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屆洛迦諾電影節:縱覽全球214部影片
第76屆洛迦諾電影節於8月2日拉開帷幕,這一電影盛事有望顛覆我們對電影的固有認知。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依照慣例,這個在瑞士意大利語區提契諾州舉辦的電影節將以一部歷史電影開幕,今年的開場影片是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拍攝的無聲電影《房客》(1927年),並由瑞士意大利語區管弦樂團現場演奏配樂。
在電影節正式開始前,所謂的“暖場”影片將在洛迦諾大廣場(Piazza Grande)的巨型露天屏幕上放映,這個廣場是電影節最具標誌性的場地。暖場片是由比利時-澳洲夫婦菲奧娜·戈登(Fiona Gordon)和多米尼克·阿貝爾(Dominique Abel)共同打造的新作《隕星》(L’Étoile Filante)。
為期十天的洛迦諾電影節將跨越近百年歷史,涵蓋從《房客》到《隕星》等各個歷史階段的影片。選片方面將優先考慮那些挑戰西方傳統敘事方式、獨立創新、富有開創性的電影製片人。
今年,歐洲電影依然是重頭戲,尤其是法國和意大利的作品。然而,與過去幾年一樣,電影節的選片體現了電影領域的多元化發展。擁有移民背景的作者和製片人不斷為現存和歷史問題帶來新的視角。
除非洲和南極洲以外,來自全球各大洲的17部電影將爭奪金豹獎(Pardo d’Oro),去年該獎項頒給巴西電影《色欲法則》(英、葡)。本屆電影節的亮點包括羅馬尼亞導演拉杜·裘德(Radu Jude)的新片《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他是2021年柏林金熊獎得主;烏克蘭導演瑪琳娜·維洛達(Maryna Vroda )極具個人色彩的作品《Stepne》, 該影片並未直接涉及到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以及以色列導演達尼·羅森伯格(Dani Rosenberg)的第二部長片《消失的士兵》( The Vanishing Soldier)。
瑞士在本屆電影節中的代表作品是巴茲爾·達庫尼亞(Basil da Cunha)執導的第二部長片《Manga D’Terra》,他的職業發展軌跡大大超出了瑞士電影界的常規路徑。他出生在瑞士法語區的莫爾日,父母是葡萄牙人。他後來搬到里斯本的貧民區Reboleira,在那裡他拍攝了第一部電影《世界盡頭》(O Fim do Mundo),主演是當地居民,劇情源於他們的生活故事。
如果說《世界盡頭》的內容類似於美國黑人青年幫派經典影片,比如《街區男孩》(約翰·辛格頓,1991年),那麼《Manga D’Terra》則聚焦於一位來自佛得角的女性移民,她在努力以音樂闖出一片天的同時,卻不幸捲入了里斯本的幫派戰爭中。
美洲影片
在坎城、威尼斯、柏林等繁星璀璨的電影節上,好萊塢大片總是獨占鰲頭、出盡風頭。相比之下,洛迦諾電影節更傾向於展現美洲獨立創作及原著翻拍的邊緣影片。
今年,由鮑勃·拜因頓(Bob Byington)執導的喜劇作品《Lousy Carter》將參與主競賽角逐,而露西·科爾(Lucy Kerr)執導的《Family Portrait》則將角逐當代電影人單元金豹獎,這是一個專門為首次或第二次展示長片的電影製片人設立的競賽板塊。
在更廣義的層面上,美洲在洛迦諾電影節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電影節展示了拉丁美洲電影的歷史佳作以及一些最新作品。主要的國際競賽分別挑選了該地區的一部佳作,比如阿根廷導演愛德華多·威廉姆斯(Eduardo Williams)執導的《人類之巔3》(El Auge del Humano 3)參加主競賽,而墨西哥導演毛里西奧·卡爾德. 隆·里科(Mauricio Calderón Rico)的《所有的火焰》(Todos los Incendios)參與當代電影人單元競賽評比。
今年,電影節的回顧部分專門展示墨西哥電影。
“墨西哥流行電影的多季篇章”由電影評論家奧拉夫·莫勒(Olaf Möller)精心策劃,挑選出36部1940年至1969年間產出的影片佳作。許多影片從未在墨西哥之外的銀幕上放映過,有些更是真正的稀世珍寶,如《河流與死亡》(1954年),這是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路易斯·布努埃爾(Luis Buñuel)在墨西哥歲月中創作的一部鮮為人知的佳作。
最後,電影節的“開放之門”(Open Doors)板塊致力於增加來自電影產業資源貧瘠國家的製片人和電影創作者的知名度。本屆洛迦諾電影節關注的焦點正是拉丁美洲。在這屆電影節上,將展示來自玻利維亞、秘魯、委內瑞拉、巴拉圭和厄瓜多爾的七部長片——這些國家在全球票房舞台上基本沒有存在感。
大膽的嘉賓
洛迦諾電影節在“歷史上映影片”(Histoire(s) du cinema)板塊中,精選呈現了兩部拉丁美洲的珍貴影片,分別是巴西導演羅熱里奧·斯岡澤拉(Rogério Sganzerla , 1946-2004)的兩部作品《紀錄片》(Documentário,1966)和《深淵》(Abismu, 1977)。斯岡澤拉或許是巴西最為人稱道的反文化電影創作者,他與“地下”同行們不僅挑戰了布爾喬亞傳統,更挑戰了1964年至1985年間統治巴西的軍事獨裁政權。
更為引人矚目的是,他們甚至挑戰了在上世紀60、70年代佔據巴西電影界主導地位的新電影運動(Cinema Novo)。
斯岡澤拉深受讓-呂克·戈達爾電影的影響,他的作品荒誕諷刺、敘事顛覆,他對拼貼技法的大膽運用,有時甚至超過了他的導師。他最著名的作品《紅燈劫匪》(1968)的靈感源自戈達爾的《狂人皮埃羅》(1965),這種影片內涵的“翻譯轉換”使之成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巴西電影之一。
斯岡澤拉的遺孀海倫娜·伊涅茲(Helena Ignez)是他的創作靈感源泉、生活夥伴,以及他部分電影的主演,她繼續保留著這股顛覆性的詩意精神;她將親臨洛迦諾參加放映。
此外,更多的知名嘉賓將為洛迦諾帶來光影的魅力。 87歲的肯·洛奇(Ken Loach)是勞動階級的最後一位英雄製片人,他將在電影節上展示最新作品《老橡樹酒館》(The Old Oak)。同樣,瑞士最具國際經驗的電影製片人,81歲的巴貝特·施羅德(Barbet Schroeder),也將在洛迦諾首映他的最新電影《里卡多與繪畫》(Ricardo et la Peinture)。
瑞士資訊swissinfo.ch將對整個電影節進行全程報導,同時還與洛迦諾影評人學院(Locarno’s Critics Academy)開展合作,合作項目挑選了來自全球的12位年輕電影和藝術作家,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電影節中。深度分析、youtuber以及來自電影世界的各種獨特視角,將很快在我們的網站上呈現。和我們一起探索洛迦諾電影節吧!
(譯自意大利語:瑞士資訊中文部)
相关内容
洛迦诺酒店-一切从这里启程
(譯自意大利語:瑞士資訊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