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博物馆中的非西方艺术品都是掠夺品吗?

Frau vor ihrer Kunstsammlung
1925年左右:收藏家Nell Walden和她的非欧洲艺术品收藏。在纳粹时代,她将其中的一部分交给瑞士博物馆保管。 Museum Rietberg / bpk

瑞士Rietberg博物馆敢于面对自己的历史,目前那里正在展出一些非西方艺术收藏品。这些展出的物品来自哪里?是谁买来的?当这些物品易主时,又发生了什么?策展人Esther Tisa给出了回答。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长期以来,欧洲人对艺术和文化的看法都是带着殖民主义的傲慢色彩。那么西方的艺术商是何时认识到非西方艺术的价值的?

Ester Tisa:19世纪末开始,一些民族学家开始对来自非西方文化的物品的美感和艺术性产生兴趣,而不再只是将其作为营造仪式感的器物或日常用品。与此同时,一个面对非欧洲文化的差异化艺术市场出现了。

例如,上世纪30年代初,法国殖民政府在Abidjan(科特迪瓦Côte d’Ivoire)组织了一场博览会,在博览会上,除了新技术产品之外,还展出了艺术品-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对当地艺术的促进,很多艺术品在博览会上销售和出口。

Pablo Picasso in seinem Atelier mit seiner Sammlung afrikanischer Skulpturen (1908) 
1908年毕加索和他工作室中的非洲雕刻收藏。 wikicommons

这些作品就这样进入了殖民主义大都市,进入了巴勃罗·毕加索、保罗·艾吕雅、马克斯·恩斯特等艺术家的工作室。在画廊里,这些来自异域的艺术品被与西方现代艺术一起展出;例如,展览上毕加索的作品会与喀麦隆的面具挂在一起。

这些物品是如何进入博物馆的?

开始时往往是被私人收藏。例如,Rietberg博物馆就是从1952年收纳了Eduard von Heydt收藏品才组建起来的,后来该博物馆又纳入了其他私人收藏。从一开始,它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非西方作品的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通过公开的形式以及向感兴趣的群体展示以前私人手中的物品的方式,将艺术民主化;而殖民时代也造就了博物馆的崛起;与此同时,博物馆还体现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带来的权力失衡,尽管收藏品的来源各不相同,有些来自外交层面,有些则产生于科研或艺术交易。

Männer mit geplünderten Kunstwerken
1897年,贝宁王国被洗劫后的场景。 wikicommons

也正因如此这些收藏品现在经常受到质疑,并正在讨论归还问题。您目前的重要工作是什么? 

那些在军事冲突中被掠夺的物品当然是有关归还讨论中的重点问题。贝宁青铜器与英国人1897年的一次军事行动有关,当时大英帝国征服了贝宁王国,这种征服发生在世界各地:例如,1860年鸦片战争期间,一些从颐和园抢来的中国物品被运到了欧洲。 

在考古领域,世界范围内盗墓现象至今依然存在-这里是指非官方发掘的现象。但是,即使是在殖民主义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也不能说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掠夺物,因为这里有着不同的购买渠道和背景。

今天,瑞士的博物馆中还收藏了大约100件据推测来自贝宁王国的物品。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要求归还的索求,但八家瑞士博物馆已经联合发起了“瑞士贝宁倡议”,他们非常仔细地对来自尼日利亚贝宁王国的藏品的来源进行了调查,并与尼日利亚的研究人员和机构进行了交流。

比如说呢?

比如说有些是交换得来的,还有些是外交礼物,不能将所有这些官方行为都归于殖民政权所为。 

苏黎世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非洲艺术品的重要转运中心,部分原因是一些物品从原产国被运走-因为不同原因。殖民主义改变了许多非洲国家的社会风俗,也包括宗教习俗。在这样的背景下,象牙海岸地区出现了一场真正的圣像破坏运动:一位名叫Massa的牧师走遍全国,奉劝人们放弃他们的祭祀物品。 

天主教传教会随后对这些物品进行了清点和估价。他们将其中的一部分交给了阿比让(Abidjan)的殖民政府,其余的则进行了出售,苏黎世的艺术品经销商Emil Storrer就是买主之一,后来他又将这些作品提供给了当时的Rietberg博物馆馆长Elsy Leuzinger。

那这些物品因而被挽救了下来? 

