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卢塞恩游船上的中国水手

“你好!”、“再见!” -从今春开始,卢塞恩湖蓝宝石号开始用中文迎来送往:船员金志文同中国乘客告别。 lakelucerne.ch

蓝天、青山、碧湖、拱桥、天鹅、游船、卢塞恩… 近两个月来,这典型的瑞士明信片中又多了两位“角儿”:四森林州湖游船上的中国船员。“自从他们加入了我们的船组,我们的中国乘客便可以无障碍地获得信息,也能顺利找到船上的厕所了,”四森林州湖游船公司的业务经理Martin Wicki在接受瑞士资讯采访时笑着说。

其实在瑞士旅游城市,旅游相关企业雇佣中国雇员早已不是新鲜事儿。瑞士酒店协会的《中国游客接待须知》中就写道:“您若想同中国客人建立沟通,必须雇佣会说中文的员工”。在卢塞恩,表店、首饰店、银行、纪念品店常设有中国员工;药房、面包店、山地火车也纷纷开始招募中国雇员。“那我们为什么不呢?”Wicki说话言简意赅。

水手界的新星

这不,五月旅游旺季开始之时,两名中国船员就已经现身四森林州湖游船公司外部链接蓝宝石号(Saphir)游船。

不用等到登船,在港口的卖票处就发现了一张中国面孔:金志文,25岁、新疆乌鲁木齐人、物流管理专业。很快船靠了岸,远远看到另一位中国小伙儿担下了抛撇缆绳的重任:张兴勇,23岁、福建厦门人、生物工程专业、工商管理在读。

两位和船舶毫不沾边儿的年轻人,怎么在瑞士当上了水手 ?“机缘巧合吧,”两个人默契地给出没有答案的回答。他们应对媒体的技巧不亚于明星,自从当上了水手,他们着实体验了一把当名人的感觉。除了各种报纸报道,他们不久前还上了瑞士国家电视台新闻(德,点击页面最下方视频框,观看全屏视频)外部链接

两个20来岁的大男孩儿,穿着深蓝的船员制服,领带打得一丝不苟,而且巧合地都戴着扁方的眼镜,整齐划一,文质彬彬。“穿上制服显得好老啊!”金志文叹道。“戴一天帽子,之后头发会变成鸡窝,”张兴勇补充。他们一个内敛沉着,一个善言开朗,但都落落大方,不笑不语。

为了找到并培养这两位称心的中国船员,游船公司下了不少功夫。

“抛缆绳就得练,就像我们小时候游乐场的套圈游戏,”船员张兴勇比喻道。 瑞士资讯swissinfo.ch,郭倢

故事的开始

中国船员的招聘开始得并非顺风顺水。最初的应聘者德语都不过关。“作为瑞士官方授权的交通公司,我们的员工必须掌握公司的工作语言,尤其因为水手职责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所以整个船员班子沟通必须无碍,”Wicki解释道。

除了语言沟通能力、身体素质、团队合作等标准外,这位业务经理还透露了一个秘密聘人标准:要有一张正宗中国脸。这一条并未在招聘广告上明示,但至关重要。Wicki说:“有的应聘者是中瑞混血,语言可以,但长得过于西化。中国客人不会一下锁定他们,产生认同感。”

最后,公司从25个应聘者中挑选了5名进行了一天的船上实习。小金和小张凭借突出的亲和力和麻利劲儿脱颖而出。“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能获聘,特别意外,”金志文说。

意外归意外,两位准水手必须立刻进入角色:春夏游客高峰季马上到来,在此之前他们得从门外汉变成专业船员。而培训中,他们并没有因为中国脸而享受一分一毫的特殊待遇。

船员的炼成

一周的理论课程包括航海、急救知识和卢塞恩地区的地理和历史。随后,两人立即投入实战。

而新水手们最“在意”的技术是当船靠岸时,绳索抛得准不准,能否快速精确地将船绑定于岸边木桩。“抛缆绳就得练,就像我们小时候游乐场套圈娃娃的游戏。我们有个船长特厉害,大风天儿里,离着老远居然都能抛中!”张兴勇回忆道,“第一次很紧张,别说抛缆绳了,就连栓绳子(绳索一头套进木桩铁钩上后,另一头要呈8字形圈绕在船身铁质立柱上,以固定船位)都很紧张,因为那天水位高,要栓双倍的绳子。就这一项,我们练了好几个小时。”

四森林州湖游船和蓝宝石号

四森林州湖游船公司(Die Schifffahrtsgesellschaft des Vierwaldstättersees)是经瑞士官方授权,在四森林州湖上经营水上交通及旅游服务的船运企业。这家特许运输公司(KTU)的大部分业务属于瑞士公共交通范畴,接受联邦交通运输局(FOT)的管理。

公司拥有5艘蒸汽船和15艘使用发动机的游船,有自行建船的能力。

中国船员目前效力的蓝宝石号(Saphir)2012年启用,配有625马力发动机,可乘坐300名游客。该全景设计的游艇主要用于观光服务,船舱不分等级,内设简餐餐厅,旅客随船环湖行驶一小时后返回卢塞恩市内的出发点。

船上配有包括中文在内的、11种语言的景点介绍收听设备,供乘客自行取用。

蓝宝石号的出航班次因季节而不同:春、秋、冬季每天下午发船4次,盛夏每日8次,圣诞期间每日2次。

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对船员来说,何尝不是这个理儿。尤其是抛绳子这活儿:靠岸时,船上动辄几十上百的游客,谁不都看戏似的盯着抛绳水手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孩子们,常常凑上前,向他们投以对英雄的注目礼。第一次不中,众人屏息;第二次不中,暗流涌动;第三次中了,掌声骤起。谁说水手不是明星?

两位中国小伙子现已“出师”,可以独立完成各项工作,不再需要老船员的监督了。“现在我们是合格的船员了,”张兴勇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而金志文更是在电视采访中透露出想当船长的愿望。Wicki经理对此很是高兴:“我们和他们签了无限期合同,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在我们这里长期工作下去。”显然,公司十分看好中国游客的市场。

离不开导游?

四森林州湖游船公司旗下的蓝宝石号去年载客总量达到12万人次,其中一半是中国人,而且大部分是随团旅客。

“以前,他们中只有导游和我们沟通,但有交流需要的并不只有导游一人。其他中国乘客因为语言原因无法获得他们期待的信息,这很令人遗憾,”Wicki讲到。

对此,蓝宝石号的轮值船长Lukas Bretscher有过亲身体验:“有一次,一个30多人的中国旅行团上了船,却不见导游踪影。团里没有人会说英语,也说不清要在哪一站换船,局面慌乱尴尬。后来,我们的船长当机立断决定掉头,返回码头,去找中国导游!所幸导游后来同团员在船上汇合,但我们的游艇最后迟到了10分钟。”对精确准时的瑞士公交来说,这可算不小的延误。

现在好了,中国船员上岗了。几个月下来,他们被同胞提问最多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小张和小金相视一笑,回答道:“是‘你挣多少工资?’” 。面对这个提问,两位中国小伙儿只能微笑婉拒。

不过,从他们的笑容中不难看出,他们为拥有这份工作感到满足和喜悦。

如果登上了蓝宝石号,你会最想了解哪些旅游信息?你会最需要中国船员的哪些帮助呢?欢迎你在下方留言。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