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的瑞士遇到道德難題
展望2020年,瑞士的發展依然向好。國家富有,失業率低,爆發危機的可能性很小。然而富有也意味著責任,新的一年瑞士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增加透明度。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我們的年度展望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側重經濟,第二部分側重政治。
儘管世界經濟形勢低迷,但明年瑞士的發展卻值得期待。聯邦經濟事務秘書處(SECO)的專家指出,2020將“與2019年一樣,是經濟基本面充滿活力的一年”,國內生產總值(BIP)預期會有1.7%的增長。其他預測顯示失業率和通膨將分別保持在極低的2.4%和0.1%。
製藥業依然是瑞士出口的龍頭。隨著人口的增長、老齡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都表現出對“瑞士製造”(Swiss made)的先進藥物和醫療的強勁需求,這也令該行業免於陷入貿易戰和地緣性危機。當今瑞士企業在海外贏利的50%來自醫療衛生產業。
銀行和鐘錶業的動盪
瑞士的其他旗艦產業可沒有羅氏、諾華、Actelion這些醫藥公司的好運氣。香港的騷亂令瑞士的鐘錶業喪失了其最重要的銷售市場。還有智能手錶特別是某些新興品牌的發展,進一步削弱了瑞士的鐘錶出口。
在歷經2008年金融危機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結構性調整之後,銀行業終於初步穩定下來。這主要是因為採取了撤銷高風險職位和增加自有資本的措施。雖然低息減少了利潤空間,但瑞士的銀行家們面對未來重拾信心,這樣的樂觀情緒將延續至2020年。
聯邦明年首先要與美國就自由貿易協定展開協商。因川普外交政策的不確定性和中美貿易戰,要對此作出預測比較難。不過瑞士的外交官們同以往一樣,深信很快就可與美國政府展開談判。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自川普入主白宮之後,美國政府變得對瑞士“更加友善”了。
瑞士將應邀參加於11月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辦的G20峰會,這是瑞士首次得以參加該峰會。
今後跨國集團將首要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被售出的國家繳稅,無論它的實體是否在這個國家。這樣的政策變化具有歷史意義,不過首先需要確認的是,像谷歌、亞馬遜這樣的新型網絡巨頭,是否也應受到稅務機構的約束。該計劃試圖在世界範圍內引入企業稅的最低標準,以免稅款流向避稅天堂。
瑞士對這一巨大變革持反對態度,因為它每年的此類稅收高達50億瑞郎。
沙烏地阿拉伯的邀請並非受所有人歡迎:非政府組織就批評說,沙烏地阿拉伯政府不過是想藉峰會為謀殺記者Jamal Khashoggi和為它持續地侵犯人權粉飾太平。
專家針對歐洲(德)外部链接和瑞士的房地產市場過熱(德)外部链接發出警告。低利息(德)外部链接令投資者加大了地產投資的力度。
瑞士人口稠密地區和鄉村地區的風險較大:投資壓力導致過度建房,供大於求,其結果是如今的空置房增多。一位專家向瑞士資訊swissinfo.ch表示,農村將出現結構性空置問題(德)外部链接,也就是說住房需求在長時間內疲軟,這多出現在經濟結構脆弱地區。
一旦有風吹草動泡沫就會破裂,如貨幣政策中的匯率變動、利息提高、世界經濟衰退,或者與歐盟交惡,因人員自由流動政策被取消而導致移民回流等。
回顧歷史,房地產價格每20年就會出現一次大幅下跌(德)外部链接。瑞士的最後一次房地產危機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近幾年來專家一直在就地產泡沫提出警告,看來時候已到。
很有可能2020年房地產危機真會出現,至少是在農村。
雖然瑞士禁止向爆發武力衝突的國家出口(德)外部链接軍事裝備。但瑞士仍然在投資用於戰爭的武器。一項公民動議試圖改變此狀況。
這一名為“禁止資助軍火製造商(德)外部链接”的動議要求,瑞士國家銀行(SNB)和國立、職業性的儲備機構及基金會應拒絕資助軍火企業-也就是其營業額超過5 %都來源於生產戰爭物資的企業。人民不願再把錢投入到反道德的事物中去,該動議的發起人(德)外部链接論證說。
雖然該動議在短時間內就收集到多於13萬的簽名,但它被通過的可能性依然不大。因為經濟聯合會和瑞士政府都建議否決(德)外部链接該動議,其原因是:其目標不會因此而達成。
除此之外,它還會對相關企業造成負面影響,並削弱瑞士的金融地位及其工業。
在直接民主方面,瑞士號稱世界第一;但在國際民主排名中,瑞士卻要落後了。這主要是因為瑞士的政治資金來源缺乏透明度。
在47個歐洲委員會成員國當中,瑞士是唯一一個沒有為資助政黨立法的國家;在資助競选和投票方面,也沒有提出相關規範。瑞士也因不遵循歐洲委員會的反腐相關決議而受到多次警告(德)外部链接。
“黑暗”的時代似乎就要過去了,到2020年底就會有所改觀,這主要看人民對“透明議案”會作出什麼樣的選擇。該草案對政黨以及競選與投票宣傳的資助公開性進行了具體的規範。該動議還要求禁止接受匿名贊助,違者要接受懲罰。
即使該動議未獲通過,瑞士也會因此而改變。聯邦大會的預備委員會已意識到相關立法的必要性,並將針對該動議發起間接反建議。議會正在就此進行審核。
企業財團的責任公投(德)外部链接可能會在2020年的秋天與民眾見面。
該議案指出,凡是落戶於瑞士的企業財團,都有責任關注其業務所涉及的基本人權及環境狀態,也就是說要履行責任義務(Sorgfaltspflicht),這同樣適用於其位於國外的子公司。
該動議還提出了“責任條款”,也就是說:誰造成損失,誰就要承擔責任並進行賠償。落戶於瑞士的企業財團也要因其子公司在國外所造成的人權傷害和環境污染而接受民法的制裁。
許多企業甚至聯邦委員會和議會也認為,這有點過分了。例如聯邦院不同意由瑞士企業為其子公司在國外的人權侵害及環境污染問題而接受懲罰。到目前為止,聯邦議會的兩院還未能就反對建議統一意見。因此這一公民動議可能會毫無變化地出現在投票欄中。
翻译:宋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