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瑞士艺术新地标:山脉绘画鼻祖专属博物馆
最初,出自他笔端颇具诗情画意的阿尔卑斯高山景观催热了旅游产业。随后,他的画作作为鲜活的记录,以补遗的方式为冰川学家提供了翔实的气候变化佐证。现如今,瑞士艺术家卡斯帕·沃尔夫(Caspar Wolf)的作品,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中有了永久的安身之地。
卡斯帕·沃尔夫(1735-1783)出生于瑞士北部阿尔高(Aargau)。他的装饰绘画艺术创作生涯始于穆里修道院,直至今日,那家已历经修葺改建的修道院,还保留着数十座出自他的手笔的微缩模型,以供访客参观。
“他在这里工作了足足长达十年之久,或许多少觉得有些厌倦无聊,”策展人Peter Fischer(英、德)外部链接表示。为了与法国艺术界赫赫有名的大师-古典风景绘画名匠菲利普-捷克·德·卢戴尔布格(Philip James de Loutherbourg)共事,沃尔夫鼓足勇气铤而走险,单身启程前往巴黎。“在那里,他习得户外写生绘画技巧-这一点对于景观绘画而言可谓至关重要。”当他回到瑞士时,他已经在原有景观作画技艺上得到了长足的精进。
“Abraham Wagner必定是通过这种方式慧眼识珠地发现了这位冉冉升起的新兴艺术家,”Fischer认为。他所指的是伯尔尼的出版商Abraham Wagner特意委托沃尔夫绘制150至200幅画作,以最形象的方式直观呈现出一套“瑞士山脉导游指南”。因此,1773年至1777年间,在数位作家和科研人员的陪同下,沃尔夫多次带着画笔深入高山。
当时,沃尔夫的画作,主要被用来作为由神学家雅各布·塞缪尔·维滕巴赫(Jakob Samuel Wyttenbach)所撰写的一系列书籍的铜版画插图。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做法,显然对于自身知名度的提升成效甚微,因此,他们二人共同的出版商Wagner,开始带着沃尔夫最初创作的多幅油画作品开始了巡回展览,并且在收取入场门票费的同时,推广维滕巴赫的书籍。
在新落成的博物馆最显眼的房间里,重头戏就是一面洋洋洒洒挂满了沃尔夫多幅阿尔卑斯山脉风景画作的墙,此外,现场还设置有一幅互动式地图,观展者可根据主题定位,在地图上点击浏览他其他作品的影像。
“一个来自小省会、没受过什么教育的男孩,忽然发现自己竟然懵懵懂懂地置身于启蒙运动的中心,实在太不同寻常了,”Fischer评价道。然而,无论是从职业发展还是个人体格上,沃尔夫本人,却从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迹和出色。饱受肾脏疾病折磨的他,最终远离故土,在德国绘画委员会度过了晚年时光,并于48岁尚属青壮年时便早逝,而与他早已疏远、形同陌路的妻子,直到两年后才获悉他去世的消息。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众-尤其是他的家乡穆里的文艺圈(德)外部链接,逐渐再度聚焦于这位辞世数个世纪的艺术家。下面的图集向你展示了通过Fischer有条不紊的管理督导,这家博物馆是如何一步步成型的。
相关内容
博物馆是如何一步步成型的
冰川画作巨匠
在沃尔夫所处的那个时代,阿尔卑斯山脉,特别是冰川,正成为越来越热门的旅游景点。时至今日,沃尔夫已被公认为阿尔卑斯高山风景画的先驱鼻祖。
“沃尔夫非常走运,他的出版商想看看阿尔卑斯山脉险峻中又不失诗情画意的景致;碰巧的是,当年恰逢小冰河时代(Little Ice Age),格林瓦尔德(Grindelwald)冰川正在缓慢地漫游漂移,”伯尔尼大学地理研究所的荣誉教授Heinz Zumbühl(英)外部链接评论说。
“他绝对是冰川绘画和风景绘画的巨匠!他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最好的画家,”曾经以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其研究辅助题材的Zumbühl说。据他根据研究积累的个人经验回忆,格林瓦尔德冰川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悄然消融。“从2000年以来,冰川消融问题变得备受瞩目。”
Fischer也同意这一说法:“如果没有近年来外界普遍对全球变暖问题的高度关注,或许我们根本就不会有机会去重新审视、欣赏沃尔夫笔下昔日的冰川画作。”以沃尔夫的姓名命名的全新博物馆,让来访者有幸能饱览“我们国家250年以前的一派如史诗般壮观的阿尔卑斯高山景观,并意识到古今差异。”
这些差异,或许对沃尔夫而言已无法想象,“现如今,站在前人同样的地点,以同样的视角去审视那些风景,显然已经变得越来越‘惨不忍睹’。这势必会成为一个大问题。这里的冰川将不复存在,至少在瑞士你早晚会看不到冰川,”Zumbühl说。
卡斯帕·沃尔夫博物馆(Museum Caspar Wolf,德)外部链接,已于4月6日在位于苏黎世附近的穆里前修道院向公众开放。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