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华德福”之父”:鲁道夫·斯坦纳非主流150年

1914年鲁道夫·斯坦纳在人智学中心原址模型前留影 akg images

鲁道夫·斯坦纳的名字并不为很多中国人知晓,但在欧洲他却是有名的“非主流博学家”。说他是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实干家、农学家、艺术家、作家、诗人集于一身并不夸张。

目前在全瑞士有近90个学前班和50所中小学校以斯坦纳的名字命名,校舍遍布瑞士各州。光这一点就足以证明鲁道夫·斯坦纳在瑞士社会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位150年前出生的博学家到底是何方人士呢?

跨界“超人”

1861年2月27日,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出生在原奥匈帝国Kraljevec(现克罗地亚境内)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铁路公司的公务员。他14岁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16岁便研究了康德。在维也纳高等技术学院求学期间,他对歌德的文学及思想情有独钟。30岁那年,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开始了自己的思想之旅。歌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在文学、哲学、教育学等各门学科间的“跨界”探索。

斯坦纳一生撰写理论著作30部、出版文集8本、开设讲座5000多场、常年在欧洲多国讲学,可谓知识界的“超人”。而且,他的理论不仅在思想界开花结果, 更成为公司学校等各种实体的本旨精神。至今欧洲各地还存在着以他的思想为宗本的社会团体。而他的理论,无论获褒获贬,总是社会中的热门话题。这位已故去86年的博学家何以拥有如此威望?他的思想体系又是如何呢?

反主流的人智学

说到鲁道夫·斯坦纳的特立独行,必然要提到他创立的人智学(Anthroposophie)哲学流派。人智学的中心词是“人”,而人的灵性便是“智”。斯坦纳认为,人只有在身体、灵性和思维和谐发展时,才能如鱼得水,拥有真正的“人本”。在他眼里,现实社会过于向唯物的方向发展,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人的价值,而忽视了他们个体的灵性。他的人智学正是要扭转主流社会这一趋势,让每个人拥有充分发展个性和才能的空间。人智学强调的人本思想在富庶的瑞士不乏拥戴者。因此,斯坦纳在瑞士巴塞尔附近的Dornach设立人智学中心(Goetheanum)并非偶然。

“散养”教育的哲学

既然人拥有成长的本能,只要拥有适宜的环境,人人都能发挥自己与众不同的潜能。套用中国的俗语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拔苗助长不可取”。从这一理念发展而来的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体制外的“非主流”教育。何谓 “非主流”?通俗地讲就是“散养”教育:给孩子自然适宜的空间,让孩子自由自主地成长-散养而不放任。说说斯坦纳学校里的“新鲜事儿”:

农场作坊做课堂-斯坦纳认为,只有自然朴实的教育环境才能激发个体的自然成长。瑞士首都伯尔尼一家以人智学为理念的小学便是突出一例:它的校舍是郊区山丘上的几座木质小房,远望就象是一家农场。校园内还有开放的羊圈、兔笼和猪舍,动物们和平共处、悠然自得。“自由”在斯坦纳的教育观里是一切的前提,连那里的动物们也不例外。还有,斯坦纳学校建筑的特点也让人一目了然:门窗和建筑主体都少见直角结构。多边形的窗框门框和教室在斯坦纳看来更贴近自然,益于学生思维和审美的发展。

木块石子做教具-斯坦纳学校里(特别是学前阶段)的教具看似简陋却用心良苦。幼儿园里无论教具还是玩具都很简朴,通常由教师自己制作。道理很简单:越是反朴归真的事物越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几块石子在手,孩子们可以玩出无数花样,而面对精美的芭比娃娃,倒只能玩玩过家家罢了。

音乐、美术成主科-在当今大多主流学校里“智商决定一切”,理科当道。斯坦纳学校的中学里,音乐、美术、手工、话剧等科目也独撑半边天。而且事实上,这里的学生在中学阶段通常文理都很优秀。可见,艺术等“软”科目能让学生心智活跃发展,对“硬”科目的学习也不无裨益。在斯坦纳学校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天赋之不同。课业的评分标准也因人而异:得高分的不是那个答题多的,而是那个进步大的学生。

启发商人的哲人

哲人斯坦纳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教育中:在农业及商业领域,他的理念也成就了很多成功的例子。以人智学“尊重自然”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了以Demeter商标为代表的瑞士有机农业链。瑞士目前有200多家农场拥有了Demeter标签,专门生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

走进瑞士任意一家生态食品商店,都可以买到Demeter牌奶制品、葡萄酒和各种果品。而它的系列豆腐制品更是让很多在瑞士生活的华人找到家的味道。同样以人智学为本旨的Weleda纯天然护肤品也是瑞士大小商场化妆品柜台不可或缺的一员。它们虽然价格不菲,但深得瑞士环保女性的推崇。

远扬中国的教育理念

近几年,斯坦纳和华德福教育模式在中国也流行起来。无疑“散养”教育给“分数至上”的中国教育大环境带来一股清新之风。特别是在学前阶段,华德福教育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避免“高分低能“要从娃娃抓起。有的幼儿园更是把华德福音译成“娃得福”为自己命名。相信150岁诞辰的鲁道夫·斯坦纳也会为中国娃娃们因他得来的幸福欣悦不已吧。

1861年,生于原奥匈帝国的Kraljevec(今克罗地亚境内)

1883年,于维也纳高等技术学院学习物理、数学和自然科学(肆业)

1884-1890,在维也纳任家教

1884-1897,任歌德科学研究会编辑

189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12年,在柏林创立人智学社团

1919年,第一家华德福学校建校

1922年,瑞士Dornach人智学总部毁于火灾

1925年,人智学中心新楼开建

1925年3月30日猝于瑞士。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