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的另一面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在每年一月末都会登上世界各主流媒体,各国首脑、政要、明星、经济名人齐聚达沃斯,商讨着国际要事,哪里的媒体会错过这样的良机?
然而瑞士媒体除却报道了政要们的讨论之外,也拨出部分篇幅,介绍了于1月29日举办的反世界经济论坛游行,这可以被称作是达沃斯的另一面吧。
早在1月26日,瑞士德语电视台就公布了2011年“反世界经济论坛”游行获得官方批准的消息。游行路线是从达沃斯市政厅到达沃斯村火车站,最后在火车站举办游行集会。各方都希望游行能在和平的气氛中进行。
橡皮子弹与冷水
然而事与愿违,上周六的游行并不太平,警方与示威者爆发了小冲突。“游行每年都有,但今年特别厉害,”一位知情者透露。在游行接近结束下午4时许,示威者向位于火车站附近的五星级酒店Flüela投掷了啤酒瓶、石块和雪球等。警察向游行者发射了橡皮子弹,并动用了水枪。有一名女性行人被波及,臂部轻微受伤。但警方表示,冲突造成的危害很小。
有120-150人参与了29日当天的游行,当地绿党和青年社会党在游行途中很快丧失了领导权,因为随后加入的“黑块”(Black Block)队伍“后来居上”。这些着黑装、戴黑帽、黑镜、黑口罩的人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带领人群试图冲出已设定好的游行线路,但被警察阻拦。
据悉,29日达沃斯论坛接近尾声,很多代表团都在安排善后工作,游行在部分程度上耽误了成员的行程,打扰了代表团的工作。特别是中国代表团,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下榻的酒店和66名代表的出行,都多少受到了影响。不过瑞士警方特意派出警力保护了中国代表团的安全。
游行者的心声
在全世界媒体都激情澎湃地报道着达沃斯论坛时,论坛门外却行走着反对者的队伍,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游行队伍中打出的横幅上写着“你们的准则:剥削和压迫;我们的回答:团结和阶级斗争”。
这些强烈反对全球化的游行者认为,全球化破坏了一个民族和地方对本族文化的传承,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侵蚀了当地的宗教文化价值体系;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强势经济团体剥削了当地的劳动力和资源财富,并造成发达国家的工人部分失业。
自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以来,全球各地多次召开了大型国际会议,这些会议劳民伤财,本身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促进任何进步,却耗费了大批社会资源和各国纳税人的钱财,因此最近每次大型会议的召开,都会伴随着反对者的身影。
全球化带来的不公
尽管在本次达沃斯大会上,大部分与会者都同意,中国、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的快速发展,为抑制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投资、革新等项目,其重心都会无可避免地向东、向南转换,但这种经济,继而政治权力的转换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则见仁见智。
被誉为“经济先知”的美国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认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以中美两国为例,与中国10%的经济增长相对照的,正是美国同等的失业率增长。
中国在达沃斯上的代表已经由2001年的3人增加到2011年的66人,其他金砖国家的经济也在高速发展,这有目共睹。但少数国家的快速发展并不能掩盖大多数国家发展的窘境,突尼斯、埃及、约旦、叙利亚,北非、中东的冲突只是冰山一角,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欧洲的主权信用危机,都是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变得愈演愈烈。我们在夸耀全球化所带来的优势的同时,也不得不看到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41届经济论坛在1月26日-30日期间召开。来自90个国家的2500位要人将来参加。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1971年以“管理研讨会”的形式出现。创建人Klaus Schwab,是一名在德国出生的商人。
1987年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WEF,根据瑞士法律成为一个非营利基金组织,代表着企业的国际利益,这个有着上千个企业作为成员的基金会,总部设在日内瓦的Cologny。
该组织为决策者搭建了一个平台,创造协商机会,解决世界存在的各种问题。
经济论坛组织研讨会,促进动议的产生,组织工作小组,开展调查,设计项目。每年都会组织聚会,1月份的达沃斯经济论坛是最重要的一次聚会。
2002年该论坛在纽约举办了一次,旨在9/11之后为这座城市伸出援助之手。
达沃斯因经济论坛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商业上享有盛名。
论坛的规模越大,反对全球化的呼声也就越高。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