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收留伯尔尼的两只小熊?
顾名思义伯尔尼(Bern,瑞士德语Bärn)一词,来自德语词-熊(Bär),可见这座古老的瑞士城市与熊自古有着不解之缘。
来过瑞士首都的人,一定都去过老城中的熊公园,免费观赏过里面的棕熊。而近半年多来,熊公园更是成为瑞士国内外来访者的必到之处。
吸引上百万人蜂拥而至的是熊公园中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熊-乌尔斯(Urs)和伯尔尼娜(Berna)。这两只年仅半岁的小熊,在刚刚建成不久的熊公园中“上窜下跳”的身影,总是被人们百看不厌。
熊家添丁
2009年10月22日,伯尔尼熊公园正式开放,由以前的熊苑扩建而成,占地6000平方米,伯尔尼的两只棕熊Finn和Björk在新家中安家落户。两个月后他们生了两只小熊。
伯尔尼的熊家族,近些年来,“人丁”冷落,几只老熊相继死去,这对青年“熊夫妇”的添丁,无疑令人欢天喜地。自春暖花开,小熊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以来,熊公园已经吸引了百万来访者。
转眼小熊已经半岁多了,两个小家伙在熊公园中一刻不停地玩耍打闹,一举一动牵动着人们的目光,熊公园墙外总是人头攒动,时而发出欢笑和赞叹的声音。熊妈妈Björk不离左右,悉心呵护。
然而,现在人们却对小熊的命运开始担忧。原因是6月初伯尔尼动物园负责人Bernd Schildger在《周日一瞥》报上说,必须为乌尔斯和伯尔尼娜找到新家,因为一年半以后,熊妈妈不再“接纳”它们之后,伯尔尼不再有地方容纳两只幼熊,那么必须为兄弟俩(后来确定两只小熊均为雄性,而伯尔尼娜是女名,尚未更改)另寻新居,如果找不到新地方,两只小熊面临被以“安乐死”的方式结束生命。
消息一传出,一时间媒体、政治家、公众一片哗然,人们呼吁乌尔斯和伯尔尼娜应该尽可能留在伯尔尼,不能被送走甚至被剥夺生命。
众多可能性
在媒体的作用和政治家们的活动下,伯尔尼动物园已经接到很多国家、机构准备收养乌尔斯和伯尔尼娜的申请。
除了柏林市长Klaus Wowereit的口头应允接收两只幼熊、法国一家动物园也表示愿意接受乌尔斯和伯尔尼娜,瑞士阿罗萨(Arosa)旅游局也表示能够收养它们。每天动物园还源源不断地收到新的提议。
对此伯尔尼动物园馆长Marc Rosset表示,动物园将仔细考察每一个严肃可行的建议,并要亲身去检验环境,是否真正适合小熊的生长。
Rosset馆长告诉swissinfo.ch记者,按说熊兄弟姐妹之间,能够很好地一起生活,但如长大后“兄弟反目”,就必须将两只熊分开。目前,他们希望能将乌尔斯和伯尔尼娜一起豢养,这样比让它们各自去与新伙伴磨合简单一些。
伯尔尼动物园中,生活着俄罗斯总统去年访瑞时赠送的两只年纪稍大的小熊米沙和马沙。已经不再有地方容纳乌尔斯和伯尔尼娜。而且Rosset表示,米沙和马沙是蒙古种棕熊,乌尔斯和伯尔尼娜是欧洲棕熊,从生物角度也不应该混合豢养,尤其是考虑到繁衍后代的问题。
那么如果伯尔尼娜正好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只小母熊,情况会不会有变化?馆长Rosset先生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按照规定,将它们分开豢养,因为有繁衍后代问题,要考虑血缘问题,欧洲可以找到足够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公熊和母熊。
看法的改变
伯尔尼有着几百年的养熊历史,以前出现“小熊”超生问题,就会被宰杀,成为人们的盘中餐。伯尔尼以前的熊苑对面有一家老字号饭店,专门提供熊肉。
而今天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对此Rosset先生表示:“不可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这是一种社会意识的转变,这种做法也不再会被公众所接受。”人们对待两只小熊的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情感化,而不再是从动物学的角度出发。
动物园已经收到了不少辱骂的言辞,人们将他们比作“凶手”,对此Rosset先生只能摇头慨叹。
诚然是人们对小熊的喜爱驱使着这种情感上的巨浪,然而直到小熊长到两岁,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动物园有足够的时间为乌尔斯和伯尔尼娜找到最适合它们的归宿,这一点Rosset馆长丝毫也不怀疑。
尽管外面的世界为之而喧嚣,但熊公园中的两只熊宝宝乌尔斯和伯尔尼却浑然不知,在它们的世界里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尽情地享受在妈妈Björk身边的幸福“童年时光”。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杨旭东
伯尔尼与其象征物-熊之间,有着渊远的传统。伯尔尼州徽上的动物就是熊。
伯尔尼城的创建者Herzog Berchtold V. von Zähringen为伯尔尼取名时,决定出去狩猎,并以猎获的第一只动物作为该城的名字,熊与伯尔尼的不解之缘就此结下。
1513年,伯尔尼人在Novara战役上大获全胜,收兵回来的时候,也带来一只活熊作为战利品,这只熊被豢养在市中心Käfigturm塔下的壕沟中。
直到1764年伯尔尼熊广场(Bärenplatz)上依然保留着熊坑,后来因为交通的需要,将熊坑迁到了Bollwerk。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