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是如何度过1973年石油危机的?
1973年,为了应对石油危机,瑞士政府一边鼓励民众节约能源,一边架设井架。此外,瑞士还颁布了一部能源法。在当前形势下看这段历史,人们是否可以受到启发,制定出迎接新挑战的政策呢?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自从2月份俄乌战争爆发,普京政府威胁要关闭天然气和石油供应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当前情势与1973年的石油危机相提并论。
1973年,瑞士面临来自阿拉伯产油国的压力。欧洲各国政府呼吁国民减少燃料和取暖油的消耗。
>> 请观看瑞士德语电视台在1973年“周日无车”措施执行期间的报道:
周日不再开车兜风
20世纪70年代初, 继”辉煌三十年”(Trente Glorieuses,即 1945-1975年)之后,西方的能源需求达到了顶峰。特别是石油,其价格一直持续下降。战后一代对时代发展抱有很高的期望:不要战争、紧缩和克制,而要繁荣、独立和舒适。中央供暖系统和私家汽车已经成为这个黄金时代的象征。
其结果是:在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瑞士的能源消耗增加了一倍。石油及其衍生品的消费增加了10倍。石油就像是水龙头哗哗流淌的水。在工业化国家,拥有足够的石油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到了1973年,战后时代的发展信心骤然搁浅。突然间,西方世界发现自己陷入了经济困境。在瑞士,政府实行了“周日无车”措施,无车道路给行人带来福利。但是,一场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正在席卷整个西方世界。
石油短缺因何而至?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早在1970年就开始逐步提高价格,以期最终更大化地获取“黑色黄金”之红利。尤其是,欧佩克国家不再接受“自己领土内的自然资源让他人获利”的情况。
1973年10月,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威胁要大幅且持续地减少对外石油供应,作为对赎罪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反应。在这场战争中,埃及和叙利亚试图夺回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 即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地带。之后便是威胁策略:石油出口国宣布,将大幅减少石油生产,直到这些被占领土得到解放。显而易见,其目的是迫使西方国家停止对以色列的支持。
在石油供应减少和石油价格上涨的双重威胁下,西方体会到了“石油武器”的厉害。新闻界宣称”时局艰难”,并将矛头直指中东酋长。在能源政策方面,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了人们面前:石油需求国正在单方面依赖那些陌生且“任性”的石油输出国。面对这种时局,有人甚至提到了石油时代的终结。
能源政策的起源
现在看来,黑金资源显然并未匮乏,但它变得更加昂贵。而1973年的石油危机是一场石油价格危机。在供应方面,瑞士并不是唯一受到冲击的国家。1973年后,当新的世界秩序建立后,各国决定重新考虑国内和国际的能源政策。
瑞士政府和议会决定彻底调整其能源政策方向并颁布了紧急措施。除了禁止周日行车外,还规定高速公路100公里/小时的限速。此外,军队也必须减少消耗。政府还呼吁房主们提高房屋绝缘水平,且不要过度供暖。
1974年,联邦委员会还采取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措施:设立了一个综合能源委员会- 其任务在于确定国家能源政策的方向,并审议“是否需要一项能源条款来扩大联邦相关权力”的问题。
1978年,委员会提交的最终报告提出了三个目标:
- 安全而充足的能源供应
- 保证国民经济可承受的石油价格
- 注重人类和环境的保护
该委员会还建议在《瑞士宪法》中加入一项特别条款,为国家层面更有力的激励措施和更积极的政策奠定好基础。
然而,经过漫长艰辛的审议,这一条款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最终得以通过。《能源法》及其条例于1999年生效。在千禧之年即将到来之时,联邦级能源政策才得以确立。如今,它保障了国家对能源状况的良好掌控。
增长极限
1973年危机促使人们对能源的使用进行思考。从20世纪70年代起,公众已经展开了关于 “增长极限 “和“环境保护局限”的大讨论。
石油危机清楚地让人们意识到,瑞士对进口能源依赖之深,而这种现象与工业化发展不无关联。于是,能源自给自足成为发展目标。那些年,瑞士还曾经尝试钻探石油。
虽然没有勘探到石油,但发现了天然气。钻井队在卢塞恩州的Finsterwald开采到天然气。但是,1985至1994年间,瑞士本土开采的天然气仅占该国年需求量的约4%。
这些举措收效甚微。但政府由此具备了迅速反应的经验。随着气候危机的出现,瑞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努力推行节能措施,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在当前俄乌战争的背景下,能源辩论进一步升级。只要瑞士对专制国家能源的依赖程度居高不下,其能源供应就会面临风险。通过例如太阳能、风能或地热等能源实现自给自足,这是欧盟迟早必须解决的政治及安全挑战。
降低对专制国家的能源依赖,可以带来能源安全;而能源的自主供应和自我保障也是对瑞士主权的加固。
(编译自法语:郭倢)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