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华而不实的瑞士高薪

瑞士跨境购物,买啥最值?

在瑞士混迹几年的中国同胞,谁还没积攒点儿去邻国德法意的血拼购物攻略?对咱这些囊中羞涩、打小节俭惯了的中国人来说,瑞士令人吐血的物价咱实在承受不起,说多了都是泪;就连土生土长的瑞士人也放下矜持,前仆后继地奔向邻国购物。可你是否知道,瑞士跨境购物,究竟买啥最值?

相关内容
flag of Switzerland and France over an image of shopping cart from the two countries

相关内容

瑞士PK法国:菜篮子价格战!

此内容发布于 想象你从北京坐趟车上天津,物价就疯涨了近一倍,你还能保持淡定吗?看到法国满兜菜篮子的价格,瑞士人难以淡定!

更多阅览 瑞士PK法国:菜篮子价格战!

正如上面的短视频所展示的那样,但凡曾在法、德、奥、意等邻国做过大采购的瑞士居民,都很了解各种商品与瑞士超市售价之间的巨大差额。

最新的欧洲数据(英)外部链接确认了这些差距。瑞士的消费品价格超越了冰岛和挪威,位列欧洲国家最昂贵之首,比欧盟平均值高出61%。

瑞士的食品与非酒精饮料价格也已连续第二年位居欧洲之最(超出欧盟平均值73%),它还是酒店餐饮(+67%)及服装类(+43%)的欧洲价格之冠。个人交通(+3%)、消费电子产品(-3%)和家具(-3%)则接近欧盟平均水平。

外部内容

高收入的瑞士人来说,跨越边境淘便宜货不但不是什么新鲜事,做起来也没有难度-以日内瓦为例,去最近的法国超市乘公车只需20分钟。但在2015年1月,随着瑞士国家银行(SNB)决定取消保底汇率(1.2瑞郎兑换1欧元;现为1.1瑞郎兑换1欧元),导致瑞朗兑欧元的汇率走强,那时跨境购物顿时魅力倍增。

专家称,跨境购物热潮可能于当年达到顶峰,据估计总值约达110亿瑞郎(约合775亿元人民币)。之后的势头一直保持强劲(2016年达100亿瑞郎),预计这一水平还会持续下去。瑞士信贷集团(英)外部链接(Credit Suisse)透露,如今用于支付消费品的每10瑞郎中,就有1瑞郎花在国外。

米格尔·费雷拉(Miguel Ferreira)表示,自己对每两周一次的境外购物毫不后悔。

“(只要)在瑞士买一提篮商品的价格在德国还能买一整车(东西),我们就会一直这么干,”他在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Facebook主页上写道。

零售商压力重重

坚挺的瑞郎、顽固的高价,以及跨境与网上购物,继续对瑞士的商业-尤其是零售业-造成重压。

依据GfK研究所的一份报告,2017年很可能是瑞士零售行业连续第三个失利之年。继2015年营业额2.2%的下滑后,去年又继续下滑1.5%,销售额降至2007年后最低水平。

不少议员与边境城镇担心这种形势会对瑞士商业造成影响,因而似乎特别关注跨境购物的消费者。

《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报道(德)外部链接,6月初,瑞士地方行政区联合会(Association of Swiss Communes)下属的一些边境城镇聚到一起,商讨针对跨境购物的对策。按照计划,未来的几次会议将于夏季结束后召开。

“到处都交通堵塞,(康斯坦茨的)各家商铺顾客排成长龙,这并不是瑞士消费者梦想的购物方式。这种情况每个周末都会上演,毫不顾及我们。我们无法再接受这种状态了,”与德国城市康斯坦茨毗邻的克罗伊茨林根(Kreuzlingen)市市长安德烈亚斯·奈茨勒(Andreas Netzle)告诉该报。

外部内容

边境城镇联盟,及包括瑞士人民党党员维尔纳·赫斯利(Werner Hösli)在内的诸多议员,都认为解决方案在于瞄准瑞士的海关与税收规范。赫斯利提出把300瑞郎的免进口税限额调低(多语)外部链接至50瑞郎,以阻止瑞士居民出国购物。

伯尔尼方面则在紧密关注各种进展。政府指出赫斯利的建议不会奏效,但同时已要求对跨境购物造成的增值税损失,以及各企业未分摊给消费者的进口商品汇率收益进行汇报。

联邦院经济委员会(Senate Economics Committee)也已提交一系列动议,供议会在秋季开会时讨论,其中就包括对降低高价的一些建议。建议中包括便利平行进口、简化产品标签、放宽欧盟“卡斯德第戎原则”(Cassis de Dijon principle,即允许在一个欧盟国家合法生产与销售的产品在另一国不受限制地出售,瑞士已于2010年引入该原则),和修订瑞士的卡特尔法。

“停止高价孤岛”

瑞士各消费者组织也都参与其中。2016年9月,他们协助发起一项动议(英),旨在抗争对进口产品的不公平定价做法。如果到明年3月能收集到足够的签名,该联盟希望推行一次全国公投。

法语区消费者联合会(法)(FRC)外部链接认为,几种原因造成了瑞士的“高价孤岛”局面:Migros和Coop等瑞士零售商之间缺乏竞争,租金、农耕、广告与物流等成本居高不下。但该会特别批评了进口产品供应商收取的高昂价格。

与此同时,Migros和Coop则宣称在尽己所能对付高价问题,尤其是在取消了保底汇率之后。他们表示已同欧元区供应商进行了艰难地谈判,以使货架上成千上万的商品降价,让消费者也能分摊到汇率收益。

高价难题似乎已变成方方面面的数字之战。Coop发言人安德烈娅·伯格曼(Andrea Bergmann)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该集团“自始至终都在把所有的货币差价优势分摊给消费者”,这已在近两年来转化为1.5万件商品的总值为2.3亿瑞郎的节省。Migros则透露,已将相当于2.7亿瑞郎的总额分摊给消费者。过去Coop和Migros都曾试图平行进口某些品牌产品,然而由于受国外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严格控制,这种做法依然困难重重。

最新报导(英)显示,两家大零售集团都有很高的利润幅度,他们纷纷表示这不能跟国外相比,并称罪魁祸首是高工资与高租金。Migros还指出,其商品有四分之三为自家品牌,因此会有较高的利润幅度。5月公布的一项BAK巴塞尔经济学公司调研(法、德)外部链接声称,瑞士零售商的成本比邻国竞争对手平均高出50%。

法语区消费者联合会则反驳道,瑞士赚到的高薪并不是高价背后的主因,以瑞士零售业职工为例,他们产出相当高,因此他们有相较邻国更高的薪酬也是一种补偿。

“瑞士人有更高的购买力,所以他们也准备为商品与服务多付钱。制造商与供应商,尤其是归外国人所有的制造商与供应商,只是在利用这种高购买力,”报告最后总结道。

(翻译:小雷)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