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美女木乃伊在瑞士掀起波瀾
瑞士有許多世界級的文化寶藏,但這些寶藏也常常引起各種各樣的質疑。目前圍繞聖加侖的一具木乃伊正在展開激烈討論。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這具木乃伊躺在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歷史圖書館之一)宏偉壯麗的巴洛克式大廳裡:按照目前掌握的資訊,這具名叫Schepenese的埃及木乃伊是公元前七世紀時一位祭司的女兒,在30歲左右的時候去世。
Schepenese是否在聖加侖的這個玻璃棺材中找到了正確的葬身之處,甚至像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所描述的那樣-是“可以想像的最美麗的陵墓”?目前在瑞士引發了熱議。
本文轉自《瑞士評論》(Schweizer Revue外部链接)。
2022年11月,當聖加侖戲劇家Milo Rau獲得了這座城市的文化獎時,他讓聖加侖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將3萬瑞郎的獎金全部捐出,用於將Schepenese木乃伊運回埃及;他還舉行了一個“藝術活動”-抬著一具假木乃伊穿梭於城市之中,並稱木乃伊被展出是經受“持續的精神折磨”。
他與一個委員會共同起草的《聖加侖木乃伊宣言》中譴責展覽木乃伊是一種帶有“掠奪性的、不尊重或至少是沒有謹慎思考的行為”,這與聖加侖這樣的文化大都市的身份不相符。
曾經葬於盧克索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據推測,Schepenese木乃伊最初被埋葬在埃及盧克索附近的墓園中。根據Milo Rau身邊的委員會的說法,這具木乃伊是 “被盜墓者從墳墓中盜走”,而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卻堅稱,這種說法並不成立。圖書館在針對《聖加侖木乃伊宣言》的評論中寫道,不能將這具木乃伊的來源與18世紀對埃及的掠奪扯上關係。
自從1798年拿破崙的埃及戰役以來,法國、英國,後來還加上德國的學者對古埃及文化遺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這與埃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對自己的這些遺產似乎並不十分珍惜。
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Mohammed Ali)的一個舉動就說明了這一點,他在1830年時曾說,世界聞名的吉薩金字塔之一是一座“貧瘠的山”,要將其拆毀,並用其“瓦礫”在埃及修建運河。幸虧當時的法國駐亞歷山大的領事阻止了這次毀滅行動。
一個有關尊嚴的問題
Schepenese大約在200年前來到了瑞士,據說德國商人Philipp Roux在亞歷山大買下了它及從屬的兩口木棺,並將其送給了他的一位政治家朋友Karl Müller-Friedberg,他是聖加侖州的創始人。至於Karl Müller-Friedberg得到這具木乃伊是作為禮物還是付了錢,目前似乎尚未完全明朗。
根據當時的報導,當木乃伊到達聖加侖以後,被邀請來的學者將她的包裹拆至肩膀部位,在一場歡慶活動之後,每個被邀請的客人都允許將裹著木乃伊的一塊布料帶回家當作紀念。
這就是Milo Rau所指責的不尊重行為嗎?德國民族學家Wiebke Ahrndt不久前曾說,在19世紀,經常有這樣的聚會,在聚會上,木乃伊的包裹被全部打開-不僅只在歐洲,在埃及本國也有這樣的情況,而木乃伊在被解開之後,就無法再還原了。
Ahrndt在一篇關於《怎樣對待博物館和收藏品中的人類遺骸》的指南中表示,木乃伊可以被展出–前提是要以有尊嚴的方式,而且在原籍國不介意的情況下。埃及的博物館中也展出木乃伊;直至1983年埃及甚至還允許出口木乃伊。
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的負責人強調,展出Schepenese並不是為了滿足任何好奇心,展示方式也符合博物館對人類遺骸展覽的常規。
那麼這樣的解釋是否足以讓Schepenese留在聖加侖?所謂的“聖加侖州天主教教派”教會–修道院圖書館所有藏品都屬於這個教會,看起來似乎對Milo Rau的批評之語已經做出了反應,並開始了重新思考。在藝術活動的三週後,該教會的管理階層決定針對將Schepenese送回原籍國的可能性進行了“仔細研究”。他們說,為此,他們會與埃及相關政府部門進行接洽。
納粹時代的文化瑰寶
瑞士有關外國藝術品和文化財產來源的辯論,即所謂的“出處研究”,主要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掠奪的黃金和被掠奪的藝術品有關。 2002年,由歷史學家Jean-François Bergier帶領的專家小組向聯邦委員會提交了一份綜合報告,結論之一是:瑞士商界與德國納粹民族社會主義政權曾有過緊密合作關係。
