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尼采之家
也是7月,但是将时钟拨回到1881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第一次来到瑞士的西尔斯玛丽亚。1883-1888年,尼采又数次回到这里。
在瑞士的西尔斯玛丽亚,尼采犹如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助,开始构思其名著《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尼采(1844—1900),那个宣布“上帝死了”的人,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诗人、散文家。后来加入瑞士籍的他与瑞士也有着不解之缘。2010年,恰值瑞士尼采之家基金会建成50周年。
在瑞士
1869年2月,得到莱比锡大学导师李谢尔思的推荐,25岁的尼采被聘为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系副教授。此后的十年是尼采一生中相对平稳的时期。
在巴塞尔,他结识了许多年长和年轻的朋友,例如瑞士著名文化艺术史学家雅可布·波克哈特(Jakob Burckharat)。1869年5月17日,尼采初次到瑞士卢塞恩城郊的特利普拜访了瓦格纳,开始了与瓦格纳纠缠不清的一段恩怨关系。
尼采在巴塞尔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新宠。1870年,尼采被聘为正教授。当年10月,曾在德国入伍后又因病退伍的尼采重返巴塞尔大学讲坛,并结识了神学家弗兰茨·奥弗尔贝克(Franz Overbeck)。187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专著《悲剧的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odie),引来了一片狂热的喝彩声。这之后,他陆续写就了包括《教育家叔本华》在内的众多著述。
1883年,他完成了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第二部分,1884年完成了第三部分,1885年完成了最后一部分。1886到1887年,尼采把他浪迹天涯时写下的箴言、警句、辞条汇集起来,组成了《善恶的彼岸》(1886年)和《道德的系谱》(1887年)这两个集子。可以说,尼采的创作旺期与瑞士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尼采之家
1881年,尼采首次来到位于瑞士恩嘎丁的西尔斯玛丽亚(Sils Maria),并租住在Durisch家一楼的一个房间内。在这里,他找到了能让他集中精力的平静,并称与这个地方有着“血亲”。1884年8月,在给薛赫芙(Resa von Schirnhofer)的信中尼采写到:“在这里生活真好,在这凛冽、清新的空气中。大自然以它令人惊奇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温和、欢愉和神秘。我从未像喜欢西尔斯玛丽亚一样喜欢任何一个地方”。
正是因为与尼采的这一段渊源,1960年这一原私属的公寓在面临被改造成工棚的危险时被尼采之家基金会买下,并面向公众开放。直到今日,该基金会依然秉承着两大宗旨:一,宣传、组织关于尼采这位哲学家生平和著作的展览;二,为文化界人士和对文化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思考、工作和交流的场所。除此之外,基金会还定期举办了多个与尼采有关的当代艺术展。
庆典活动
与“尼采之家”一墙之隔的雪绒花酒店(Edelweiss Hotel)承办了“尼采之家基金会”50周年庆典活动。6月份,该酒店便举办了“尼采周”活动,无论是尼采迷还是远足爱好者,都可以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尼采走过的足迹一路远行一路思考。
“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础的生理、心理锻炼,受众很广,很受欢迎,”雪绒花酒店的总经理Nico Röthlisberger表示。因此该酒店还将于今秋再次举办“尼采-基金会庆典周”活动。从7月22日开始,由艺术家Martin Schwarz创作的“与当代视觉邂逅-尼采、梵高、塞冈蒂尼展”将在酒店内展出,开幕式在尼采之家举办,展览直至2011年4月4日。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宋婷
尼采名为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年10月15日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Sachsen)洛肯镇(Lutzen)一个路德教派的牧师家庭。
他的教养有极浓的宗教色彩,性情较孤僻。
早年在波恩大学学习,后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并获博士学位。
1868年被瑞士巴塞尔大学聘为古典语言学教授,后因病辞职,专心从事哲学研究和著作。
1888年精神失常。
1900年死于魏玛。
主要著作:《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权力意志》、《反基督教》、《道德体系论》等。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