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食品消费者:瑞士人就是“矫情”

2011年,瑞士大型连锁超市Coop前任员工主动爆料:Coop将过期的冷冻肉解冻后充当新鲜肉出售。 Keystone

最近,14种德国畅销啤酒被曝出含有致癌农药残留,中国爹妈争相抢购的德国金牌奶粉“爱他美”也相继在英国韩国中国被投诉发现蠕动的活虫。与“瑞士制造”分庭抗礼的德国食品遭遇重创,瑞士为什么能够独善其身?它是怎么让消费者吃着放心的?

初抵瑞士的中国人,大多会对瑞士人在吃上的“轴”和“较真儿”侧目:餐厅或食堂点餐前,不少瑞士人会追问厨师肉的来源和菜的产地,更有甚者,非瑞士肉不吃。久而久之,不少中国人背地里觉得瑞士人真矫情。实际上,这恰恰反映出瑞士消费者对自家产品百分百的信任。

尽管苏丹红事件已过去了整整10年,但“舌尖上的中国”依然置身于规模盛大的化学试验场。站在食物生产链底端的消费者,有的斥责监管失灵,有的批判制造商,围绕着食品安全的揭露披黑每每在3·15达到顶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的,问题的解决也并非一日之功。作为当今食品安全的楷模,瑞士也曾经历过漫长的媒体揭黑、监管健全与消费者信心重塑期。

一盘“饺子”引发的首次全民恐慌

纵览瑞士食品安全揭黑史,会发现许多似曾相识的案例。

上个世纪中期,罐装的意式饺子可谓是瑞士美食菜单上首屈一指的即食食品。这种带着浓郁意式风情、省时省事的主食,迅速席卷瑞士,占领了无数家庭的餐桌。然而当家家户户大快朵颐之余,却从来无人质疑:饺子里到底包了些什么?

意式饺子丑闻

“大清算”(Kassensturz)是一档由瑞士广播电视集团开办的“揭黑”电视节目,1978年,它盯上了这种俘虏了无数瑞士人肠胃的舶来品,委托负责食品检疫的州化学所进行检验。但他们遭遇了互相推卸责任的“踢皮球”:本该对本州居民卫生健康状况负责的州化学所声称,对肉馅的检验不是他们该管的事儿,应该去找肉类卫生法的执法机构或者兽医;但兽医也推脱说,饺子里还有面和酱料,他们无法检验。最终,维也纳的食品研究所承担了这一重任,肉馅里不能说的秘密终于大白于天下。

针对瑞士11家意式饺子生产厂家产品的内馅儿肉质含量及成分测试结果掀起了轩然大波:馅料中几乎没有优质肉,全是些“下水”,也就是动物的胃、肝、胰脏、腰子和猪头肉-这些让瑞士人闻之色变的成分统统隐身在饺子的成分标签上,让一向推崇透明和知情权的瑞士人大为光火。

更让瑞士人视为奇耻大辱的是,本国生产的产品竟然对自己人“区别对待”,某些销往邻国奥地利的意式饺子里用的肉馅,比提供给瑞士顾客的要优质得多。

在媒体铺天盖地的争相追查下,意式饺子市场全面崩溃。据瑞士消费者权益基金会(SKS)统计,丑闻曝光3个月以后,饺子生产商们的损失就高达286万瑞郎,但相关部门并未一刀切地让这些商户关门大吉,而是在罚款之余督促他们提升馅料的质量。此后,瑞士联邦和州级政府在食品监管方面明确了各自的分工,联邦主要负责食品方面的立法、有毒物品检测、新食品的审批等,州级则监管企业及市场卫生情况。至今,那次检测还被瑞士人视为“改写了历史”。

“有机”在瑞士

文人钱钟书曾调侃:“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这只下蛋的母鸡呢?”可是对瑞士人来说,追问食品的来源是确保食品安全最透明有效的方式。

众所周知,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为所有成分都没经过工业化生产和化学加工。当面对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时,再强的道德责任感也会分崩离析。

1991年,一桩“偷梁换柱 、李代桃僵”的丑闻被揭露出来:很多瑞士农民标榜“自然放养的鸡下的有机鸡蛋”以及心照不宣的收购供应商,并未如实申报出售的鸡蛋中,土鸡蛋比例低的可怜,更有甚者一个都没有。一时间,瑞士人连鸡蛋都吃得少了。