不能这么说,我们绝对不应该用这样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也不应该做出这样的美化,这太片面了。随着社会、政治和宗教领域的发展,针对这些物品被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还有一种说法是外交礼物,殖民地的前统治者也尝试通过传递礼物建立联盟,这是一种在新统治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策略。例如,巴塞尔使团的许多藏品都是礼品,当然也有些是迫于某种压力的捐赠和销售。

什么样的压力?

比如西方经销商再次找到货主并坚持购买意向,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为什么搞清这些物品的转手情况如此困难? 

一方面,因为在非洲习惯进行口头交易,没有书面记录。在重新整理非洲历史的时候,我们尝试利用口述材料来寻找素材,但得到的往往是殖民官员或西方收藏家的片面描述。

为了进行研究我也在努力寻找那些收藏家和商人留下来的资料,但这里同样要问:他们会将什么记录下来?谁会对掠夺行为进行真实报道?在某人的日记中?或在写在给亲朋好友的信中?参与掠夺的人,不会在出售东西时给出正确的地址。

Schnitzerei aus Elfenbein
据说,这颗雕刻的象牙是在20世纪初由一位英国医生带到伦敦的。 象牙断痕上的烧伤痕迹可能是贝宁市宫殿被毁的另一个迹象。 Museum Rietberg

在我们的收藏中有一件来自贝宁的象牙雕刻,是1991年从艺术品经销Ernst Winizki那里买来的,它附有一个简短的说明:“1897年的象牙”-这正是贝宁被掠夺的那一年。但这不一定表示这一雕刻品是被掠夺的。相反,这表明:该作品是一个正品,而不是赝品,它的年代比1897年更早,不是50年代的旅游艺术品。 

所以,作品的真实性比可能受到质疑的来源更重要?

近年来,对历史的阐述方式发生了改变。正如在我们的“艺术的方式”展览中,我们展示了博物馆涉及收藏和展览方面的真实背景。在我们的旧美国收藏品中的一幅浮雕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现在知道它是非法出口的产物,当它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收购时,博物馆就这一作品是不是正品咨询了阿姆斯特丹和纽约的专家们-这里只涉及到鉴别真伪的问题,而并非追溯它是如何来到苏黎世的。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发布《文化财产返还公约》之前是正常的做法,今天,博物馆的工作方式已经不再一样。

那时候尚无索赔行为吗?

不,那时已经出现了索赔,早在殖民时代,20世纪30年代尼日利亚就已向英国提出过首批归还要求,并不是在60年代独立运动期间才开始的。

为什么近年来关于归还的话题再次涌现? 

长期以来博物馆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人们更加关注:展什么,怎么展,拥有什么样的主权?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但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分裂的:我们必须达成新的合作形式,Rietberg长期以来一直将之视为重点。 

对于艺术品来源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来自针对民族社会主义艺术品掠夺的调查;而对于非西方文物来源的研究则更依赖于与来源国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在研究阶段-而不是在讨论收藏品的未来时,就已展开。

具体是怎么做的?

在瑞士贝宁倡议中,我们的团队从一开始就聘请了一位来自贝宁市的研究人员,她查阅了尼日利亚档案,并对尼日利亚的历史有着透彻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她把关于艺术家(如雕刻家行会等)口口相传的历史介绍了进来。与艺术和艺术家的接触令我们对艺术盗窃造成的创伤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们与发掘地、艺术家和相关国家的策展人进行合作。我们在发源地上下功夫,因为我们进行了透彻的研究,所以当遇到索求归还的要求时,我们不会措手不及,Rietberg博物馆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Gurlitt(德国收藏家)模式对您来说是一种选择吗:不能完全澄清来源的东西要退还? 

这真的必须进行个案分析,我反对一刀切的做法,如果发现漏洞,必须要正视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但重要的是,必须从一开始就进行对话。用公开和透明的态度,共同就归还、合作研究和相关条件进行探讨。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建设性和有成效的做法,不一定会形成相互对立的局面。 

苏黎世Rietberg博物馆目前正在举办的“艺术的方式”(Wege der Kunst)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23年6月25日。

(译自德语:杨煦冬)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