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赛纳的微妙感人艺术
“爆炸不是一种破坏,而是一种变形,”这是罗曼·赛纳的信条。他的视频、雕塑与装置作品,都透露出一种刻意的自嘲。如今这位瑞士艺术家回到圣加仑美术博物馆-他起步的地方,来展示最近的十几件新作。
展览以一出好笑的“起飞”开始。在投射到博物馆楼梯间的电影《比亚乔》(Piaggio)里,赛纳骑着三轮车,戴着头盔和他常用的超大号手套。
这位奇异的太空人向各位助手告别,后者把车头朝上立起来。飞行员从窗口中挥挥手,倒计时开始……三轮车消失在烟雾中。
普通的车再快也变不成火箭,而这一对比正是圣加仑博物馆开办的回顾展的标志,展览还给观众保留了更多的惊喜。
没有破坏的爆炸
持续至10月26日的本次展览很快就可以看完,因为只有16件作品在少数几间展室里展出。快和慢是这些“瞬间雕塑”(temporal sculptures)的主要部分,而展览的节奏就是对赛纳作品的启示。不过就像平常一样,爆炸之前,总是需要耐心!
今年6月《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发表的一篇罕见的赛纳专访中,他解释说,自己不喜欢被描述成“一位爆炸艺术家”。爆炸代表着迅速的变化,他指出。
“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不一定总是破坏性的。爆炸包含了无数种可能性,和没有穷尽的形状。”
相关内容
罗曼·赛纳的几件瞬间艺术作品
令这位艺术家出名的一件装置作品中,炸药将一些凳子从废弃的Kurhaus Weissbad酒店的窗户中抛了出来。如今他仍在继续做着融合简单甚至古旧的物品与精密与专业知识的事,这是处理炸药所必不可少的。
圣加仑的展览上为瑞士家具品牌创作的装置《带孔的椅子》(Stuhl mit Loch)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熟练安置的爆炸物在椅背上打出了一个洞。整个爆炸过程被录制下来,再透过椅背的洞作投影,成为一件令人眼花、带自指性寓意的作品。
花点时间观看整个过程,这很重要-任何一位这么做的观众,最后脸上一定会露出微笑。
诗意与沉思
借着这次回顾展,赛纳在对一切-或几乎一切-从他开始的地方重新作出投入。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他得以使用不对外开放的空间,有整一年的时间把这里当作工作室。
相关内容
罗曼·赛纳的工作室
在圣加仑,这位艺术家无疑对该在哪儿摆放作品心知肚明。举个例子,一间拐角展室里摆着8张蓝色的小金属桌子,桌子周围看似毫无动静。
其实不然;在某个特定时刻轻轻触摸灯光聚焦的桌子,就会产生一道波-更确切地说,是在屋顶产生波的反射。这件作品是专为该馆制作的,赛纳作品独特的诗意魔力激发了沉思的一面。
“我的作品纯粹是直觉性的”
而在其他地方,主旋律则是幽默,不过同样具有诗意。其中一个例子便是1999年为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作品-一间小棚子,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家本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里面,身上被喷满了漆。另一个例子则是球体影片-跟圣加仑图书馆的那个异曲同工,这个球里填满蓝颜料,以慢动作被完全击碎。
“我的雕塑都是依据各种事件与经历而创作,并不是实验性和理性的布置,”赛纳告诉《每日导报》:“我的作品和我的身体息息相关,而不像常说的那样与物理有关。……我不想解释自然规律。……我的作品纯粹是直觉性的。”
如何扶起椅子
展览上只有几件现场进行的装置作品,由博物馆员工参与实现,其中一件是两排倒在地上的椅子,被巨大的长条形气囊扶起摆回原位。在给气囊充气的时候,人们不免有些许担心:如果椅子歪倒怎么办?如果起得太快椅子翻了怎么办?不过在这天,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在另一间展室里,一辆被毁掉的自行车显示了工作中的艺术家,即便这件作品的完成已有时日。借着在展室正中摆放的破坏自行车的锯,和破坏行动中“罪犯”使用的护目镜,赛纳想在这儿展示“犯罪物品”。
观众也能重演这起“犯罪行为”。一旦锯断,绑了橡胶电缆的自行车的前后两部分便会弹到展室的两端。“尸体”就这样躺着,失去了存在的全部理由。
一部旧投影机
其他作品也投射出类似的忧郁元素。一副显然属于艺术家的眼镜躺在地上,上面压着砸碎它的一块金属板;一部出名瑞士品牌Paillard-Bolex的旧投影机,机子里已没有影片,却还在向水桶(取自他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蓝桶”)投射出一根光柱。但那儿令人感到困惑的是,露出的仅有一个蓝色商标。
作品“一切都去滑雪”再度流露出幽默,这曾是1963年的一句口号,也是受欢迎的瑞士德语区歌手维柯·托里亚尼(Vico Torriani)的一首歌名。赛纳极其直接地再现了这个口号:当他砍断固定用的缆绳后,装了滑雪板的山顶小屋开始沿坡滑下。
小屋上安装的摄像机纪录下了整个过程,拍成的片子在博物馆得到放映。观众不必移步,就能感受小屋在脚下下滑数米,让人不免好奇,它还能站得住吗……
当观众在头几间展室中的某一间看到安装了火箭的椅子时,忧郁与等待的感觉会转变成悲哀。它们会被发射吗?还是艺术家会戛然而止?赛纳还想展现“物品与形势的潜力”,所以对最后这件作品来说,等待仍将继续。
简历
罗曼·赛纳于1938年出生在阿彭策尔(Appenzell)。他曾在苏黎世(1966年)、卢塞恩(1969-1971年)和华沙(1971-1972年)的美术学院就读。自1971年起,他就在圣加仑工作和生活。
上世纪70年代,他就以“录制模式”及“行为艺术”出名。1981年,他曾向瑞士电视台透露过要以“力”的互动来创造各种形态的尝试。
“对我来说,爆炸并不是破坏,而是变形,”他表示,并补充说,自己喜欢的,“是能给我们造成东西失去重量、漂浮在空中这种印象的时刻”。
比如作品《雨鞋》(Boots,1986年),飞溅的水喷出了一个人形。这件作品的照片可能是瑞士各博物馆出售的最受欢迎的明信片之一。
赛纳还有过许多其他想法,他弄沉过一艘独木舟、让帽子像火箭一样飞出,还操纵过模型直升机飞进狭窄的箱子和博物馆的展厅。
在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上,他创作了“Gleichzeitig”(同时),这个行为艺术是让金属球从屋顶掉到泥制的基座上。
被无数艺术节播放的电影《塞纳的行李箱》(Signer Koffer),是皮特·里克提(Peter Liechti)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它令这位在当地早已出名的艺术家为世人所知。
(翻译:小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