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真正的国际作家
今年是生于日内瓦的哲学家和作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诞生300周年,至今他仍受到全世界的尊崇,他的作品也不断得到编注、评论与翻译。
法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美国、巴西、贝宁、中国、日本…这并非足球小组赛抽签,而是以各种形式纪念“日内瓦公民”的(不完整)国家名单。这位哲学家与作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也绝非出于偶然。
“卢梭是在日本最知名的西方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自19世纪末起几乎已全部译成日文。如今算上博士生和年轻学者,我敢说,至少有50个日本人在研究这位日内瓦人,其中4位还在参与编撰新的《卢梭作品全集》,”小林卓也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
这位研究卢梭植物学著作的日本博士补充道:“从他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中,大家能找到一种几近佛教徒的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我们对这种特征很感兴趣。”而内藤义博-卢梭音乐研究方面最有造诣的专家之一,也是日本人。
层出不穷的出版物
“每年出版的围绕卢梭的研究与书籍数量与莎士比亚不相上下,甚至超过他当年的死敌伏尔泰。《忏悔录》的自传风格,和《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至今不落后于时代,都深深吸引着学生们。他是现代思想的奠基人,但以《新爱洛伊丝》一书,他还成了史上首位畅销书作家!”纳沙泰尔大学退休教授弗雷德里克·艾格丁格(Frédéric Eigeldinger)透露。
日内瓦大学教授马丁·吕埃弗(Martin Rueff)的看法更进一步:“鲜有作家能达到他在描写时的精确、在结构上的深入与优雅。他的写作技巧启发着学生们。”
在他看来,人们继续读卢梭还有另外两个根本原因:“首先是他作品中描写的特色,他所处社会中的某些异化现象,虽不为他同时代人所见,却被他察觉出来,他甚至还预见到日后我们会遇到的异化现象。然后是他卓越的理论建构,其中的假设至今仍然有效。”
作为天才的自学成材者,卢梭涉猎广泛,在各种领域都有独到见解:哲学、教育学、诗歌、植物学、音乐等等。他还不断进行着对权力本质和政府体制的思考。这种日后成为法国大革命之根源的思考,令卢梭遭遇迫害与流放。在日内瓦广场上被付之一炬的《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一直都会引来辩论。
然而作家卢梭却几乎是无可争议的。这位大自然情人笔下的篇章,流露着非常新颖的描写风格。他的散文洋溢出的视觉与听觉感受,为下一世纪的诗歌发展提供了所需的语言,以致于他被认为是欧洲新兴浪漫主义之父。
自我中心和/或内省
对年轻读者来说,卢梭的确很难读懂。但日内瓦中学教师玛丽-弗朗丝· 毕罗(Marie-France Puro)却年年把他放进自己的教学计划。“我的学生一般对卢梭都抱有不良偏见,因为卢梭似乎与他们所关心的东西相去甚远。因此我必须先作准备工作,让他们明白,《忏悔录》的作者展示给大家的是他们的同龄人。这是位老者,在带着温情回顾自己曾经不谙世事的年少时光,当中也夹杂着讽刺,”她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记者解释。
“一些学生最后会走进这部类似教育与学徒小说的作品,”不过她补充说:“他们很受不了其中与女性特别拘谨的一面,尤其是作家过于狂热的自我中心,令他们忍无可忍。”
毕罗自己也承认“受不了卢梭面对女性的双重性”,但同时也表示“为他的人性,和他谈论自己私人问题的勇气所打动”。
艾格丁格则主张卢梭的“自我中心”构成了他的独特之处,因为他“发明了内省与忏悔”,在法国和瑞士的自传文学领域都有追随者(法国的夏多布里昂、乔治·桑,瑞士的亨利-弗里德里克·阿米尔)。自心理分析出现后,这种文学就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研究阵地。
谎言还是真相?
有一点令文学专家们无法达成共识,即卢梭的诚意。有些人批评他的“谎言”,尤其是围绕着他那5个被遗弃给育婴堂的子女。
吕埃弗却是从一种理论(讲述自己一生的意义何在),而非事实(他就哪些方面撒了谎)的角度来看待诚意这个问题。“我认为卢梭是真诚的,可是和我们大家一样,他也被存在的矛盾所羁绊。从根本而言,这是个不欺骗自己的人,这点就很宝贵。”
普遍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读卢梭的人非常多。书店里他的书总有人买,网上还有无数的平台与博客。
创办于1994年的日内瓦大学雅典娜网站,是最早编注卢梭(及其他作家)名著的网站之一。它的策划人皮埃尔·贝鲁(Pierre Perroud)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透露,光是编注一本《忏悔录》,就用了整整两年的工夫。
“网站每月的浏览量达到100万次。《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发行量也以千、甚至百万为单位计算,”这位互联网先锋激动地说。他还表示,现在网上提供的作品种类与数量已大有提高。
1712年6月28日:卢梭于日内瓦出生,他的父亲与祖父都是钟表匠。他母亲死于难产,而他在10岁时,被父亲送进寄宿学校。16岁时卢梭离开日内瓦,开始了漂泊的一生;
173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华伦男爵夫人的果园》;
1745年:结识了泰瑞丝·勒瓦瑟,并与之生下5个孩子,全部都被他遗弃;
1752年:独幕歌剧《乡村占卜师》在枫丹白露向路易十五献演;
1755年:《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1761年: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故事情节被安排在沃州克拉航(Clarens),令人们认识了瑞士;
1762年:巴黎和日内瓦相继焚烧了《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被判流放后,卢梭放弃日内瓦市籍,迁居纳沙泰尔 州(Neuchâtel)莫蒂耶(Môtiers)。他开始热衷于植物学。《致卢森堡元帅的信》(1763年)提供了很多他逗留瑞士期间的详情;
1764年:《山中书简》。伏尔泰出版了攻击他的小册子《公民们的感情》,书中揭露了卢梭抛弃孩子的事实;
1765年:在他的住处遭石块袭击后,他逃到伯尔尼州比尔湖(Lac de Bienne)的圣彼得岛(l’Ile Saint-Pierre),后出发去英国;
1767年:回到法国,《音乐辞典》出版;
1770-1771年:在巴黎为《忏悔录》作公开朗读;
1778年:重新修订《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中的《第十个散步》。
7月2日死于阿蒙农维拉
2011年:
日内瓦和纳沙泰尔的让-雅克·卢梭文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来源:www.rousseau-chronologie.com)
瑞法连锁书店Payot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透露,在2011-2012年期间,卢梭文集及与卢梭有关书刊的销量增长了33%。
现有的与卢梭有关的书目(所有主题、版次、印次等)总数达到近800个。
今年已出版了88本,2011年则出版了41本。
(译自英文:小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