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也可以”看上去很美”
2002年,瑞士摄影师Andreas Seibert在中国拍摄了他的第一张民工照片,随后他以中国民工为题材的摄影展引起关注,在网上发布的部分照片点击率过百万。
十年后,民工变成了“农民工”,他的照片也已经成为了“历史性记录”,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他说。
他的第二次以中国为题材的展览《发展的颜色》也已经在瑞士温特图尔开展。或许,这些颜色可以解释,中国为何发展如此之快。而这些颜色是否美丽,也要等待参观者们见仁见智,自己分析了。
一段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与摄影师Andreas Seibert的电话对话。
swissinfo.ch:为什么选择淮河,而不是著名的长江或者黄河?
Seibert:2008年的时候,我认识了中国作家陈桂棣和吴春桃,他们向我介绍了这条河,说污染很严重。对于摄影师来说,淮河1000多公里的流经距离,比较容易完成拍摄项目。而且在民间,淮河是区分中国南北的界限,这个寓意我很喜欢。
但当真正拍摄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在瑞士,沿河行走很简单,从发源地到入海口,清清楚楚;但是淮河有那么多支流、运河、水库、大坝(逾5000多人工建筑,记者补充),我至少走了几千公里。
swissinfo.ch:在行走途中,遇到什么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人或事了吗?
Seibert:有一位唐先生,对我来说,他就是英雄。他生活在安徽蚌埠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因为当地的运河受到严重污染,所以村里很多人都病了。他在中央电视台的采访队无意中路过的时候拦车,并跪在车前,要求政府对当地的水质进行检测。13年后,他的村子终于通上了自来水,但他的三个亲戚却已因病死亡,没有等到这一天。
swissinfo.ch:无论是唐先生,还是在第一次展览《民工百态》、第二次展览《发展的颜色》(英文)中出现的中国人,都是底层劳动人民,这种选取角度是瑞士的吗?
Seibert: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济高速发展,实现了现代化,成为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我一直对全球化、经济发展很感兴趣,但另一方面,又是民工、污染的河流,我想表现中国的日常生活,这是较少受到关注的题材。
swissinfo.ch:如果有人说,你为什么总关注中国的另一面,你怎么回答?
Seibert:我会说,我并不想展示中国的另一面,而是想展示经济发展的另一面。淮河固然是在中国,但这个问题却是全世界的,在非洲、在南美洲,在很多地方,当地人都在受苦,而只是为了让某些公司赢利。
swissinfo.ch:这些污染是丑恶的,你在照片中又为什么用这么漂亮的色彩美化它?
Seibert:去中国之前,我就知道要拍摄到河流污染,所以我选择了彩照,而不是黑白照。当我看到蓝色、绿色、橙色的污染物时,作为摄影师的第一感觉,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色彩是令我着迷的。如果我掩饰这点,那么我就是骗人了。
在温特图尔的摄影展上,也有人说,真的挺好看的,只要不知道这是什么。我认为,这会带来双重效果,这些看上去好看的东西,却可以让人致病。这难道不引人深思吗?反过来说,污染是否可以用美来展示,这就要见仁见智,每个人自己评判了。
swissinfo.ch:你第二个与中国有关的摄影展德文叫做《Alles im Fluss》(直译:所有的都在水里),有什么寓意吗?
Seibert:有两层意思。一个就是所有的脏东西,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都倒在了河流里;另一个就是,所有的都在运动变化之中,这是德文Alles im Fluss的另一个意思。
swissinfo.ch:你下一个与中国有关的项目是什么?
Seibert:现在确实有一个,但我还没有决定,所以谈它还为时过早。但我深知,作为一个偏重于纪实摄影的摄影师,伴随、记录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巨大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我也希望有一天可以把我的这两个摄影展同时在中国展出。
本展览德文名为《Alles im Fluss》,英文名《The Colors of Growth》。
2012年10月27日-2013年3月3日在温特图尔瑞士摄影基金会展出。
地点:Grüzenstrasse 45
CH-8400 Winterthur
2012年12月5日,19:30,放映电影《与Andreas Seibert踏上中国之路》
该展览已出版同名照片集。
1990-1992,于苏黎世大学学习德语文学及哲学。
1997,毕业于苏黎世艺术学院摄影系。
自1997年居住在日本。因为日本的纪实性摄影非常有名。
2001-2004,苏黎世Lookat图片社摄影记者。2003年组建网上Lookat图片社。
自此为多家国际杂志拍摄亚洲专辑。
自2002在中国以民工及全球化影响下中国移民迁徙为主题从事纪实性摄影项目。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