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洛迦諾電影節74週年:回歸大銀幕,巔峰的如期而至

Aerial view of the Piazza Grande
洛迦諾大廣場(La Piazza Grande)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影院放映場所:今年,只有持有新冠疫苗接種證書者方可進入該場所入座觀影。不過對於瑞士其他絕大多數電影院來說,新冠疫苗接種證書並非需強制性出示的“入場券”-不過,觀眾必須恪守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規範,且入場後需全程佩戴口罩。 (c)fotopedrazzini.ch

洛迦諾電影節總是充滿著意外和驚喜,而今年的電影節則倍顯獨特。這不僅僅是因為現場旨在遏制新冠病毒傳播的健康安全防護措施的實施賦予了一種別樣的感覺。它也將是由吉奧納·納扎羅(Giona A. Nazzaro)首次掌舵籌辦的電影節,這位就職不久的藝術總監無疑是一部“行走的電影百科全書”,同時也是動作電影領域頗負盛名的權威專家。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即將拉開帷幕的本屆洛迦諾電影節,也被外界譽為“安全的慶典”,這意味著倘若沒有新冠疫苗接種證書、曾經確診感染過新冠病毒但目前已經痊癒的相關證明或者PCR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就幾乎不可能進入現場入座觀影。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確保達成納扎羅所期冀的主要目標,也就是安全回歸大銀幕的觀影體驗。

這場新冠疫情並不僅僅讓觀眾們離開大銀幕、轉而聚焦於家中一方小屏幕上觀看電影。電影產業以及現如今我們觀看電影的方式,也正歷經著來自電影製作和發行領域根本性變革所帶來的挑戰。正如此前納扎羅在接受瑞士資訊SWI swissinfo.ch採訪時所深入剖析闡述的那樣,作為已滲透進影片製作各環節的主要參與者,流媒體服務的湧現和嶄露頭角只是電影行業要面臨的其中一個挑戰。

相关内容
Giona Nazzaro in a film theater

相关内容

洛迦诺电影节新任艺术总监表示:“夏季举办活动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年底,吉奥纳·纳扎罗(Giona A. Nazzaro)接替莉莉·辛斯廷(Lili Hinstin)成为洛迦诺电影节的艺术总监。对于像纳扎罗这样经验丰富的影目编排人来说,新的职位总会带来些挑战。他曾在鹿特丹和威尼斯等电影节上崭露头角。

更多阅览 洛迦诺电影节新任艺术总监表示:“夏季举办活动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馬拉松

在為期10天的本屆洛迦諾電影節期間,觀眾們將能夠從展映的209部影片中自由選擇觀看。為蒞臨電影節現場的觀眾所精心準備的這場“電影馬拉松”,將從選擇電影清單正式拉開觀影序幕。以下就是今年洛迦諾電影節所提供的部分精品佳片。

作為洛迦諾大廣場(La Piazza Grande)放映會場的開幕影片,《厄運假期》(Beckett)已成為目前本屆電影節最受期待的展映影片之一-同時它也是帶有納扎羅強烈個人喜好色彩的大膽創作。這部由意大利等多國聯合出品的驚悚片,在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影院放映場所進行全球首映,隨後將會在一個多星期後-即8月13日在網飛(Netflix)上線播出。

將流媒體平台製作的電影納入頗具聲望的電影節進行公開展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依然有些忌諱-譬如坎城影展外部链接外部鏈接就始終對此類電影持抵制態度。然而,洛迦諾電影節的新任藝術總監納扎羅卻並絲毫沒有受到傳統慣例或既定規則的束縛。

令人生畏的幻想

科幻、反烏托邦以及巨變災難,在本屆電影節展映作品中尤為凸顯,它們不約而同地折射出世界各地頻頻發生的社會運動,以及當前這個被新冠疫情和席捲全球的氣候危機所佔據話題的時代。其中頗值得關注的,是實驗性定格動畫影視作品《瘋神》(Mad God),其創作者菲爾·蒂貝特(Phil Tippett)足足花費了長達30年的時間才打造出這部作品。蒂貝特被譽為視覺效果領域的奇才,他也因多部代表作而飽受影界讚譽,其中就包括《侏羅紀公園》、《機械戰警》(1987年)和《星河戰隊》(又被譯為《星艦戰將》,1997年),後兩部電影均由保羅·範霍文(Paul Verhoeven)執導完成。