在民族社會主義時期(1933年-1945年)在德國交易的藝術品落入了私人和公共收藏中。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澄清這些作品是不是納粹掠奪的藝術品是必要之舉。 2014年接受了藝術收藏家科尼利尤斯·古利特(Cornelius Gurlitt)遺產和這一時期作品的伯恩藝術博物館就在進行這種澄清工作。
古利特案例因而成為一個轉折點,瑞士聯邦委員會決定每年向瑞士博物館提供50萬瑞郎專門用於“出處研究”。瑞士文物研究工作組(SAP)主席Joachim Sieber說,雖然這並不是一筆很大的資助,但至少已經有了一個開始。
殖民時代成為政治焦點
源於殖民貿易的文化資產是瑞士文物出處研究現在另一大必須解開的“謎團“,乍一看,這似乎有些矛盾,因為瑞士從未有過殖民地。但對Joachim Sieber來說很明確:”瑞士曾是歐洲(後)殖民主義事業的一部分。
相关内容
瑞士和它的殖民主义
正因為瑞士不是一個殖民國家,所以在殖民帝國崩潰以及1945年後,瑞士-包括瑞士公司能夠作為前殖民地的一個不受懷疑的合作夥伴出現在新形成的國家中。
事實上,在瑞士政界也開始反思,根據瑞士文物研究工作組主席Joachim Sieber的說法,瑞士議會中圍繞這個話題出現了眾多辯論、請願和質詢–“儘管這些都是不愉快的內容,也動搖了瑞士作為一個中立國家的自我形象,對於一個自稱平等、團結和人道主義的國家提出了質疑。”
世界性辯論的一部分
一些歐洲國家正在進行一場關於殖民時期掠奪藝術品的辯論。一些國家發表了官方道歉,如荷蘭;其他國家,比如比利時和英國皇室,只表達了感到抱歉的意思;還有一些國家已經採取了行動,例如德國在2022年底將第一批青銅器送回了奈及利亞。
1897年,今天奈及利亞的貝寧王國受到英國殖民軍隊的襲擊,數以千計的物品從國王的宮殿中被搶走,然後通過藝術品交易被全世界收藏家買走。今天,奈及利亞要求承認這些青銅器是被掠奪的藝術品。
鮮為人知的是,瑞士的博物館中也擁有大約一百件疑似來自貝寧的物品。在聯邦文化局的支持下,蘇黎世Rietberg博物館帶領八家博物館聯合發起了“瑞士貝寧動議”,目的是為研究和與奈及利亞的對話透明化。對話是在對待文物問題上的一個關鍵詞。
歸還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據估計,超過90%的殖民時代的非洲文物今天不在非洲本地,而是在歐洲和美國。那麼現在應該將它們全部歸還嗎? Joachim Sieber的回答是否定的。歸還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例如,文化物品可以被歸還再買回;或者簽署長期外借合同;也可以在博物館裡的物品上註明原主人是誰。
他認為,關鍵是要在與原屬國家進行交流與合作中找到共同解決方案。因此,重新回到開頭的例子,埃及政府很有可能根本不想要回Schepenese木乃伊,而是與聖加侖的天主教教派教會找到另一個折衷的解決方案。
在此之前,Schepenese木乃伊還每年將繼續吸引約15萬名遊客的到來–每天晚上,修道院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會用一個小儀式向她告別。在大門向公眾關閉後,工作人員會在玻璃棺材上蓋上一塊白布,並呼喚Schepenese的名字。通過這種方式,記住這位牧師的女兒–按照埃及人的觀念,將Schepenese帶向永恆。
像瑞士這樣的富裕國家在藝術品盜竊案中並不總是“偷竊者”,也可能是受害者。幾個世紀以來,弗里堡的卡普欽修士們一直在小心守護他們珍貴的圖書館藏書,但顯然並不總是足夠謹慎。例如,15世紀修士們沒有注意到他們的諷刺詩集《愚人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盜。
1945年,這個早期印刷業的非凡作品出現在紐約的一個經銷商那裡,後來作為捐贈品出現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之一的華盛頓國會圖書館。
1975年,卡普欽修道院再次遭到搶劫: 一個盜賊冒充梵蒂岡的圖書管理員,拿走了大約20幅珍藏版老印刷品。和《愚人船》的情況一樣,這起再次發生的盜竊案又被遺忘了,直到2000年代初,弗里堡州立和大學圖書館(KUB)的一名員工才曝光了這兩起以前不為人知的事實。
第一起:1975年被盜的珍品分別於1975年和1976年在慕尼黑的拍賣會上售出。第二起:《愚人船》在華盛頓。從這時起,弗里堡州立大學圖書館才開始進行查詢,以找回那二十多幅被盜的印刷品。
華盛頓的國會圖書館在2022年底將《愚人船》歸還給了弗里堡州。現在它被保存在弗里堡州立圖書館中,研究人員可以查閱。
(編譯自德文:楊煦冬)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