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展与明星效应
瑞士的“高更”展将大量观众吸引到巴塞尔的贝耶勒基金会。为了迎合大众,策展人会不会牺牲艺术展的质量?不会的,艺术社会学家Olivier Moeschler这样回答。恰恰相反:新技术可以将更多的人带到艺术的圣殿。
这是一次顶级展览:贝耶勒基金会(德、英、法)外部链接要将持续至6月28日的高更展办成这位艺术家有史以来“最美的一次展览”。他的激进,至今仍令人着迷。
许多作品是多年来首次与观众见面。而且这一私人博物馆引进了不少革新措施,不再是干巴巴的展览,而是辅以讲座、朗诵、音乐会等形式,而且还邀请了电影界、娱乐圈的一众明星,如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Marc Almond等,并在网上发布了不少互动的多媒体演示。
这么多明星会不会掩盖住法国人高更(1848–1903)作品本身的风采?洛桑大学的艺术社会学家Olivier Moeschler(法、英)外部链接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展览取得这样的成功,是不是首先要感谢市场的运作?
Olivier Moeschler:公关策略只能证明,一个大型展览也要像好莱坞大片一样,推向市场,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
相关内容
基努·里维斯亮相高更画展揭幕仪式
swissinfo.ch:这种商业逻辑,如今俨然已成为艺术市场的一部分,不是吗?
O.M.:从原则上看,也不是什么错误。经济界的人早就领悟到了,经济并不是要满足需求,而是要唤起需求。愿望和需求要靠人来造,这样才有需求嘛。
高更展的例子证明,文化机构,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可以圆熟地运用媒体策划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它的成功只是投资的部分回报。无论是基努·里维斯严肃的报告还是瑞士音乐家Bastien Baker的演唱,都要遵循展览的逻辑、融入到博物馆里去,而不是正相反。
这样就会有更多层次的观众可以从艺术品中受益。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促进文化民主化的工具,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富有价值的作品。
相关内容
保罗·高更
swissinfo.ch:如今的艺术展是不是需要借助科技,才能吸引观众的到来?
O.M.:如今传统与现代、真实的物品与数码空间,存在着许多交叉和联系。机构与网络、艺术家与观众之间、专家和业余爱好者之间,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
展览结束将出版一本电子书。这是对观众参加艺术创造的邀请,创意来自于60-70年代“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
swissinfo.ch:对于那些并不太注重创造的参观者来说,他们又能有什么收益呢?
O.M.:我们不应该轻视那些新的器材和科技,它们对艺术品以及对艺术品的理解,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当然最理想的方式是,他们与传统的“逛展览”结合起来。
恰恰是在这样一个数码和漫无边际的再创作称雄的时代,原始作品和其存在意义所散发出的光辉远远超过了以往。
对新工具的接受程度因人而异,也面向不同的团体:对某些人来说不可或缺的因素,对其他人来说却毫无必要。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起自己与展览的关系,尽管与之前相比,人们获取信息和帮助的途径其实更多。
如今参观博物馆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按照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量体裁衣”。
swissinfo.ch:现在办展览保险、交通、保管的开销都很大,所以必须要赢利是吗?
O.M.:如果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的,只有吸引到足够的参观者,才能收回办展的成本。但在艺术文化界,办展览的初衷,永远不能往物质利益上靠拢。
办展览的利益、逻辑确实错综复杂:无论是财务上要达到收支平衡、要提高赞助商的声誉,还是要在文化上实现民主化,都需要有一个广泛的受众群。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关注艺术,从而改变世界。
高更(Paul Gaugin)展
巴塞尔的贝耶勒基金会会馆由明星设计师Renzo Piano建造,是瑞士接待参观者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该展览持续到2015年6月28日,有望打破参观人数的记录。
这是在此举办的最昂贵的展览。
展品有43幅绘画还有8件雕塑作品。为了借得展品(其中部分出自私人藏家),谈判工作持续了6年。某些重要作品,贝耶勒基金会在其出借期间必须保证其安全及保管质量。
开展前,一幅《你什么时候结婚?》(Nafea faa ipoipo)的画作就在某拍卖会上创下3亿美金的天价纪录。
博物馆馆长Sam Keller表示,每位参观者都会得到些什么,而且也不会打扰到对作品的欣赏。设有针对成人和儿童不同的录音讲解。
参与展览的也不乏明星,如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Marc Almond等。Almond还演唱了高更迷Jacques Brel的歌曲。
swissinfo.ch:产生那么大的轰动会不会混淆视听,影响人们对艺术品本身的欣赏?人们现在几乎更热衷于谈论高更的书,而不是画。
O.M.:这一切都和布展有关。走廊的情况,给参观者预留的空间,这都是策展人事先设计的。高更展比较现代化,注重媒体,可能也是要吸引青年观众。这也是目前博物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复兴?博物馆必须创新,才能生存。只要展览的形式与内容相符,其经验对观众和组织方都有益,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有个理论流传许久,年纪越大,对艺术品的热爱越浓。但当今研究显示,听着某一类音乐长大的一代人,将会一辈子听这同一类音乐,而不会“转向古典音乐”。
所以,赢得新的对这类艺术感兴趣的人群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正是明天的艺术爱好者。数码世界可以成为推动实现这一目标的元素之一,因为它可以拓宽博物馆的受众群。它可以对艺术品的感觉和理解下新的定义。但数码元素永远不能取代实体,因为“眼见为实”所带来的快感是最大的。
swissinfo.ch:那么,还会不会回归那种简朴的展览方式?
O.M.:文化世界很大,而且也多种多样。总会有这样大投资的展览,就像“好莱坞的大片儿”,吸引众多观众;也会有小成本的艺术活动。但艺术活动的规模大,并不意味着意义就重大,这点不能搞混。一个展览并不会因为它规模大就变得有意思,相反,也并不意味着规模大就没意思!文化说不清道不明,却总是出人意料。而艺术的存在,就是让我们不断地想起这点。
(转译:宋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