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火车穿越瑞士圣哥达,我一点都不会奇怪”
高铁已经成为中国铁路的代名词,成为中国特色的一张名片;瑞士铁路却以其准时安全而闻名于世,那么两个国家之间在铁路领域过去和未来是否有什么相通与合作呢?为此,我们采访了生活在瑞士的铁路咨询专家崔军女士。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崔军,一个男性十足的名字,做着非常男性的事业,却是一位熟识火车及跨文化谈判领域的优雅女性。她说:“中国铁路在欧洲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只是个时间问题,低估中国铁路不是明智之举。”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作为铁路行业咨询专家,你接洽过瑞士和中国在铁路方面合作的哪些项目?双方在沟通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分歧在哪儿?
崔军:除了ABB公司,瑞士和中国目前大型的铁路合作并不多。2012年我受聘瑞士官方机构,组织带领瑞士铁路工业代表团一行9个企业,首次正式访问了中国铁路。我接洽过的诸多项目包括瑞士一家铁路技术咨询公司与中国中车(CRRC)的长期合作,以及瑞士一家铁路技术研发公司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CARS)的合作。
瑞士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没有“中间人”,瑞中双方的交流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文化差异及对dos & don’ts的一知半解,常常令双方弄不清何时该坚持、何时该让步,造成误解在所难免,有的甚至导致了合作流产的后果。
比如,上面说的瑞士企业与CARS的合作项目。由于缺乏对中国的了解,瑞士的高科技小公司在商务谈判中过于坚持由瑞士律师起草的合同条款,令谈判陷入僵局。之后,当所有技术和商务问题都澄清时,中方又以领导不在家为由不继续合同的签订。
在沟通方式上,当瑞士人的认真和执着遭遇中国人的含蓄和矜持,双方的交流也时常陷入困境。所以,消除误解,促进沟通,是我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瑞士和中国铁路
瑞士地处铁路发展历史悠久的欧洲中心,不仅拥有世界上密度最高、准点率最高的轨道交通网,而且也是铁路交通使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每年2449公里。
瑞士铁路网与其他交通工具,如公交、航空及水运等,有着最方便和最人文的衔接体系,包括票务和其他连锁性服务。
瑞士有62家铁路运营商。瑞士联邦铁路SBB是瑞士最大的铁路运营公司。
中国拥有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铁路网,内地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14万公里,新建高速客运专线已达2.2万公里。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
中国铁路的“大跃进”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大规模从欧洲和日本引进成熟的高速铁路技术,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 中国铁路已经形成了规模生产和效应,高速铁路网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中国大陆的干线铁路主要由中国铁路总公司CRC及其下属18个铁路局和铁路公司负责运营。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中国制造的轨道列车的已经达到欧美同行的水平了吗?中国火车已经迫不及待地进军欧洲市场了,欧洲的同行和竞争对手们担心吗?
崔军:是中国铁路虽然在成本核算和精细化管理方面中国与欧洲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但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其规模和经验已经超过欧洲国家。中国中车去年的国际市场营业总额达90亿美元,铁路货车已出口到法国和英国,并在英国和奥地利建立了分公司。 我认为,中国铁路在欧洲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只是个时间问题,低估中国铁路不是明智之举 。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瑞士作为一个世界乘坐火车的冠军民族,火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能从瑞士学到些什么?
崔军:中国在很多方面应该向瑞士学习,例如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创新技术,工匠精神;公平公正,法治社会;尊重市场规律,扶持私营企业,推进铁路行业的市场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瑞士铁路在利用创新技术、优化铁路运输管理、提高生产率等方面也做得很棒,值得中国铁路学习。未来的中国铁路应该积极改善管理和组织水平,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为民众提供更方便、更人文的衔接各种交通工具的公共交通网络。中国铁路任重而道远。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瑞中不同政治体系,在处理事情或执行方面产生了什么不同的结果?
