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愈发猖獗的假货生意
由于国际贸易日益扩大,假货市场的生意也越发猖獗,这尤其对出口国家造成了巨大冲击,比如说瑞士。目前现有的打击这一现象的国际间协定以及法律条款都显得势单力薄。
“当我们在旅客的行李里发现假货时,大多数携带人都坚称自己不知道这些产品是冒牌货,这种反应有点典型,并不仅仅是在遇到假冒产品的情况下才有这种表现。”苏黎世-克洛腾(Zurigo-Kloten)机场海关办公室副主任Miroslaw Ritschard指出,“随后,我们会要求这些旅客作出解释,比如说,出具他们在何处购买这些产品的收据,大多数人承认,当初购买时就曾想到所购产品可能并非正品;一些人坦承自己只是存在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但是最终事与愿违。”
每年,瑞士海关查处的违反《商标法》的案件中,单单游客走私的就达2000到3000起。拿苏黎世-克洛腾机场来说,作为主要的客运平台,这里登记的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暑假和秋假时段,尤其以10月份最为突出-这个时候度假远游的客流量达到巅峰,在此期间,苏黎世机场海关的工作人员都会加强监察力度。
“瑞士海关实施的法律约有150条:保护商标及设计、珍稀物种、文化遗产等等。为了有效地运作,我们不应该只是对到港旅客的行李进行抽查,而是根据可能携带假货的入境游客,通常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于假货的来源国、泛滥期以及假冒产品的类型,我们都有大概了解。”Miroslaw Ritschard解释说。
可能遭到起诉
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度假回来往往都会满载而归。那些携带假货的人应该上缴这些冒牌产品,假货没收后会被销毁,这算是处罚较轻的。事实上,海关部门也有权将违法行为汇报给名牌产品的制造商,这些厂家可能会要求海关协助保护其产品品牌,在这种情况下,购买假货的人很可能受到制造商的法律诉讼。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DE,简称经合组织)与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估计,每年,假货生产及交易总额大约为2500亿美元,假冒与盗版商品的制造商非法所得超过数千亿美元。
假冒产品不仅仅触及奢侈品和名牌产品,事实上,假货几乎无所不仿:电器和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医药、食品、家用产品以及化妆品等等。
瑞士的出口工业尤其受到这一非法贸易的冲击:联邦钟表工业联合会(FH)的资料显示,2013年,瑞士手表产量为2900万块,假冒手表竟达3300万块。
根据世界海关组织(WCO)资料,大部分假冒产品来自中国、印度、新加坡、阿联酋、巴基斯坦和土耳其。
有组织犯罪
随着国际贸易合作的突飞猛进,假货成灾的现象也令各国忧心忡忡。仅在2013年,欧盟海关没收的假货就超过了3600万件,这些冒牌产品违反了《知识产权保护法》,然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指出,每年,全球假货交易总额达2500亿美元。
通常,销售假货的非法所得并不纳税,不仅如此,冒牌产品也危害了正牌产品制造商的利益。瑞士工业以出口为主,因此成为受其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警告说,更为糟糕的是,这一非法贸易日益被有组织犯罪团伙和黑帮操控–比如说,意大利那不勒斯克莫拉黑帮(Camorra napoletana),中国的三合会(Triad)以及日本黑社会犯罪团伙(Yakuza)–因为与毒品走私和其他违法行为相比,假货制造收益高,而违法受罚的风险性较低。
除此之外,假冒商品的生产没有遵循任何社会和环境法规,产品生产往往根本毫无安全条款可循,劳动者的权利和健康也没有任何保障,禁止雇用童工的规定也受到忽视。不仅仅生产者的权益没有受到保护,甚至对消费者也存在着潜在风险:假药、掺假食品、化学物质以及劣质商品已经令全球数百万消费者深受其害。
网上交易
多年以来,假货交易已经引起了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和世界海关组织(WCO)的密切注意。为了抑制这一现象,他们要求各个成员国协调法律规范,加强安检措施。2008年,瑞士也加大了相关法律力度,把禁止假冒商品入境纳入法规。然而,假冒产品的持有者仍然免予刑事诉讼,今年一月联邦法庭对此再次进行了重申。
“瑞士为打击伪冒和盗版商品所出台的法律的目的是令假货远离瑞士市场,而非将那些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的是假货的消费者‘犯罪化’。”“遏制盗版” (STOP A LA PIRATERIE)协会的负责人Sabine Dändliker解释说。该协会成立于2007年,由政府和几家公司共同创立,主要负责向大众宣传重视假货问题。他们的宣传工作似乎卓见成效:近几年来,游客们在境外购买假冒产品的现象日趋减少。
对于各国海关来说,假冒商品流量巨大,来自世界各地,或邮寄或托运,由空运或陆地运输入关,对其检查更是难上加难。假货市场不断扩张,尤其是网上购物:海关登记显示网上购买的假冒产品以单独小包装入境,呈上升趋势。电子商业市场的日益膨胀也几乎令各个国家的立法者感到措手不及。
(翻译:薛伟中)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