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处在生态透支状态
根据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简称WWF)的调查数据,如果全世界人口都象瑞士人这样生活,那么为了在我们这一代能保持目前的生活方式,我们就需要2.4个地球才够用。
在《2008年度生命行星报告》(Living Planet Report 2008)中,瑞士排在第19位。这一报告指出,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资源消耗水平超过环境自更新能力水平的国家里。
美国、澳大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丹麦是5个“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或曰人均自然损耗率-最大的国家。
“我并不为此感到惊讶,但我很失望-我以为瑞士作为富裕国家,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分会的达米安·欧特利(Damien Oettli)于10月29日告诉swissinfo。
“瑞士在森林和耕地利用等方面做得很好。与多数工业化国家一样,我们做得很差之处在于能源消耗和化石燃料的使用,”他表示。
化石燃料将被关于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后续文件列为专门目标,它在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定为使地球不堪重负的罪魁祸首之一。
这份每两年发布一次的报告称,如今全球环境生态足迹是地球资源自更新能力的1.3倍。从国家角度分析,美国和中国都留下最大的“生态足迹”。
按地区来看,只有欧洲的非欧盟国家、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保持在他们的“生物能力”之内。
水资源消耗是一个赤裸裸的例子。食品生产使用到大量的水资源,正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分会所指出的那样,瑞士常常从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进口食品。
生产一块牛肉需要1.5万升水、1公斤大米需3400升水、1件棉质T恤衫需2900升水。一名普通瑞士人每天消耗4600升水,而全球平均个人消耗水平为3400升水。
三管齐下的解决办法
世界自然基金会断言,对“自然资产”不顾后果的消耗正在危及世界未来的繁荣,明显的经济影响包含了食品、水和能源成本的增高。
它补充说,由于地球自然资源正被迅速耗尽,以至于要将现在的生活方式保持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得需要“两个地球”才够。
在欧特利看来,要解决问题必须三管齐下。“政治家需要改变我们对待自然资源的某些方式,”他指出:“但经济也要负起责任;所有的交易商和食品制造商等都有许多措施可供选择,以转变到以可持续方式生产商品和服务。”
但最根本的是,他表示,一切归根结底在于我们消费者。“我们才是决定买什么、以何种方式生活的人-我们是引导经济和政治家的人。”
他补充说:“在许多产品面前,我们都有生态友好性和生态破坏性两种产品的选择。这是我们的消费行为,但我们的政治决定-例如我们投谁的票-也同样重要。”
并非一项竞赛
世界自然基金会强调,全球生态危机会比当前的经济崩溃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生态危机实实在在地牵动着我们的基本需要、我们的生存-它是我们的食物、我们的藏身之所,”欧特利评论道:“全球金融危机也非常严重,但从根本上讲,你没法儿以钱或股票为食。”
尽管如此,他还是持乐观态度。
“虽然我们做这个排名,但这并非一项竞赛。具体条件千差万别。比方说,排在前几名的阿联酋的确做得很不好!可他们的生存条件也真的很糟糕。另一方面,瑞士则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两者之间真的没什么可比之处,”他解释说。
“所以,与其在排名表上进几个名次,不如调整到一种不透支资源的生活方式。那样,我敢肯定在两年后(公布下一份报告时),我们能把人均消耗水平下降10-20%。这才应该是我们的目标。”
瑞士资讯(swissinfo.ch),Thomas Stephens
《生命行星报告》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就世界生态系统状况每两年发布的更新报告。
报告描述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以及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而给生物圈造成的压力。
报告基于两个指标:反应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生命行星指数”(Living Planet Index),和显示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程度的“生态足迹”。
1997年由178个国家共同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是对1992年联合国气候协议的补充,后者要求37个工业国家到2010年时能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平均减少5%。
瑞士议会于2003年才通过关于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瑞士的目标是到2010年能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990年水平下降10%。
尽管目标定得雄心勃勃,但瑞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1990年实际上升了0.4%。
一部关于二氧化碳的法规于2000年生效,以确保《京都议定书》目标能够如期实现。约1000家企业主动采取措施以降低排放量。
但到2005年时情况才得以明确-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可事实证明,要就如何加强措施达成共识非常困难。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