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2017年瑞士对华出口突破历史纪录,预计今年将节节攀升

Swiss Center Shanghai
瑞士中心·中国,是一家旨在降低瑞士企业进入亚洲市场壁垒的非营利性机构。 GFAC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72%的瑞士驻华企业领导人预期,2018年瑞士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商品出口贸易额,会在2017年出口总值创下167亿42930120瑞郎(约折合人民币约为1134亿元)历史新高的基础上继续“有所递增”甚至“大幅上涨”。


根据瑞士中心·中国(Swiss Centers China,英)外部链接本周二(2月13日)发布的《2018年度瑞士在华商务概览》(Swiss Business in China Survey)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综观为数众多的在华运营的瑞士中小企业,仅有5%的瑞方企业领导者预测,今年瑞士对中国的商品出口销售额会萎靡下跌。

瑞士中心·中国对外发布的新闻通稿中提及,2017年,瑞士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商品出口销售额累积高达167亿瑞郎,与前年相比增幅达13.8%,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回顾2017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自瑞士进口商品中,仅钟表和精密仪器这两类在中国人心目中知名度与美誉度最高的瑞士产品,总值就达到了72亿瑞郎(折合人民币约为489亿元),中国也由此成为瑞士在全球最大的钟表和精密仪器制造销售市场。

据瑞士中心·中国的联合创始人尼古拉斯·穆西(Nicolas Musy)介绍:“2017年,瑞士对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昔日的主要出口市场普遍业绩萧条,贸易出口呈现出一片颓势,尚且没能恢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2008年迄今,瑞士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商品出口足足增长了66%。”

除了销售热度持续增温的“瑞士制造”钟表和精密仪器,2017年瑞士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出口热销商品还包括医药产品和化学制品(增幅均高达13%),以及机械设备(增幅为12.8%)。

总体而言,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仅次于德国和美国,已一跃成为瑞士产品第三大出口市场。迄今为止,作为瑞士出口额最大的亚洲市场,中国的瑞士商品销售量已达到日本的两倍,比印度足足高出十倍。

(翻译:张樱)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选择去海外生活。

相关内容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达到82.67万,较上年增长1.6%。多数人拥有多重国籍,尤其在拉丁美洲和北美地区更为普遍。退休瑞士人偏好定居泰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

更多阅览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一名巴塞尔警察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后被解雇。

相关内容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此内容发布于 巴塞尔城市州警察局的一名员工因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上做出希特勒敬礼,近日被警方解雇。这一丑闻进一步加剧了该警察机构的内部危机。

更多阅览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2023年瑞士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

相关内容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3年的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受贫困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包括独居人士、有年幼子女的单亲家庭、失业者以及学历较低者。

更多阅览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落地瑞士。

相关内容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正式进军瑞士市场。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瑞士建立一个涵盖15个销售点的经销网络。

更多阅览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公路隔离绿化带能变果园吗?!

相关内容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此内容发布于 四月一日,在民风淳朴的瑞士,媒体还是发布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看似当真,又似玩笑的新闻。是真是假,这里选取一些,请你分辨。

更多阅览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将大奖授予中国电影《狗阵》。

相关内容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39届弗里堡国际电影节(FIFF)圆满落幕,观众人数创下新高。中国电影《狗阵》获得2025年主竞赛单元大奖,另一部中国影片《我的朋友安德烈》荣获评审团特别奖。

更多阅览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Twint再度确认其瑞士声誉最佳企业的地位。

相关内容

Twint被评为瑞士声誉最佳企业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针对瑞士企业声誉的全国调研显示,移动支付应用企业Twint再次拔得头筹,薯片制造商Zweifel和草本糖Ricola紧随其后,而在非营利组织中,瑞士空中救援Rega连续八年稳居榜首。

更多阅览 Twint被评为瑞士声誉最佳企业
瑞士国家银行表示,借记卡如今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相关内容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许多人已经习惯于用卡付款。根据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最近进行的支付方式调研,借记卡在现场支付中日益受到欢迎,并已取代现金。

更多阅览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缺钱是瑞士家庭“永远的痛”。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为钱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家庭倍感压力:除了高昂的医疗保险费用和不断上涨的物价,人们对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也忧心忡忡。学校和青少年暴力也是热点问题。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为钱愁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