科幻並不一定要是未來主義題材。畢竟現如今,我們所置身的世界,儼然就是20世紀最後數十年創作的科幻電影和漫畫作品憑藉令人生畏的先見之明所想像和構建出的翻版。當前的反烏托邦(譯者註:或曰“敵托邦”,dystopias,即一種令人恐懼、極端惡劣的假象社群或社會,意指當前社會趨勢走向噩夢極端的虛擬社會)早已超越了語言和文化邊界,譬如韓國災難喜劇片《天坑》(Sinkhole,Sing-keu-hol)、法國科幻電影《骯髒的天堂》(After Blue,Paradis Sale)、美國影片《失控玩家》(又被譯為《脫稿玩家》,Free Guy)、西班牙電影《聖潔的靈魂》(The Sacred Spirit,Espíritu Sagrado)、意大利作品《來自人類星球》(From the Planet of the Humans),以及曾因《壞中尉》(Bad Lieutenant)和《紐約王》(King of New York)這兩部作品而飽受爭議的美國導演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執導的《零和一》(Zeroes and Ones)。

費拉拉執導的影片中並沒有摻雜程式化的暴力元素。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他對充斥著毒品和性的黑社會那逼真現實而又令人震驚的描繪(他本人正是憑藉赤裸裸地呈現性行為的色情片而走上導演之路的),連同一系列“色情淫穢錄像”外部链接,在英國引發了一場衛道士的強烈抵制與討伐,並最終促成了一套更嚴格的電影分級制度的法規化。不過現在,費拉拉已被“洗白”。如今的他是一名佛教徒,同時也是一個自我放逐於意大利羅馬的美國人,迄今,他已在這片異鄉的土地上生活了近20年。而他此次也會蒞臨洛迦諾電影節現場。

Scene of Hinterland
焦急地等待:電影《腹地》(Hinterland)的全球首映,這是奧地利電影製片人斯蒂芬·盧佐維茨基(Stefan Ruzowitz)執導的頗具表現主義色彩的犯罪驚悚片,盧佐維茨基曾憑藉其編導的電影作品《偽鈔製造者》(The Counterfeiters)一舉斬獲2008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Locarno Film Festival

並非孩童遊戲

然而,本屆洛迦諾電影節展映片單這場多元文化盛筵依然缺少一道“食材”,也就是日本影片。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洛迦諾電影節主辦方決定通過放映日本動漫創作者細田守(Mamoru Hosoda)外部链接的三部動漫電影-其中就包括他的最新作品《龍和雀斑公主》(Belle),並授予他首個洛迦諾兒童獎(Locarno Kids Award)得主的榮譽,以藉此向其表達敬意。但您可別被這一舉動蒙蔽了眼睛。細田守的藝術作品並非孩童們的遊戲。細田守在上世紀和本世紀之交就憑藉系列電影作品《數碼寶貝》(Digimon)外部链接而聲名大噪、享譽全球。現如今,他經營著屬於自己的工作室,同時也是動漫界最受人尊敬的創作者之一。

遺憾的是,細田守本人將不會蒞臨現場領獎,不過已公佈的重要嘉賓名單相當引人矚目。本屆洛迦諾電影節的頒獎嘉賓之一,便是曾讓美國喜劇題材電影重振聲勢的導演約翰·蘭迪斯(John Landis),諸多現如今已聲名顯赫的傑出影視名流,正是在他不遺餘力的提攜和扶植下開啟了個人輝煌的職業生涯,其中就包括約翰·貝魯西(John Belushi,曾出演美國喜劇影片《動物屋》National Lampoon’s Animal House,出品於1978年)和《藍調兄弟》(The Blues Brothers,上映於1982年,貝魯西也擔任主演之一)的主演丹·艾克羅伊德(Dan Aykroyd)。蘭迪斯還曾經借助喜劇佳作《顛倒乾坤》(Trading Places,上映於1983年)以及《美國之旅》(Coming to America,1988年),將艾迪·墨菲(Eddy Murphy)推上了璀璨星途。而他本人也並未固步自封,反而突破自我超越了喜劇領域。你還記得《陰陽魔界》(或被譯為《迷離境界》,The Twilight Zone)嗎?沒錯,那也是他的作品。出自蘭迪斯之手的電影集錦還涵蓋了紀錄片、音樂影片以及電視恐怖片等等。

