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成立第一家中国中心

9月16日瑞士成立第一家中国中心 Urs Luginbuehl

9月16日周日,瑞士第一家中国中心在伯尔尼州的Wynau正式开业。在这家使用面积达5000多平米的中心里,中国文化将得到最好的展示。

Wynau的政府代表Christoph Hunziker在开幕致词时表示,这里的居民很骄傲,瑞士第一家中国中心设立在Wynau。

从去年开始,这家中国中心的主人方武玲女士和她的先生李天天就一直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他们向swissinfo的记者介绍了中国中心筹备的过程。

葡萄园变成中国中心

Wynau是个小镇,只有居民1621人,加上附近村庄也才 4500多人。但交通却极为便利,尤其是公路交通,离瑞士中央枢纽奥尔腾(Olten)不远,真可谓是四通八达。Wynau虽小,和瑞士的其他乡镇一样,这里的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却尤其珍视,因为其镇徽上醒目的葡萄标志,也因为Wynau的名字容易被人以讹传讹当作”Weinaue”(可理解为葡萄酒),所以当地的乡镇政府特地斥资1200万瑞郎购置、装修了一座“葡萄园”(Traube)。

“葡萄园”依傍山势,放眼望去,一派瑞士伯尔尼地区的田园风光。作为文化中心,这座三层小楼不仅有可容纳上百人的礼堂、舞台,还有底层一个大餐厅,二层的小间则既可做教室、会议室又可改成高档餐厅。除此之外,50多个可停放各类车辆的停车场更让这个中心尽显优势。

然而政府的愿望和现实还有一定差距,自Wynau政府1992年购置该地,直至2006年,这座“葡萄园”几经易手,5名不同的租赁者都不能让这所政府斥重资修建的中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06年7月,最后一家租赁者败北而归,方武玲却开始了购买葡萄园的历程。

瑞士中国管理文化有限公司

传播中国文化,一直是方女士心中最大的愿望。在建立这家中国中心之前,她和先生已经成立了一家瑞士中国管理文化有限公司,苏黎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Anna Katharina Laederach也加盟于此。

“葡萄园”出售的消息引来众多竞争者,尽管政府曾投资1200万瑞郎,但再度出售政府则给予了极优惠的价格。方女士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竞标者中脱颖而出,她明确表示,是她手中的“文化牌”为她迎来了这一胜利。Wynau政府重视文化,希望因中国中心的开业为当地带来新面貌。当地的居民也对这一计划表示满意,在当地的全民投票中,以绝大多数赞成票通过了“葡萄园-中国中心”的“变身”计划。

在等待了将近1年后,方女士以92万瑞郎的价格购得该中心,并额外加付2万瑞郎的财产转让费(包含各种设备费用等)。

方女士说,瑞士当地银行也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她只支付了全款的30%,其余均从银行贷款。

展望中国中心

中国中心的开幕得到瑞士众多人士的热烈支持,瑞士著名啤酒厂Feldschlösschen特意派出六匹高头大马,拉着十几桶啤酒免费提供给当天参加庆典的人们。身着瑞士传统服装,带着高高的、飘着白纱帽子的啤酒女郎也穿梭在葡萄园里为客人斟酒。

当天在大礼堂里,100多位来宾共同见证了第一家中国中心在瑞士的开幕,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商务参赞王贺亮先生及文化、领事部的人员均出席了这一盛会。领事部主任王海娟女士感慨地说:“在瑞士的华人加上学生和印尼华侨等总共也就2、3万人,能开这么大一所中国中心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我们使馆要全力支持。”

方女士在被记者问及这家中国中心的优势时也特别强调,中瑞两国政府的支持是中国中心的发展基础。中国中心除去从瑞士政府获得经济让利以外,也希望将来可以接待中瑞两国大型政府、企业团,方便的停车设施、如此大的场地在瑞士是不多见的。

因为“葡萄园”购入时原有的餐饮设备较为齐全,因此目前中国中心聘用了中国、泰国、瑞士厨师各一名,暂时还以餐饮为基础。但今后已在瑞士工作多年的方女士将把重心转向瑞士企业培训和中瑞画界的交流和商业往来上。瑞士当地一名画家已将作品贡献给了中国中心用以展示。

瑞士资讯swissinfo及通讯社 宋婷

1964年生,湖南人,曾在中国学习自然科学。

8月1日(瑞士国庆日)的生日奠定了冥冥中与瑞士的缘分。

1993年赴德国于黑森州的大学学习经济,获硕士学位(Diplom)。

1999年毕业后因一则招聘广告而赴瑞士。经苏黎世人力资源部门介绍担任世界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制造行业著名企业瑞士安迈公司(AMMANN)中国区域负责人。

后在多家其他领域的企业如保险公司工作。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