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移民讲自己的故事
李杰不是中国人,他本名Jean Pierre Miahouakana,来自刚果(布)。李杰曾在上海学习工作9年,随后和德国妻子一起定居苏黎世。他是经济博士,精通法、中、英、德四国语言,曾在上海的两家跨国公司工作,但来了瑞士以后,求职却四处碰壁,投了1000多份简历才找到现在保险公司的工作。
容貌清秀的Mahintha Sellathurai来自一个斯里兰卡难民家庭,她在瑞士土生土长,一口原汁原味的瑞士德语。她从没回过斯里兰卡,但有着“异域”外表的她在瑞士常常被当作外国人。
同样为瑞士移民二代的Migmar Dhakyal也有着自己的烦恼,只要她和当地人说起自己的故乡西藏,人们会不无例外地马上盛赞喜马拉雅、佛教和冥想,千篇一律的反应有时也让她无可奈何,“也算是一种积极歧视吧,”她说。
据联邦统计局2014年底的统计:瑞士人口中24.3%为外籍人士,移民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增长。瑞士这个中立、相对独立于欧盟邻国的“独行侠”正在见证着势不可挡的移民化趋势。原本就多元的本国文化(德、法、意三大语言区),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移民文化,这一切到底撞击出了怎样的火花?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参加了由瑞士亚洲研究促进会(Schweizerische Asiengesellschaft, SAG, 德、法)外部链接主办的主题座谈会“您所经历的瑞士”(Welche Schweiz erleben Sie?, 德、法)外部链接,不同背景的移民一、二代在这里畅所欲言,讲述了他们各自的瑞士移民故事。
你从哪儿来?
“你从哪儿来?”是拥有异域面容的人经常要回答的问题。有人将它理解为对方的关注,而有的人也从中感到了一丝距离感。
对于第一代移民来说,“来自何方”这个问题似乎并无不妥。原籍国文化的影响是他们无法忽视的身份元素。波斯尼亚人Muris Begovic10岁时和家人移民瑞士,这位分别在波黑和瑞士研修伊斯兰学的伊玛目有着欧洲人的面容,戴副眼睛,斯斯文文。说起和瑞士人打交道,他笑道:“总有瑞士人惊讶地对我说:‘你不像波斯尼亚人,更不像是伊玛目!你看起来就像瑞士人。’但我心里清楚,我们终归是不一样的。”
确实,文化上的差异是移民永远的话题,但差异并不妨碍融入。良好的融入建立在“主、客”文化之间的积极共存,以抹杀原籍文化为代价的“融入”只能被叫做“同化”。
对于第二代移民来说,“你从哪儿来?”这个问题显然要复杂得多。在他们心里,瑞士是家,但他们偏偏有长着一副“异族”面孔。当Mahintha被问及国籍时,总会有些无所适从。出生在瑞士的她难道应该说自己来自斯里兰卡?她通常会说,我的父母来自斯里兰卡,以解尴尬。
瑞士是家吗?
在瑞士,移民想彻底融入主流社会并不容易,有时就算有高学历的背景也不行。李杰叹道,作为外国博士,在瑞士找工作还不如高中生方便:“用人单位常常以‘你的学历太高了,我们只有建筑工人的活儿’这类的话来搪塞。”“有一位好心的女士还曾劝告我说,在简历中把自己的资历写低一些,”李杰无奈地说。
黑皮肤是另一个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我在中国那么多年,只有在办出入境手续时才需要出示身份证件,”李杰用中文流利地说,“但在瑞士,我已经不止一次在路上被警察拦住检查证件。”“种族歧视”这个字眼从始至终没有被提及,但满溢于言语之间。“瑞士媒体过于热衷报道外籍人士的犯罪事件,这无疑增加了民众对某一群体的偏见或固念,”Muris分析说。
典型东亚面孔的Migmar走在街上,常常有人用英语和她交谈。虽然她明白别人是出于好意,但也不可避免地感到,自己仍自动被这个社会视作“外族”。时而属于,时而又不属于瑞士社会,这是很多移民第二代的困惑。“我到底想不想百分之百属于这个社会?这也是个问题,” Migmar说。
游刃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第二代移民同父母相比绝对是“瑞士化”了,但渗透家庭日常的原籍文化也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不同于瑞士人的瑞士人”。
“不过,移民第二代还是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自由,”Mahintha说到,“我们的父母生活在双重文化的‘夹板’之中,面对子女,他们需要做出更多的妥协,因为他们意识到下一代的未来在瑞士,应该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比如说婚姻问题,我父母就十分理解我要自己寻找伴侣的意愿,虽然对他们来说,为孩子安排婚事是关系家族荣耀的大事。”
时间问题
说来道去,似乎“外国人”和“本国人”的概念在瑞士还是分得很清。Mahintha就不止一次在火车上被人夸奖“瑞士德语说得好”-若她是金发碧眼,想必别人就不会如此反应了吧。
“其实这种反应很正常,没有‘区分你我’的意思,”讨论会结束后,一位从事国际关系的瑞士听众评论道,“瑞士移民的历史还不算很长,非欧洲地区的移民也是近几十年才大量出现在瑞士。目前瑞士人还不经常能遇见纯正黑皮肤或黄皮肤、却张口能说地道瑞士德语的人。再过20年,等异域移民第二代越来越多,瑞士人自然也就不会再大惊小怪。”
其实也是:试想,要是一个大鼻子欧洲人操着一口纯正京腔,说自己是北京胡同串子,想必也会让很多国人目瞪口呆吧。移民的生存状态会随着移民历史和社会发展而变化,一切都是时间问题。
就目前来说,瑞士人“排外”吗?笔者认为,“排外”一词并非适用于大部分瑞士人。相当一部分瑞士人面对“外国人”所表现出的保守,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片面了解或者缺乏了解而造成的误区和尴尬。
德国籍教授Jens Schlieter就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初来瑞士工作时,他和家人上山健步,偶遇的瑞士人非常热情地同他们攀谈,骄傲向他们介绍瑞士的美景。一顿寒暄之后,瑞士人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回德国?”,德国教授回答:“我们住在瑞士。”此言一出,只见吃了一惊的瑞士人满脸尴尬,说了句“哦,再见”便转身离开。
瑞士人看似突兀的举止其实并不难理解:迎接远方的旅客,热情以待非常容易;但若这位陌生人长期住进了家里,关系就很难拿捏了。唯有冲破陌生,才能打破尴尬。就像苏黎世社会职业融入中心(AOZ,德)外部链接教育办公室主任Saverio Zala对新移民的中肯建议:“绝对不可把自己关在家里,每天都要走出去,和人打交道。”
道理很简单,做到却不易。想要融入,还得移民自己迈出第一步。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