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ktoriia和Polina的“发现瑞士”之旅
今年5月底之前,来自乌克兰的难民可以在瑞士全国范围内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Viktoriia Bilychenko和她的爱女Polina也享受到了这一优待政策。这种出游无疑是一种求之不得的情绪舒缓和抽离,让她们得以在稍纵即逝的数小时之内暂时忘却正饱受战火摧残的家乡。
这对从乌克兰南部城市米科拉耶夫(Mykolajiw)来瑞士避难的乌克兰母女,与我在伯尔尼住在同一屋檐下已经好几周了。在这段日子里,她们从多次短途旅行中增长了不少见闻。图恩(Thun)、纳沙泰尔湖(Neuenburgersee)、圣加仑(St. Gallen),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她们参观过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Stiftsbibliothek),还造访过位于伯尔尼高地坎德施泰格、由冰山融水汇聚而成的厄钦嫩湖(坎德施泰格的厄钦嫩湖(Oeschinensee),这一景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同时也是阿尔卑斯地区最美的山间湖泊。
我陪同她们一道去过策尔马特。在乘坐马特洪峰-圣哥达窄轨列车(Matterhorn-Gotthard-Bahn)的行进途中。Viktoriia兴致盎然地给沿途的峡谷和险峻山岩拍照、录制视频,而相比起窗外的风景,Polina显然更宁愿玩手机。真的挺遗憾的,不过或许换我到她那个年纪,我也会更乐意看动漫,而不是欣赏自然景观。
爱巧克力胜过一切的Viktoriia,一直以来都非常期待能亲眼见证瑞士闻名遐迩的巧克力棒品牌-三角巧克力(Toblerone)包装纸上印制的马特洪峰(Matterhorn)。她特意在火车站买了一条三角巧克力,并一路带到了马特洪峰,在这座举世闻名的山巅之处拿着它摆造型拍了张照片。唯一可惜的是,当天的峰巅被云层所笼罩-不过它看起来依然壮奇雄美。
在当前家园身陷战火摧残的艰难局势下,这对母女尝试着调整状态,做到最好。我们不能忘了:她们并非自愿来到瑞士,她们不是游客。即便她们在这里进行短途旅游,她们也不是在度假。
值得庆幸的是,她们很好地掌控着自己在这里的日常生活。11岁的Polina已经在瑞士顺利入学,每日勤奋地学习德语词汇,并且在她的第一次德语考试中拿到了100分的满分。不仅如此,在一位同样从乌克兰来瑞士避难的同窗于伯尔尼绳索探险公园(Berner Seilpark)举办的生日聚会上,她还壮着胆子一路爬到了攀爬设施的最高点。
Viktoriia也在德语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目前除了担任IT顾问的日常工作,她每周还会参加两次德语课程学习。
然而就在5月的第一周,她听说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她去年亲自培训过的一位年仅28岁的同事不幸遇害了。在这场惨痛的战争中,那是第一位她认识的受害者,也是成千上万名丧生的普通民众其中之一。他们被迫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妻子、丈夫、兄弟姐妹和朋友,他们可能是乌克兰人,也可能是俄罗斯人。
Viktoriia终日为自己的兄弟而提心吊胆。那个留在乌克兰的年轻人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窗外战火连绵,他不想待在家中无所事事,于是自愿报名去保家卫国。5月中旬,他已被正式征召入伍。随着入伍的日期一天天临近,身为姐妹的Viktoriia越来越为他担心、焦虑。直到终于传来了一条令人欣慰的消息:他并没有被应召入伍参与作战。虽然他本人大失所望,但Viktoriia却如释重负。目前,那个年轻人的名字依然在参军入伍的候补名单中。
重逢落空
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Viktoriia的母亲想从波兰西部城市亚罗钦(Jarocin)启程来瑞士-虽然她只打算在这里待上短短一天的时间。自战争爆发至今,她就一直在亚罗钦工作。这位老人宁愿乘坐12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辗转途经超过1000公里的行程,来苏黎世跟她的女儿和外孙女见上几个小时。要知道,他们已经三个多月没见过面了。大家都对这次短暂的重逢充满期待,然而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最终,这趟行程因乌克兰那方的报名人数太少而取消。
(译自德语:张樱)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