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佩尔桥(Chapel Bridge)是卢塞恩的标志性景点,该市长期吸引大量游客观光,但多数游客不在城里过夜。
© Keystone / Urs Flueeler
瑞士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正在评估其旅游战略,并考虑征收长途大巴车入城费,以缓解交通拥堵并减少游客过多所造成的扰民现象。
此内容发布于
卢塞恩每年接待超过900万名游客(相当于每天25’000人),绝大多数游客不会在这个瑞士中部小城过夜(多语)。一些亚洲游客通常会乘坐长途大巴车快速游览城内主要景点,然后匆匆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为了解决当地市民的担忧,市政当局正在研究一项提案,拟对市中心停留的长途汽车每辆收取120瑞郎(约合人民币837元)的费用,旨在缓解交通拥堵,同时让游客分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自2015年以来,在高峰时间前往主要旅游景点的长途汽车只能快速下客并立即驶离。目前有不少建议都旨在解决旅游车辆涌入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其中一项倡议比较受欢迎,即在城市北部提供长途汽车专用的地下停车场,该停车场通过地铁与市中心相连。
然而,市政当局出于成本考虑驳回了该提议,认为这种项目不现实。市政府牵头的一项研究则建议在西城区设立专用停车场,位置靠近足球场和当地火车站。
该市计划发布一项新的旅游战略,这项工作将包括从2019年底开始收集居民的投诉意见,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并实施明确的长途大巴车停车规定。
不存在人满为患
市政当局坚持认为卢塞恩的游客数量不存在过多的问题。负责环境和交通事务的阿德里安·博尔古拉(Adrian Borgula)表示,今年5月,上万名中国游客突降该城,参与公司组织的旅行活动,总体而言秩序井然,管理妥当,“没有给城市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他补充说,卢塞恩是一个“全球开放”城市,并强调了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重要性。
瑞士旅游局局长马丁·尼德格尔(Martin Nydegger)最近在接受瑞士广播电视采访时表示:“瑞士旅游局正致力于促进旅游景点的多样化,提供不同地点的景点选择,让游客能在不同的季节赴瑞士旅游,以减轻某些景点的游客压力。”
相关内容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自俄乌战争爆发三年以来,约6.8万名乌克兰难民目前以S类保护身份在瑞士居住。
更多阅览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相关内容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此内容发布于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资助主要核武器制造商的金融机构数量正在减少,但瑞士的瑞银集团(UBS)却是该产业全球前30大投资者之一。
更多阅览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相关内容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一家医院为一名患者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但此次手术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家医院在成功让这颗心脏体在外存活了长达12个小时,创下了欧洲纪录。
更多阅览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即将就一项关于放宽武器出口授权的法律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决定政府是否应在特殊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决策空间。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相关内容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面临外国游客不缴停车罚款及其他交通违法罚款的问题,近日瑞士政府已同意对此展开调查,并考虑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相关内容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的家长多有为子女存钱的习惯,而他们主要选择开设储蓄账户的方式。
更多阅览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相关内容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法语区消费者事务办公室对运动品牌On昂跑提起法律诉讼,指控该品牌涉嫌“环保洗绿”(greenwashing)。但On昂跑公司坚决否认相关指控。
更多阅览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相关内容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外交部周四(2月13日)否认了瑞士政府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称中国正在打压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中国外交部表示,这份报告的内容纯属“错误信息”。
更多阅览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政府周三(2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可能正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中方鼓励他们暗中监视同胞并收集情报。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相关内容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索托莫研究所(Sotomo)的一项调研,三分之二的瑞士人认为国内的社会凝聚力“较弱”,甚至有83%的受访者感到社群意识正在下降。
更多阅览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旅游吐槽大会
此内容发布于
读者们经常对我们说,瑞士几乎是完美的。然而,当我们看到只吃完一半的奶酪火锅时,我们不禁问,是否还是有些地方或有些经历让你失望了,或是让你觉得“也就如此?”。
更多阅览 瑞士旅游吐槽大会
相关内容
最受中国人喜爱的瑞士旅游目的地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旅游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游客人均每天消费380瑞郎(合2650人民币),仅2018年的消费额便达到了6.56亿瑞郎,合人民币45.86亿元。
更多阅览 最受中国人喜爱的瑞士旅游目的地
相关内容
中国自由行游客在瑞士的旅行模式和行为
此内容发布于
越来越多的国人不再选择那种跟随旅行团,走马观花式地游瑞士了,取而代之的更加个性化自由行。那么,来瑞士自由行的中国游客都是什么人?他们会去哪里?行程又是怎么安排的呢?这里请高材生用她的毕业论文告诉你。
更多阅览 中国自由行游客在瑞士的旅行模式和行为
相关内容
瑞士欢迎中国人自由行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驻瑞士大使耿文兵曾在去年的一个庆祝中瑞旅游年的活动上说:“我从我的瑞士朋友那里从没听过关于中国游客负面的评…
更多阅览 瑞士欢迎中国人自由行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