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欲与北约修好-需与“原子弹”和解

“小”瑞士能否成功向“大”北约靠拢?
“小”瑞士能否成功向“大”北约靠拢? Keystone / Lukas Lehmann

瑞士希望加强与西方防御同盟-北约的合作但却要为此付出代价:必须放弃签署《禁止核武器条约》。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3月底瑞士国防部长维奥拉·阿姆海尔特(Viola Amherd)在布鲁塞尔与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Jens Stoltenberg)会谈。会谈旨在加强瑞士与北约在军事上的合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让中立国瑞士也开始靠近这一西方的军事联盟。 

然而欲置于北约的保护伞之下瑞士也要有所表现:据《时代报》(Le Temps,法)外部链接报道,史托腾柏格劝说阿姆海尔特不要批准《禁止核武器条约》(TPNW)。除北约外,美国、法国、英国等核大国均已向瑞士施压,要求瑞士拒绝签署。

该条约于2017年由122个国家议定,至今已有92个国家签署、在68个国家通过。但它遭到了所有核国家的抵制,还有被称为“核联盟”的北约的反对。

瑞士在政治上再次陷入两难。以下为您详加分析:

何为《禁止核武器条约》?

该条约将核武器定义为非法,其远期目标是逐步裁减军备,直至销毁世界上的核武器。1970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也是以此为目的,由美国、法国、英国、中国和前苏联这些核大国提出,不过收效甚微。

正因去核行动进展缓慢,所以多国开始商讨《禁止核武器条约》。起初瑞士持赞同态度,但一年后联邦委员会出于安全政策的考虑拒绝了该条约。颇具讽刺的是,2010年正是瑞士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核查会议上启动(德)外部链接了相关程序,并促成了《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最终成型。

瑞士将如何与北约合作?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安全防御系统。由此不久前还几近“脑死亡”(马克龙语)的北约却随着新成员芬兰的加入扩充到了31个国家,之前中立的瑞典如今也等待着被接收。

虽然与之不同,瑞士依然拒绝加入北约,但它还是希望向北约靠拢。自1996年起瑞士凭借“和平伙伴关系”(德)外部链接成为了北约的伙伴国,并展开了军事上的合作以及信息和经验的共享。但这种关系并不具备法律义务也不带自动触发机制,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互助义务,而这才是北约联盟的核心。

能够预料的是,瑞士军队将再次加入北约的演习,并且在网络安全及民防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其目的(德)外部链接是到今年夏天拟定个性化的伙伴及合作协议(ITTP),这是北约对伙伴国家提出的一种新型合作方式。

至于何时,以及能否实现向北约的靠拢,目前尚不明朗。瑞士现在在北约的名声并不太好,史托腾柏格在布鲁塞尔的会面后不久说(德):“多个盟友均持保留意见,因为瑞士不同意他们向乌克兰转运弹药”。这指的是瑞士鉴于中立法不允许将早年出售给欧洲国家的弹药转运给第三方。

瑞士为何面临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向瑞士施加压力让它反对《禁止核武器条约》也就是预料中的了。此前有多个国家面临同样的压力,例如德国和届时尚属中立的瑞典。北约提高了与其结盟的价码,因为它们清楚地知道,瑞士是在寻求北约的帮助,而不是正相反。

然而瑞士的表现则是另一番样子:议会多次就《禁止核武器条约》进行讨论,并明确表示(德)外部链接愿意加入,且已委托政府具体实施,但至今无果。可惜联邦委员会没有理会议会对于签约的新态度。希望未来几周能有新的决议出台。

瑞士最终是否会签约?

北约表示,谁要想从“核联盟”中受益,也必须要接纳核震慑。不过是否签订《禁止核武器条约》,并非绝对的排除条件:例如奥地利和新西兰均批准了该协议却依然是北约的合作伙伴。

瑞士的政治家及非政府组织都在积极呼吁政府签署这项条约。作为日内瓦公约的保管国,且颇具人道主义传统的瑞士不该在去核问题上态度模糊。今年瑞士首次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签署该协议具有象征意义。

然而在东欧发生的侵略战争打乱了许多既定看法。在瑞士就连对北约一贯持怀疑态度的保守派也开始倾向于靠拢这一军事联盟。这次入侵让欧洲认清了地缘政治的新现实。他们此前是错看了俄罗斯。

瑞士造原子弹

冷战期间瑞士曾计划制造自己的核武器。大国之间的核斗争让瑞士心生恐惧,决心增强本国的战斗力。联邦委员会于1958年写到(德)外部链接:“鉴于我们悠久的自卫传统,联邦委员会希望,为了维护我们的独立性和中立,我们的军队必须配备有效的武器,其中也包括核武器”。

但该计划仅止步于理论阶段,因为瑞士政府没有考虑到缺少专业知识、缺少铀和钱的现实,计划终归只是计划。1969年迫于核大国的压力,瑞士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直至1988年瑞士才将核武器计划彻底放弃。

这样的武器到底要针对谁呢?答案始终简单明了:为了防范苏联的进攻。尽管是中立国,但冷战期间的瑞士始终还是站在西方一边。

编辑:Marc Leutenegger,译自德文:宋婷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