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睡鼠被瑞士环境组织Pro Natura选为“年度动物”,该组织希望以此引起人们对瑞士原生森林与多样性景观的关注。
此内容发布于
Pro Natura在1月2日的声明中指出:“选择这一较为罕见的啮齿类动物,也表明本地物种的适应力存在极限。”
有冬眠习性的花园睡鼠(Eliomys quercinus)“需要带有枯木、树洞、岩石和灌木的多样化森林。这样的森林已经变得很罕见,”Pro Natura表示。该组织补充道,果园、树篱与粮仓等替代性栖息地也因农业集约化发展而逐渐消失。
数十年来,花园睡鼠的数量持续下降,瑞士一些地区已经见不到这种夜间活动的啮齿类动物。据Pro Natura介绍,尽管《瑞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尚不认为该物种的处境危险,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已将花园睡鼠列为“近危物种”。
Pro Natura认为:“为了保证花园睡鼠,以及依赖于森林这一原生环境的、约25000种物种能存活下来,瑞士联邦政府及各联邦州应建立更多的森林保护区。”
Pro Natura的数据显示,瑞士2018年的森林保护区面积仅占瑞士森林面积的6.3%。瑞士表示希望到2030年时能实现保护区面积占森林面积10%的“温和目标”。但该环境组织强调:“在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背景下,这样的目标明显不够。”
年度鱼类
与此同时,瑞士渔业协会将2022年的年度鱼类殊荣颁给了沃特曼氏白鲑。渔业协会1月2日表示,因栖息环境恶化,曾经数量丰富的白鲑成为生存受到威胁的物种,农业中使用的化肥对其栖息环境的影响尤为恶劣。
相关内容
2024年瑞士电动车销量下滑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瑞士电动车销量低于前一年,瑞士电动车协会(Swiss eMobility)称这只是暂时的下滑。
更多阅览 2024年瑞士电动车销量下滑
相关内容
瑞士:欧洲人口走私新热点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警察局(Fedpol)近日发布报告,指出瑞士正日益成为有组织犯罪,特别是商业性人口走私的目标,而后者是欧洲增长最快的犯罪市场。这份报告显示出,瑞士受此影响的程度非常严重。
更多阅览 瑞士:欧洲人口走私新热点
相关内容
新冠疫情爆发五年后,世卫组织仍在等待来自中国的数据
此内容发布于
新冠疫情爆发五年后,世界卫生组织(WHO)仍在等待中国提供相关数据。世卫组织再次要求中国给予配合,而中国政府显然害怕被追究造成这场灾难的责任。
更多阅览 新冠疫情爆发五年后,世卫组织仍在等待来自中国的数据
相关内容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选择使用仿制药
此内容发布于
为鼓励更多人使用仿制药以替代品牌药物,瑞士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今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
更多阅览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选择使用仿制药
相关内容
移民问题最容易让瑞士人“动气“
此内容发布于
移民、援助乌克兰和防疫措施是最让瑞士人两极分化的三大议题-无论是从观点还是情感的角度来看。12月9日公布的一项就瑞士德、法语区2500名选民政治观点的调查得出这一结论。
更多阅览 移民问题最容易让瑞士人“动气“
相关内容
瑞士成年人的基本技能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此内容发布于
在一项国际比较调研中,瑞士成年人在阅读、日常运算和问题解决等基本技能方面的表现高于平均水平。不过,阅读和问题解决能力仅略高于平均值。
更多阅览 瑞士成年人的基本技能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否决针对超级富豪的遗产税提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青年社会党(JUSO)于今年年初提交一项动议,要求对超过500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4.6亿元)的遗产征收50%的税收,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瑞士政府否决了一项大幅提高超级富豪遗产税的提案,此举降低了该提案在全民公投中获通过的可能性。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否决针对超级富豪的遗产税提案
相关内容
瑞士名城卢塞恩将对旅游大巴征收高额停车费
此内容发布于
卢塞恩是中国游客喜欢光顾的城市,他们往往随团乘旅游大巴前来。最近卢塞恩市议会最近通过了一项新的停车收费制度,旨在减少市中心的旅游大巴数量。这一措施在瑞士尚属首次,预计将对城市交通和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
更多阅览 瑞士名城卢塞恩将对旅游大巴征收高额停车费
相关内容
瑞士研究:家庭照顾者难幸福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照护家人对个人的福祉有负面影响。该研究结论来自对荷兰、德国和澳大利亚28'663名家庭照顾者的数据分析。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家庭照顾者难幸福
相关内容
瑞士房地产市场:不是不想买,只恨价太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的房地产市场近期略有放缓。但这并非由于供应量增加,而是因为价格上涨,从而抑制了需求。
更多阅览 瑞士房地产市场:不是不想买,只恨价太高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2020年度动物:鲑鱼+野猫
此内容发布于
欧洲野猫被瑞士自然保护组织Pro Natura定为2020年的“年度动物”,而瑞士渔业协会则将类似殊荣颁给了鲑鱼。
更多阅览 2020年度动物:鲑鱼+野猫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