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的穷忙族

妈妈在向孩子讲述瑞士的贫困人口分布 SKOS Schweizerische Konferenz für Sozialhilfe

在富有的国家,譬如瑞士,到底有没有贫困?在欧盟将今年定为“消除贫困年”的2010年,瑞士对本国的贫困人群及其贫困状况以及救助措施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青年失业者、老年长期失业者、单亲家庭和穷忙族多属于瑞士的贫困人群。很难想象,在被世人认为遍地是银行的瑞士,竟有1/1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自今年开始在全瑞士巡回展出的“Im Fall”-“关注瑞士社会救济”展这样解释瑞士的贫困:瑞士的贫困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不同,它并不意味着吃不上、喝不上,没有干净的水源,而是意味着因贫困而过着没有同等尊严的生活。

如何在瑞士定义贫困

“如果我不能做那些需要买器械的运动,那么我觉得我很穷”;“如果我不能去滑雪或者踢足球,那么我就不能和同伴们在一起,这对我来说很难过”。来自弗里堡12岁的伊娃和克瑞斯道夫这样理解贫困。

在“Im Fall”展览的展板上,这样定义着瑞士的贫困:瑞士的贫困与非洲、南美洲和亚洲的贫困不同,“贫困在瑞士并不是随处可见的,贫困人口并不是在为了生存而奋斗,”瑞士社会援助协商会议组织SKOS负责人Dorothee Guggisberg说。贫穷有物质的一面,也有非物质的一面。如果人们因物质因素被排除在社会之外,那么他就已经被贫穷找上门了。

穷忙族调查

瑞士的社会保障基本覆盖了各社会群体,因此生存已基本不是问题。2008年瑞士制定的贫困线标准是个人月收入2300瑞郎以下,拥有2个孩子的单亲家庭月收入3900瑞郎以下,和一对夫妇带一双子女,月收入在4800瑞郎以下。

在所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群中,穷忙族应该是最值得也最容易改变其贫困状况的人群,所以得到了最大的关注。2010年11月4日公布的2008年最新统计显示,当年的穷忙族比例与2007年相比有所下降,从4.8%整减少了1个百分点,约11.8万人。这得益于当年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失业率的减少。

调查显示,从业者成为穷忙族的几率并不相同,这取决于社会阶层和就业市场状况。总的来说,单亲家庭和带3-4个孩子的双亲家庭成为穷忙族的几率最高。其次是外国人群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个体从业人员,尤其是手下一个员工都没有的“个体户”也是穷忙的“高危人群”。其次还有未得到长期合同的人以及工作曾中断过的从业者。穷忙族的组成结构在多年来变化甚少。

忙,但还是穷

瑞士对穷忙族的定义是:每周至少有偿劳动1小时,但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这其中又划分为全职穷忙族和兼职穷忙族,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是否每周工作满36小时。

兼职穷忙族并不意味着他们偶尔穷忙,而是说,他们的每周工作时数低于36小时。在瑞士很多人并不能从事百分之百的工作,这并非因为员工不愿意全职,而是因为雇主不希望给付全职的工资。在经济危机时期,很多企业采用这种方式希望渡过难关。

造成穷忙-有工作,但还受穷的原因很多,在瑞士的首要决定因素是从业者的身份和其居住地的类型,比如他的工作地点和性质,以及是否居住在农业社区等等。其次还取决于家庭人口。当然还有性别、国别、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以及职业发展状况等等。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受教育程度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经常打零工、从事个人事业的劳动者比较容易受穷。另外农民以及在餐饮、零售商店打工的女性是最容易变成穷忙的人。

除了这些个体原因以外,我们必须注意到,2008年穷忙族的减少是在经济发展、失业率下降的基调下产生的,也就是说,除了从业者积极给自己充电,避免成为穷忙族以外,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才是让穷忙族大幅度减少的根本解决办法。

0岁,贫穷的父母导致贫困;

16岁,没有学历导致贫困;

20岁,差劲的语言水平导致贫困;

30岁,单独抚养孩子导致贫困;

32岁,移民导致贫困;

38岁,发生意外导致贫困;

40岁,离婚导致贫困;

43岁,上瘾导致贫困;

47岁,致残导致贫困;

53岁,命运的重创导致贫困;

56岁,失业导致贫困;

60岁,生病导致贫困;

65岁,变老导致贫困。

阅读最多
海外瑞士人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