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青春正好
1945年,新中国尚未成立,瑞中协会就已诞生。这个旨在加强瑞中两国友好交往的民间组织,今年整整70岁。6月13日,中瑞各界友人、政界商界要人齐聚一堂,与其说是为瑞中协会祝寿,不如说是为它庆生–这条70年来结下的友情纽带,日久弥新。
战争促成的友谊
1945年,世界从二战的魔爪中挣脱出来,人们意识到,各国只有相互接近,才能避免战争。这种背景下,瑞士医学教授A.Gigon看到了中国的潜力:“新的、国际化的知识体系必将形成,而中国文化必将在世界格局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这个大国在最近几十年实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它与我们更加地接近了。”
瑞中协会
瑞中协会(Gesellschaft Schweiz-China, Société suisse-chine,德)外部链接成立于1945年,最初的创始成员为瑞士政界、学术界和商界的知名人士。
在瑞士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过程中,瑞中协会的代表曾担任顾问。
瑞中协会是一家私人性质的非赢利组织,其运转遵循瑞士法律。协会目前拥有400多名个人会员和一些机构会员。
协会目标在于:加强会员及瑞士各界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在瑞中两国人民和各种机构之间建立并保持友好关系;促进并加强两国在文化、科学和经济领域的合作。
这句70年前写下的话,在70年后的今天竟一点儿也不过时。从那时起,瑞中相互靠近的步伐便没有停歇:1950年,瑞士与中国建交,是世界上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1976年,瑞士航空公司(swissair)开设北京、上海等目的地,是全球第二个设立中国航线的航空公司;1982年,苏黎世-昆明友好城市项目启动;2007年,巴塞尔-上海成为姊妹城市…
说起这些,托马斯·瓦格纳(Thomas Wagner)先生如数家珍,今年是他担任瑞中协会主席的第15年,而他同中国的缘分远不止这些:这位原苏黎世市长30多年前就开始大力推动苏黎世-昆明的友好往来,成就了众多互助项目和交流活动。为什么对中国如此用心?“我自己也不知道,”瓦格纳笑道,“我一直想为加强中西交流作一点事情,而且我意识到和中国同仁一道,我们可以精诚合作,做出成绩。”
创新维系的友谊
说到友情,瓦格纳会长很有感触:“中国人很重视交情,而且他们的情谊讲究细水长流,我30多年来一直没有间断和中国友人的往来,这也是我成为中国‘老朋友’的‘秘诀’。即使我已不担任官方职务,在中国,我依然会受到热情的接待,这让我很感动。”
国家间的友谊离不开互惠;长久的友谊更离不开利益之外的、精神层面的互相给养。中瑞65年一如既往的友谊,靠的是什么呢?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Jean-Jacques De Dardel)不假思索地回答:“瑞士是世界创新第一国,具有绝对的国际竞争力,这一切对于一个800万人口的小国来说非同凡响。而我们的中国朋友也能明白,我们有可以分享的经验,同为飞速发展的国家,我们之间有着良好的交往。”
不谋而合地,中国驻瑞士大使许镜湖女士也在讲话中强调了瑞士的“创新”。一长串的事实证明,瑞中关系一直站在中西外交关系发展的前沿:1980年,瑞士成为首个同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国家;2007年,瑞士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西方国家;2014年7月,瑞中自贸协定正式生效,瑞士成为最早同中国建立自贸关系的全球经济20强国家;2015年3月,瑞士又成为亚投行欧洲创始成员国之一… 如此多的“第一”,足见瑞士的开拓新领域的勇气。
确实,惯常被视作保守山国的瑞士其实有着自己开放的一面。“一方面,瑞士总是有一些先锋人物,他们高瞻远瞩地意识到中国在未来世界中的角色,很多人在默默地推动着中瑞交往,而中瑞友谊也在个人、地区间这样一点一滴地筑起牢固的基座,”瑞中协会法语区分会主席白鹄(Gérald Béroud)分析道:“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对外开放。因为瑞士是一个小国,除了水以外,自然资源有限。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出去,去发展自己,去得到外界的承认。我们别无选择,近百万瑞士人都生活在海外。”
戴尚贤大使强调,中国也有很多给予瑞士灵感的方面,无论是发展的活力、探索的能力或者思维的灵活,都让人赞叹,特别是在经济、基建方面。
直接民主有用吗?
中国的迅猛发展也有其不平衡之处,戴大使指出,中国经济正在腾飞,中国呈现出富国面貌,但在思想自由和机构改革方面,但其发展尚未赶上经济飞跃的速度。
在瑞士大选年,我们不禁想到,瑞士的直接民主体制对中国来说,会否是一种启发?戴大使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中国的文化和机构传统同瑞士概念中的直接民主没有交集。不过,关注民众的声音是另一种民主的方式,而公众意见的影响力在中国正在得到提升。”
白鹄先生对同一问题的解析更为乐观,他说:“不同体系之间总是有值得互相借鉴的地方。瑞士采用直接、半直接民主的制度,而中国也正在引入乡村民主选举村官的实践,这些都反映出对司法的执行或保护公民参政权的重视。”
在瑞中协会70周年庆典的演讲中,瑞士外交部长迪迪尔·布尔克哈尔德(Didier Burkhalter) 指出:作为拥有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中国需要面对新的职责,比如人权、社会标准及环境保护等问题。
“这就像在美丽山间的漫步… 越接近山峰,路越窄、越陡峭,登顶的挑战也越艰巨。瑞士是登山高手,我们确信中国也是。我们相信,中国能够稳步地攀越陡径,向山峰挺进,”部长微笑着表示。
瓦格纳主席在致辞中恰巧也作了一个比喻,他将中瑞两国间的友谊和合作比成种树:“瑞中共同呵护下我们的友谊之树枝繁叶茂。我希望在今后的几年、几十年里,这棵大树硕果累累、结出有益于中瑞两国人民的丰收之果。”
瓦格纳主席的愿望发自真心,这也是中瑞友好人士的共同心声。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