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台湾外劳利益而”战”的瑞士人
苏黎世人龙士杰(Georg L’Homme)致力于为台湾的东南亚移民维权。他帮助自己的台湾同事、组织继续教育课程,还走上街头呼吁改善工作条件。
在距台北1.5小时车程的新竹教区移民及外劳服务中心办公室里,几个人正围坐在桌前-龙士杰、两位教区修女、一位神父,和其他两位在这里工作的顾问。他们在商议未来游行中各自的角色-谁去哪儿,多少工人会来,要不要包辆车?这都是些今天必须商量好的问题。
龙士杰尽一切可能走上街头参加请愿活动,为外劳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上次他高举过一块用中文书写“禁止奴隶制”的标语,如今这块标语牌就挂在办公室入口的走廊上。
这位37岁的苏黎世人已在新竹教区的服务中心工作近4年,他是通过活跃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督教组织白冷外方传教会(Bethlehem Mission Immensee)获得的这个职位。不过他的工作并不是传教。目前住在外籍劳工紧急庇护中心的数十位印尼人中,大多数都是穆斯林。
“接受庇护者几乎都是人口贩运的受害者,”龙士杰在晚饭时解释:“有关机构处理案件期间,他们可以住在这里。”厨房里飘来外国香料的气味,而当天的菜单是鱼、茄子和米饭。“今天是印尼人做饭,所以可能比较辣,”他的解释其实也算警告。
每月300瑞郎
26岁的安东(化名)同两名工友坐在一起,他们都来自印尼。2010年前他们在一家回收厂工作,分拣金属、纸张与玻璃,加班是家常便饭,但从来拿不到加班费。下班后他们还得轮流看守厂房,却没有任何报酬。
“我们来台湾是为了赚钱,因为在我们那里,几乎没有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安东解释。他和朋友们丝毫未曾怀疑职业中介所对高薪的种种许诺。为来台湾他们先得借债,中介所在出发前收了每人5000瑞郎(约合34124元人民币)手续费。
然而台湾老板却从答应好的工资中抽税,到最后外劳每月只能拿到大约300瑞郎(约合2047元人民币),根本还不起借中介所的债,安东叹道。更不用说赚钱了。
尽管台湾的面积与瑞士相近,人口数量却是瑞士的3倍。在台湾生活着40多万移民劳工,他们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
男性移民多在工地上、制造厂和水产业工作,而女性主要受雇于养老院和疗养院。
这些外国劳工几乎全部由职业中介所招来台湾。尚在出发前,应聘者就必须缴纳最高可达7000瑞郎(约合47763元人民币)的手续费。
骨肉分离
来教区服务中心寻求庇护的劳工可以在一家玻璃厂工作。“在这儿我们比在回收厂多赚一倍的工资,”安东透露。而且加班和夜班都有加班费。
他们3个还不准备回印尼,毕竟他们得依赖在台湾的工作。28岁的欧诺(化名)在老家还有妻子和一个8岁的儿子,他们虽然经常通电话,可已有两年没见过面了。
“来这打工的移民的状况不同于瑞士招去的季节工,”龙士杰指出。理论上说,东南亚来的劳工工作3年后应返乡,他们也可以重新申请留台工作。
因此他们的家人会留在原籍国。“台湾让这些家庭骨肉分离,完全不在乎那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双亲都在身边,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这位苏黎世人批评道。
冷漠
即使在台湾,当地人也对外国劳工问题相当冷漠,34岁的服务中心主任刘小姐(Gracie Liu)称。“大部分台湾人觉得外劳是自己要来的,不应该有抱怨。”
然而移民们往往不知道该向谁诉说自己的苦处。刘小姐解释说,他们不信任警察,因为许多雇主与当地机构关系很好。而且大多数外劳讲不好甚至不会讲中文。
不过龙士杰的中文讲得很好,刘主任夸赞。他来台湾的最初9个月里,每天要上好几小时的中文课。“我在不同的发音上还有困难,”他微笑着说道。发音的确挺重要,举个例子,中文里“外语”和“外遇”只有音调略有不同。教他中文的女老师开始时觉得这个错误挺好玩,然后才叫他重复正确的发音,他回忆说。
继续教育
跟同事们在一起时,龙士杰主要讲中文和一点英语。他可以精确计算未给外劳发放的工资金额,这个本事也令刘主任印象深刻。他还给其他职员讲解国际劳动法。“我们跟有关机构打交道时,这就非常有用,”刘主任补充。
此外龙士杰为服务中心创办了网站和一套案件处理中心系统。通过给中心服务人员和志愿者上课,他把自己在瑞士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他的专业是社会工作)。
向移民提问题的方式实际上非常重要。 有时被劳工们忽视的信息却相当关键,譬如很多人不会提自己的护照在到达机场时被偷窃的事。
课程的参与者们都必须做实案研究,这令习惯了“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的越南人梅英秋(Mai Anh Thu)深感惊讶。上龙士杰的课,“我们得谈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对哪些话题感兴趣,”参与者要学习解决问题。这位年轻姑娘表示,当初上学时缺少实践方面的锻炼。
龙士杰所担任职位的期限为5年,他将于2013年春节后携台湾妻子和他们才出生的孩子返回瑞士。
(译自法文:小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