由两家联合企业合并而成,成立后的组织包括3000户农民,他们向全瑞士的奶厂和奶酪厂出售牛奶。
如今瑞慕公司在中国青岛开办了两家商店,销售一系列瑞士生产、包装的奶制品,包括奶粉、巴氏消毒奶、奶酪火锅配料、奶酪及巧克力。
“在(目前)体制下,当买家从农民手里取走牛奶时,也是农民对供应链控制的终点。在讨论如何延长这种控制时,我们想要解决牛奶供过于求的问题,找到出口的途径,其次还想找到出口高质量产品的途径。”
“亚洲是首个商业企划目标,利用起发展中市场的优势,那儿的奶制品正不断取得主流食品的地位,”他补充说。
因此便诞生了瑞慕公司(Swissmooh AG)外部链接。作为东北牛奶公司的姊妹企业,这个品牌的设计思路是把瑞士的形象-和它的奶制品-卖给愿意为质量买单的中国年轻的现代客户群。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经营过程都由农民自己监督。
然而,并非人人都相信这是一群瑞士农民应当前进的方向-如今身为瑞慕公司董事长的毕绍夫伯格表示,瑞士很多人提出批评和质疑,他们“几乎接受不了农民组织在做这样的事”。
“大多数农民以既积极又非常挑剔的态度看待这个项目,”他表示:“项目有很高的经济风险,也有可能无法进入预期市场。我们不能告诉农民说,如果加入就能多赚钱,但我们必须赢得他们的信任,表明我们做的对,希望他们会参与进来。”
赢得信任,意味着常年通过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谨慎地建立关系网、与某大学合作进行市场调研,以及逐条解决和遵从复杂的中国进口规定。瑞慕公司甚至还开办了瑞慕(青岛)食品有限公司,以便有个位于当地的膀臂,处理进口物流事宜。
瑞中自贸协定生效后,瑞慕公司还会继续自主处理物流。毕绍夫伯格注意到,协定最大的好处在于产品审查将改至政府层面,也更容易了,不再需要由瑞慕公司自行组织。此外,中国政府通过审查给瑞士奶制品放行,在中国顾客尖锐的眼光中也会有更好的印象。
“不过我们经历到的某些贸易壁垒仍将继续存在,”他警告说:“我们不能说,这对我们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令一切变得更加容易,不过协定会让一些事变得容易些。”
企业
瑞士奶制品对中国的出口份额从2003年起翻了一番(不同客户、经过不同分销商),其中艾美公司(Emmi AG)又占了大头。
同毕绍夫伯格的看法一致,据艾美公司公关经理埃丝特·格斯特(Esther Gerster)透露,尽管有了自贸协定,该公司预计某些贸易壁垒仍将存在。例如在涉及到中国有关部门需要多长时间审查入港货物时,不确定性与不一致性依然滞留,对保存期相对较短的奶制品来说,这无疑是很受关注的一个问题。
而且规定还经常改:今年5月,对于要向中国出口奶制品的外国企业,中国又一次加强了限制,要求它们把所有产品、生产与储存中心向政府作登记。此前一个月,外国生产商还被要求给产品加上中文标志。
总而言之,该公司并不期待自贸协定带来销售额的大幅增长。
“这个市场上的艾美产品总会比国产奶制品贵很多,议定的关税递减期为5至12年,这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格斯特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举个例子,一罐艾美酸奶的价格每年(只)会下降0.9%。”
格斯特和毕绍夫伯格深知,无论有没有自贸协定,在中国他们的奶制品都不可能在价格上取胜,所以农民和企业都寄希望于销售质量和瑞士的形象。用毕绍夫伯格的话说,瑞士是某种“注重卫生、城市与质量的圣地”。
显然,这项工作不是谁都做得来的。
“我认识一个(在瑞士的)中国人,他说,你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我知道中国有很多人需要奶粉。我回答他,好,我给你整整一个集装箱的奶粉,你来做销售。等他开始考虑物流的时候,就知道要三思了。”
翻译:小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