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监控:当非常措施不再非常时

纽约,2001年9月11日。这幅场景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集体记忆里:工作人员开始清理双子塔废墟。
纽约,2001年9月11日。这幅场景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集体记忆里:工作人员开始清理双子塔废墟。 Steve Mccurry/Magnum Photos

没有什么能比2001年9.11袭击事件更能挫败我们的安全感。此后,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接受国家监控,收集数据也变得愈发普遍。

2001年的恐怖袭击就像好莱坞的一部大片:电视里无尽循环的画面如同令人震惊的动作片。针对纽约实施的2起自杀式袭击就这样留在了人们的集体记忆里。这座城不仅是美国的大都市,也是众人的向往之地。许多人都曾登上过如今已倒塌的世贸双塔、享受过独一无二的天际线景致。

对安全感的向往

恐袭过后,美国人空前团结。乔治布什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向恐怖主义宣战”。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公布了反恐新法,但此法大多加深了个人自由与集体安全之间的矛盾。在一个民主社会里为了提升安全感,大多数人都做好了牺牲个人自由和私人空间的准备,许多反恐措施就这样保留了下来。9.11让全世界的紧急措施都变为了日常。

相关内容
“瑞士向其他国家发出了信号,恐怖主义定义可以是宽泛、模糊、不精准、有歧义的。”

相关内容

“瑞士向世界传递着一个糟糕的信号”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计划出台的反恐法正在成为独裁政府的榜样。在线杂志《Republik》采访了提出如此尖锐批评的联合国反恐及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菲奥诺拉•尼伊兰(Fionnuala Ní Aoláin)。我们获准转载这篇采访。

更多阅览 “瑞士向世界传递着一个糟糕的信号”

监控由来已久

监控并不是什么新事物,也不单单是针对恐怖主义的。虽然不受监视的生活是保护私人空间和自由的一部分,但谁该受到保护、谁又应该以国家安全的名义被监视,则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发生改变。就拿瑞士来说,30年代初苏黎世市的警察就掌握着同性恋的名单,直到1979年这一暗中掌握动向的制度才废除。伯尔尼和巴塞尔也随之将同性恋名单销毁。

出于对共产主义渗透的恐惧,冷战时期瑞士的联邦警察对个人及组织进行了监视及暗中侦察,共收集了90万份监视记录,其中三分之二的“微缩卡片档案”与外国人有关。这就是1989年披露出来的“档案(Fichen)丑闻”,并让瑞士因国家监控而陷入巨大的舆论漩涡。

然而瑞士人针对“Fichen”的愤慨很快烟消云散。2018年大部分瑞士选民都同意对领取社会福利的人进行监控,如果他们涉嫌欺骗的话。

2016年瑞士选民又通过全民公投接受了监控法;2021年通过了情报法。这让瑞士的反恐法一举成为世界上最严厉的。联合国人权特使在去年秋天公投后表示,瑞士为极权政府开了个“好”头儿。

9.11后监控资本主义大行其道

如今大多数人的行为都被数字化监控着-出于商业目的。一个公司掌握的个人信息越多,越容易有针对性的向这个人推送广告。当代有一批成功企业都是数码公司,它们大多分布在美国和中国:著名的有谷歌、脸书、亚马逊、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些公司最重要的赢利模式就是向目标群体精准投放广告,所以它们必须收集数据。

已退休的经济学教授Shoshana Zuboff是少数几个在美国大声疾呼多年的人,她告诫人们要关注硅谷企业的市场权力和傲慢态度。她揭露出数码经济的阴暗面:人已成为免费的原材料来源和行为数据的供应商。“监控资本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突变,它表现为史无前例地将财富、知识和权力集于一身。

监控已成日常:楚格州公共汽车里的摄像头。
监控已成日常:楚格州公共汽车里的摄像头。 Keystone / Gaetan Bally

“谷歌是监控资本主义的先锋,”Zuboff在她2018年出版的书里写到。这家互联网公司从历史变革中获利颇丰,它是9.11后伴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机器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谷歌和谷歌的技术在利用网络监视人们。

9.11效应余波未了

有趣的是收集数码化的个人信息并未招致太多反感,或许人们陷入了保护私人空间的两难境地吧:我们是想保护个人数据和私人空间,但为了不付钱,我们都可以抛弃。社会学家David Lyon将此称之为“监控合理化”:超市的会员卡、公共空间里无所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机场和体育场的安检已令我们习以为常。

9.11后人们的恐惧与日俱增。然而天平的两端一边是安全性,另一边是公民权、隐私权。在瑞士为了找出恐怖主义“嫌犯”,还出台了新的情报法,完全继承了后9.11时代的精髓。

(译自德文:宋婷)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Dorian Burkhalter

9/11事件发生后,你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对于整个世界、对于你的生活-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而言,9/11事件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7 留言
查看讨论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