大師,前輩與新秀

Radu Jude receiving the Golden Lion in Berlin
羅馬尼亞導演杜拉·裘德(Radu Jude)於今年3月憑藉其執導的作品《倒霉性愛、發狂黃片》(Bad Luck Banging or Loony Porn)榮獲2021年度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在本屆洛迦諾電影節之際,他還將帶來另一部短片以參與“導演的短片”(Corti d’autore)競賽單元的角逐。 Keystone / Axel Schmidt

在展映單元環節,好萊塢和美國電影可謂頗具代表性。然而,本屆洛迦諾電影節中最尊貴的出席嘉賓,當屬羅馬尼亞導演杜拉·裘德(Radu Jude)。他於今年3月憑藉其執導的作品《倒霉性愛、發狂黃片》(Bad Luck Banging or Loony Porn)一舉將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熊獎外部链接收入囊中。洛迦諾電影節將迎來裘德的最新短片《Caricaturana》,讓我們有機會從這部時長僅為9分鐘的佳作中一窺他的天賦。此外,他還會帶著十足的幽默感以及對電影和政治敏銳的洞察力出現在這次的電影節。

洛迦諾電影節的另一固定曲目便是回顧展(Retrospective,此處用一個大寫的R,來隱喻該單元是一個總能發現-或重新發現-偉大導演的力作,或電影史上不容忽視的重要時刻或動向的良機)。今年的回顧展中,納扎羅選擇將重點聚焦於對阿爾貝托·拉圖瓦達(Alberto Lattuada)外部链接作品的綜合甄選上。你從沒聽說過這位導演?別擔心。拉圖瓦達是意大利影壇一位已被世人遺忘的偶像級人物,他和我們喜愛的多位非主流電影(又被稱為“另類電影”或“邪典電影”,指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譎、風格異常、帶有導演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為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導演-譬如費里尼(Fellini)、安東尼奧尼(Antonioni)、莫尼切利(Monicelli)等-可謂同出一源。

Portrait of director Marco Bellocchio
身為資深導演以及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得主的馬克·貝洛基奧(Marco Bellocchio),也帶著一部電影短片作品參與本屆洛迦諾電影節“短片”(Corti d’autore)競賽單元的評選。 Locarno Film Festival

於此同時,國際競賽單元的入圍作品跨越了各大洲和數十種語言;已有所建樹的老牌知名導演們會在新增角逐單元“導演的短片”(Corti d’autore)外部链接中呈現由其拍攝的短篇電影;借放映1923年上映、由喜劇大師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Lloyd)主演的經典無聲愛情喜劇電影《安全至下! 》(又被譯為《最後安全!》,Safety Last!),向歐洲聞名遐邇的電影人和逝去的電影早期黃金時代致敬;此外,電影節還為鐵桿影迷準備了一大挑戰:時長持續10小時41分鐘的葡萄牙電影《情感、品格與理性》(Pathos Ethos Logos)。不過別擔心,這部電影將分為三場放映。

我們很難在一則篇幅簡短的文章中總結概括洛迦諾電影節帶來的奇思妙想和藝術寶藏,因此,敬請關注我們對電影節的特別報導,並隨時了解由瑞士資訊swissinfo.ch團隊攜手洛迦諾電影節影評人學院(Locarno’s Critics Academy)外部链接帶來的關於電影節最新趨勢、新奇視角、多方討論和影評。影評人學院每年都會從世界各地甄選10名年輕的電影和媒體評論家,讓他們藉此契機,盡情沉浸在電影世界中。今年的評論家們分別來自越南、羅馬尼亞、匈牙利、巴西、智利、多明尼加共和國、英國和瑞士。

打開下方頁面並關注#洛迦諾特寫! (#LocarnoCloseup,您可同時在我們的Instagram和Facebook主頁上關注它)

Illustration

相关内容

#洛迦诺特写 (#LocarnoCloseup )

2020年是洛迦诺电影节(Locarno Film Festival)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绝无仅有的空档年,而第74届洛迦诺电影节于今晚再度启程,正式拉开帷幕。电影爱好者的天堂。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洛迦诺的与众不同?

更多阅览 #洛迦诺特写 (#LocarnoCloseup )

(译自英文:张樱)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