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艾滋病:不再致死,却依遭歧视

瑞士说唱摇滚演唱者Stress,是参与反对歧视艾滋病海报拍摄的明星之一。 aids.ch

如今,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并不等于被宣判死刑,他们中的70%尚能工作,大多数人会有一份全职工作。但是他们在工作场所仍会受到歧视。瑞士艾滋救助组织对此提出了批评。

米歇尔·保多1996年被查出患有艾滋病。“一名HIV阳性的人对周边的人没有任何危险。”这位49岁的保险公司咨询员这样说。

当米歇尔得到医生的诊断之后,他曾想自己可能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但是新的药物治疗令他重新获得了生命并重新开始工作。

以前如果有人被诊断为HIV阳性,则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而现在许多艾滋病患者可以继续全职工作。近两年艾滋病人进入职场的人数在大幅增加。

但是艾滋救助组织总是会接到这样的申诉,职场中的艾滋病患者受到同事或者上级的欺负。在他们的工作证明上会提到他们患有艾滋病,有时候为此被辞退,他们的名字会被全体员工知道。这些歧视行为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美其名曰,这是为了“防止企业中的其他人受到传染”。 

“艾滋病人往往无缘无故地遭到辞退,或者在企业中受到歧视。”瑞士艾滋救助组织负责交流的贝缇娜·麦施礼(Bettina Maeschli)这样说。

自我保护

米歇尔也有同样的经历。“歧视并不是来自企业上层,”他很清楚:“而更有可能是来自个别无知的部门负责人,他们会做出令自己都感到惶惑的举动。”

“在一次企业内部的结构改革之后,忽然有人提出,这个的工作位置不适合我,尽管我做的和以前是一样的工作。”于是米歇尔马上要求做一个面对面谈话,“我就是想得到一个具体说法,但是最后谈话并未进行,而那些针对我的计划也未能实施。”

在试用期就被解雇

很多情况下,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他们无法做出反抗,因为他们还处于试用期阶段就被解雇。米歇尔认识的两个人就遭受了这样的待遇:当企业从他们的养老金机构得知他们是艾滋病患者后,就用最无力的理由在试用期结束前将他们辞退。

米歇尔将自己与一名糖尿病人做比较,他说:“我做的是一份全职工作,与公司中其他同事相比,我很少请病假。”

“70%艾滋病患者有一份工作,大部分人每天工作8小时。”贝缇娜说,在过去的12个月中,艾滋救助组织共接到84起有关歧视的上告,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咨询人员每天都会在电话中听到艾滋病患者讲述他们在职场遭遇的问题。”

没有针对歧视的法律

瑞士自2004年开始出台了一条关于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法律,但该法律只对联邦雇员有效。与国际社会相比,瑞士在这方面做得很差。“瑞士没有一条针对歧视的法律。”贝缇娜这样说。

在瑞士如果有人受到歧视,必须自己提供证据以示受到不公正对待。瑞士艾滋救助组织现在与其他组织一起共同协作,努力促使瑞士制定一条这样的法律-反对歧视。“我们正在尝试在国会层面发挥作用。”贝缇娜说。

缺乏保护

另一个问题:瑞士各医疗保险公司不为HIV阳性患者提供病假保险。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参加集体病假保险,那么当艾滋病患者生病无法上班就没有足够的工资保障。

作为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米歇尔对此表示理解,“针对已经存在的病症,就不能再为之保险了。但是我觉得,今天医药上取得的进步并未受到重视。”因此他建议:“在换工作的时候,将旧公司的病假保险转到新公司,这样虽然比较麻烦,但是起码不必再填写新健康问答表。”

岗位原则

为了避免在工作场所受到猜测和偏见的困扰,艾滋救助组织建议各企业制定工作岗位规则。现在像Johnson & Johnson或瑞银这样的大公司已经开始采纳这条建议。

“这样能够促进员工们公开对待这一问题。”贝缇娜说。

对HIV阳性患者心怀恐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米歇尔说:“其实我们才应该更注意,因为如果办公室中有人感冒了,那么对于尚未接受治疗的艾滋病人来说才是危险的。”

艾滋病新患者的人数从1997-2010年减少了21%,降低到267万人(全世界),这是联合国防御艾滋项目组织的统计数据。

全世界艾滋病患者人数约为3400万,约68%(2290万)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那里生活的人口占全世界12%。

去年全世界共180万人死于艾滋,经过治疗挽救的人数约为70万人。

瑞士今年新染病人数保持了稳定,今年前9个月新染病人数为403人,比去年同期减少36人。今年联邦卫生局预计将共有不到600人感染HIV病毒,去年为609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8年推出了艾滋日。

每年12月1日联合国预防艾滋组织公布新合作计划。

世界艾滋日是向艾滋病和HIV病毒携带者表示同情和关注的一天。

2011年艾滋日的口号:Getting to zero (减少艾滋病,减少歧视)。

瑞士口号:反对职场上的歧视。

(译自德文:杨旭东)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