崔军:直接民主政治体制下的瑞士,政府低调、私企强大,实现了藏富于民、公平公正、经济高度发达的法治社会。瑞士铁路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关注质量和安全,一切商业活动均依法行事,国家已进入高度精算的市场经济时代。
瑞士的技术创新名列世界第一。瑞士拥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包容自由的大环境,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技人才。“Swiss”是创新技术和高品质的代名词。瑞士大量的创新技术、利基产品和高精密仪器设备,深受各国铁路行业及系统集成商的欢迎,如西门子、庞巴迪、 阿尔斯通及中国中车。
民主集中制下的中国,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经济发展(GDP)高于一切。将近半个世纪的高速粗旷发展,集体主义以牺牲环境、公平和个人意愿为代价,成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国,同时助长了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的官僚主义和阶层社会。中国铁路市场很大程度上仍由若干家巨无霸国企垄断着。如何改善大环境,在提高国企效率、解决产能过剩的同时,切实扶持私企的发展,使铁路建设回归理性平衡,对于可持续的铁路发展是个重要命题。
不同的体制和国情导致瑞中双方的关注点和行为方式差别很大,两国铁路行业的合作对接困难重重。中国的国有企业更愿意和国际知名大公司谈合作,瑞士私营中小企业在中国举步维艰。
崔军及其咨询业务
崔军女士毕业于中国中南大学(前长沙铁道学院),其35年的职业生涯主要服务于中国中车(前中国铁道部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西门子公司和瑞士官方商贸促进系统(瑞士全球企业), 独立商务顾问/铁路专家。
作为铁路专家工作的10年期间,崔女士支持帮助了众多瑞士铁路企业包括ABB、SBB、Duagon、Ruf、Systransis、Plumettaz等,撰写市场调研报告,衔接合作伙伴,组织参与业务推广及商务谈判,咨询指导瑞士企业拓展中国铁路市场,受到业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说到中国高铁,所谓的自主研发,有人说中国人偷了瑞士人的技术,你怎么看?
崔军:不是偷,市场换技术而已。
实事求是地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铁路采取的策略是以市场换技术。瑞士有一些技术和产品是随系统集成商(如西门子、ABB等公司)打包出口到中国的。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任何行业从A到Z完全采用本国技术不值得尝试,就像一个木匠没必要去研究怎么种树一样。引进高铁技术后的消化吸收很关键,中国铁路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关键是能否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提高生产率,保持有国际竞争力的性价比。
瑞士资讯swissinfo.ch:高铁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一种手段方式,说说你的看法。
崔军:中国地域广大且人口众多,长途旅客运输需求巨大,建设高铁(250-350km/h)大大缩短了大中城市间的旅行时间,对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均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最大的轨道车辆制造商中国中车是“央企”、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政府高调促进高铁出口,意欲把高铁做成国家名片。这种打国家牌拼国力的做法难免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竞争对手的反感。在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的国家,轨道列车制造商一般是私营的。
中国铁路应该清楚,要在国际市场上取胜,仅靠拼“块头”是不够的,还必需尊重国际市场规律,关注国际通用法则。中国国企必需深化改革,否则很难提高效率和管理组织水平,实现成本核算和精细化管理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铁路不会向瑞士这样的国家推销高铁。
为什么?
瑞士的面积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份,乘火车(200km/h)从日内瓦到苏黎世仅需不到3小时,建设250km/h以上的高铁没有必要。
超级高铁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超级高铁(hyperloop)也称“胶囊高铁”,采用真空管道磁悬浮技术,无机械摩擦阻力,速度可达1’200km/h。超级高铁技术目前在全世界仍处在研发阶段。美国、瑞士和中国都进行了一定研究,加拿大和俄罗斯也做了一些试验。
今年年初美国 Hyperloop公司与捷克达成初步协议,计划在Prague和斯洛伐克的Bratislava之间修建超级高铁,这应该是超级高铁连接欧洲国家的第一步。美国Hyperloop公司还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达成了协议,对建设超级高铁系统进行评估。另外,有媒体报道,中国也已将建设海底超级高铁提上了议事日程。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你认为瑞中双方未来合作前景如何?会有哪些合作?中国制造的火车会有一天通过圣哥达吗?中国将引领世界铁路吗?
崔军:中国中车在全国拥有几十个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轨道列车及相关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国铁路注重新技术利用和技术储备。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仍相对较低。中国轨道列车的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说服力。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铁路大国,中国铁路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从技术和质量上说,中国铁路制造与欧洲铁路制造已差别不大。倘若有一天中国火车穿过圣哥达隧道,我一点都不会奇怪。因为理性的买家最终都会选择性价比最好的产品,这是市场规律。瑞士铁路已经意识到中国是不可忽视的销售和采购市场。我想未来瑞中铁路在机车车辆领域合作的可能性很大。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听说瑞士联邦铁路SBB找你,是与中国合作吗?能透露一些吗?
崔军:今年年初,SBB出台了2020新策略,旨在抑制全面的成本上升,保持价格竞争力,同时提高盈利和运能利用率。
自2015年开始,居高不下的瑞郎导致了瑞士重工业连续损失,SBB货运业务也遭受连累,所以他们调整策略,把目标转向第三产业消费类产品。为了改善其供应链和资产管理,SBB希望更多了解中国铁路这块不可忽视的采购市场,考察与中国铁路合作的各种可行性。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