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奥运,心系四川-瑞士规模最大的华人游行
2008时至中国奥运之年,而今年对于中国可谓多灾多难的一年:元月份雪灾、三月份奥林匹克圣火的传递受阻、西藏事件,五月份四川8级大地震...
为支持奥运、抗震救灾,5月25日,瑞士华人在洛桑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华人游行,约800人参加了这次民间和平游行活动。
从瑞士各地赶来的华人首先聚集在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前,领取贴在身上的活动标志、象征支持四川灾民的绿丝带标志和大大小小的各种旗帜,中国国旗、瑞士国旗,北京奥林匹克旗帜迎风招展,一时间临湖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前成为了旗的海洋。
人们准备了各种大幅条幅,上面分别用中英文写着:中国,我们爱你;团结就是力量;奥林匹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欢迎你;中国加油、北京加油。
游行开始之前,所有到场参加游行活动的人首先为5.12汶川大地震死难者默哀1分钟。喧闹的四周一下子静寂下来,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地为受难者祈福。
快速的组织
在瑞士,百人以上的集会必须向警察局申请,得到批准才能举行,而且个人不能申请这样的集会。于是这场游行的20多名组织者首先组建了一个名为“中瑞友谊促进会”的协会,以协会的名义向洛桑警察局申请游行。
游行的最初目的是支持北京奥运-奥运圣火传递的受挫-国际上提出抵制奥运的呼声,及西方社会关于西藏问题对中国的批评,令这些生活在瑞士的年轻人感到“受到了歧视,却无处倾诉”,于是他们产生了发起一次游行的念头。首先他们联名写给奥委会主席罗格一封公开信,表达强烈支持奥运的心声。
在等待批准过程中,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所以主办者临时将游行的口号改为“支持北京奥运,心系四川同胞”。
游行的组织者有在洛桑学习的中国学生,也有生活、工作在瑞士的华人,他们利用学习和工作的课余时间组织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每个人都各尽其能,电脑博士以最快的速度建起了go-olympic.org网站,通过网络用中文、英文和法文向所有关心中国、关心奥林匹克的人们发出参加游行的邀请。
有人设计活动标志、有人负责与官方联络事宜、有人准备横幅。这次活动同时也受到了其他一些华人组织的支持,他们向游行捐款,赠送旗帜,这次游行的主办者告诉swissinfo记者,游行能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组织起来,与大家的共同努力分不开。
有理解也有排斥
浩浩荡荡长达一公里的游行队伍从洛桑博物馆出发,向奥林匹克总部进发,队伍中有“热血青年”,有年迈的老人,也有欢蹦乱跳的小朋友及襁褓中的婴儿。
旗帜随风飞舞,游行队中响起了唱起了中国国歌,喊起了口号:“中国,加油!”;“北京,加油!”;“四川,加油!”,“allez China!”(加油中国!),“allez Beijing!”(加油北京!)的呼声贯穿在游行队伍之中,当地的路人驻足投以关注的目光,有人微笑示意, 有人竖起大拇指,也有人表现出“愤懑”的举止-一名牵着狗的瑞士青年不友好地对着游行队伍喊着一些含糊不清的话语。还有一位瑞士小朋友从游行人手中得到了一面小小的中国国旗,而他的爸爸毅然要求他把旗子还回去。
瑞士的社会对于中国的态度不一,有人理解,也有人持排斥态度。
组办人的失望
游行之后,所有参加游行的人在一面奥林匹克旗帜上签名,并由组办者将这面旗帜交给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工作者,由他与公开信一起转交给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
活动结束后,游行的主办人员接受了swissinfo采访。他们对这次游行的结果表示满意,唯一觉得美中不足的是,他们邀请了瑞士德语和法语区的众多媒体机构,却没有一家媒体来到游行现场,报道这次游行。
当swissinfo问道,他们怎样看待中国现存的问题时,这些生活在瑞士的中国青年认为,中国固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平时关系很好的西方朋友,会在谈论西藏问题时发生“争执”,而且表现得非常固执,对中国方面的资料表示怀疑,针对这些情况,则需要双方面的沟通,共同寻找事实。
组织游行的这些中国年轻人认为,西方人们的思想意识大多受媒体的影响,而西方社会的主流媒体又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因此他们认为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加深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摘掉他们的有色眼镜。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杨旭东
2008年8月8-24日,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这一体育盛会。
28个体育项目的302场比赛将在北京举行。
开幕式将于08年8月8日晚8点08分正式开始。
瑞士明星建筑设计师赫尔佐格、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设计建造了北京鸟巢体育馆。
奥运圣火3月24日在希腊被点燃,将横跨5大洲于8月8日抵达北京。火炬传递活动在伦敦、巴黎和旧金山遭到西藏流亡者及相关人士的骚扰。
2008年5月12日14: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级大地震,这是中国32年最严重的地震灾害,波及中国十多个省市。死亡人数已超过5万,失踪人数将近3万人。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