为了促使有机食物货真价实,第二年,瑞士正式宣布取消笼架式养鸡场,从而鼓励农民们开办有机养鸡场-这也是全世界首当其冲的创举。到了1998年,瑞士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荷尔蒙药物,让动物们得以按照发育规律生长。截止2013年,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瑞士有机农场总面积已经占据全部耕地面积的12%。

消费者们的购买习惯也在悄然改变,虽然有机食品价格远远高于普通食物,但令人惊诧的是,瑞士有机食品的销量近年来仍在持续上涨。

贪便宜,滋长食品造假

媒体监督敌不过全民监督

媒体的不断曝光使得食品行业动荡不安,造假者们风声鹤唳,也让那些遵纪守法的良心商家把满腔怒火发泄到了媒体头上,甚至把媒体告上了法庭。如今的司法部部长Simonetta Sommaruga彼时不仅是一家公司的董事,同时还兼任瑞士消费者权益基金会(SKS)的主席。在关键时刻她挺身而出:“揭黑的媒体可以让整个市场陷入瘫痪-但这绝对不是瑞士的目标和走向。我们希望实现的是,让整个国家的食品生产现状有所改观。”她强调,媒体不等于全民监督,消费者才是消除食品不安全的决定性力量。

身为瑞士历史最为悠久的独立智库GDI (Gottlieb Duttweiler Institute)负责人的David Bosshart,多年来一直关注瑞士及不断曝光的欧洲各国食品丑闻。在他看来,造就食品危机的绝不仅仅是黑心商人,消费者本人也有责任:“许多人对食品还没有形成准确的认识,只贪图便宜,而还不会理性消费食品。”

他在接受《伯尔尼报》(Berner Zeitung)的采访时说:“很多人都有误解,把食品等同于工业产品。但是一个苹果绝对不可能和苹果公司的数码产品相提并论。消费者对工业产品的选择取决于信价比,工业产品会随着科技和工艺的提升不断跟新换代,在质量提高的同时价格也愈来愈便宜。但如果你妄想把这种‘物美价廉’转嫁到食品上来,只能是痴心妄想。”

Bosshart解释说:“食品不能单纯依靠竞争和科技,它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固定的成熟过程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贵。如果你单纯追求食品的‘价廉’,就势必会牺牲‘物美’。”

上个世纪之初,瑞士家庭大约把一半的工资都花在购买食品上;而到了今天,食品消费只占到家庭支出的10%左右。Bosshart对这种变化颇为不解:“为什么我们会把一日三餐上花的钱看得这么重?要知道这可直接关系到我们自身健康,这简直就是一种倒退。”

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

如今来到瑞士旅游的人,会发现超市里不少食品包装上画着一个红十字-这可不是瑞士人爱国心爆棚,而是该产品骄傲地向消费者彰显:我产于瑞士。

众所周知,瑞士最让中国父母疯狂的三大奶粉品牌当属雀巢、Bimbosan和Adapta,然而雀巢却没能享受红十字的殊荣-虽然它是瑞士品牌,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如今雀巢奶粉并没有在瑞士本土生产,因此它被迫摘下了红十字的荣耀勋章。

目前,瑞士食品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尤其是食用油、肉类、蔬菜水果和酒精类饮品,不少食品的生产链遍及各地,从锄头铲子到勺子叉子,每个环节都藏龙卧虎、暗藏风险。瑞士人就不担心外国地沟油混水摸鱼流进自家厨房吗?

Bosshart怀有隐忧:光是在欧洲食品生产产业链中,就有几百万人为之奔忙,很多品牌涉及到跨国加工,“到底有可能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谁都说不清楚。他对《伯尔尼报》的记者说:”一旦种植或畜养源头被污染,摆到餐桌上的终端食品还能好到哪儿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瑞士人多年来远离超市,坚持在离家几步之遥的菜摊上找农民直接购买蔬菜和鲜肉。

2014年瑞中自贸协定生效前,瑞士人最为担心的就是中国食品质量问题。要想征服瑞士消费者的胃,首先还得征服瑞士人的心。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