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是如何度過1973年石油危機的?
1973年,為了面對石油危機,瑞士政府一邊鼓勵民眾節約能源,一邊架設井架。此外,瑞士還頒布了一部能源法。在當前形勢下看這段歷史,人們是否可以受到啟發,制定出迎接新挑戰的政策呢?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自從2月份俄烏戰爭爆發,普京政府威脅要關閉天然氣和石油供應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當前情勢與1973年的石油危機相提並論。
1973年,瑞士面臨來自阿拉伯產油國的壓力。歐洲各國政府呼籲國民減少燃料和暖氣油料的消耗。
>> 請觀看瑞士德語電視台在1973年“週日無車”措施執行期間的報導:
週日不再開車兜風
20世紀70年代初, 繼”輝煌三十年”(Trente Glorieuses,即 1945-1975年)之後,西方的能源需求達到了頂峰。特別是石油,其價格一直持續下降。戰後一代對時代發展抱有很高的期望:不要戰爭、緊縮和克制,而要繁榮、獨立和舒適。而中央供暖系統和私家汽車已經成為這個黃金時代的象徵。
其結果是:在二十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期間,瑞士的能源消耗增加了一倍。石油及其衍生品的消費增加了10倍。石油就像是水龍頭嘩嘩流淌的水。在工業化國家,擁有足夠的石油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到了1973年,戰後時代的發展信心驟然停頓。突然間,西方世界發現自己陷入了經濟困境。在瑞士,政府實行了“週日無車”措施,無車道路給行人帶來福利。但是,一場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正在席捲整個西方世界。
石油短缺因何而至?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早在1970年就開始逐步提高價格,以期最終更大化地獲取“黑色黃金”之紅利。尤其是,OPEC國家不再接受“自己領土內的自然資源讓他人獲利”的情況。
1973年10月,OPEC的阿拉伯成員國威脅要大幅且持續地減少對外石油供應,作為對贖罪日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的反應。在這場戰爭中,埃及和敘利亞試圖奪回戈蘭高地和西奈半島- 即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佔領的地帶。之後便是威脅策略:石油出口國宣布,將大幅減少石油生產,直到這些被佔領土得到解放。顯而易見,其目的是迫使西方國家停止對以色列的支持。
在石油供應減少和石油價格上漲的雙重威脅下,西方體會到了“石油武器”的厲害。新聞界宣稱”時局艱難”,並將矛頭直指中東產油國。在能源政策方面,一個嚴峻的現實擺在了人們面前:石油需求國正在單方面依賴那些陌生且“任性”的石油輸出國。面對這種時局,有人甚至提到了石油時代的終結。
能源政策的起源
現在看來,黑金資源顯然並未匱乏,但它變得更加昂貴。而1973年的石油危機是一場石油價格危機。在供應方面,瑞士並不是唯一受到衝擊的國家。 1973年後,當新的世界秩序建立後,各國決定重新考慮國內和國際的能源政策。
瑞士政府和議會決定徹底調整其能源政策方向並頒布了緊急措施。除了禁止週日行車外,還規定高速公路100公里/小時的限速。此外,軍隊也必須減少消耗。政府還呼籲房主們提高房屋絕緣水平,且不要過度供暖。
1974年,聯邦委員會還採取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措施:設立了一個綜合能源委員會- 其任務在於確定國家能源政策的方向,並審議“是否需要一項能源條款來擴大聯邦相關權力”的問題。
1978年,委員會提交的最終報告提出了三個目標:
- 安全而充足的能源供應
- 保證國民經濟可承受的石油價格
- 注重人類和環境的保護
該委員會還建議在《瑞士憲法》中加入一項特別條款,為國家層面更有力的激勵措施和更積極的政策奠定好基礎。
然而,經過漫長艱辛的審議,這一條款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最終得以通過。 《能源法》及其條例於1999年生效。在千禧之年即將到來之時,聯邦級能源政策才得以確立。如今,它保障了國家對能源狀況的良好掌控。
增長極限
1973年危機促使人們對能源的使用進行思考。從20世紀70年代起,社會大眾已經展開了關於 “增長極限 “和“環境保護局限”的大討論。
石油危機清楚地讓人們意識到,瑞士對進口能源依賴之深,而這種現象與工業化發展不無關聯。於是,能源自給自足成為發展目標。那些年,瑞士還曾經嘗試鑽探石油。
雖然沒有勘探到石油,但發現了天然氣。鑽井隊在琉森州的Finsterwald開採到天然氣。但是,1985至1994年間,瑞士本土開採的天然氣僅佔該國年需求量的約4%。
這些措施收效甚微。但政府由此具備了迅速反應的經驗。隨著氣候危機的出現,瑞士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在努力推行節能措施,並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在當前俄烏戰爭的背景下,能源辯論進一步升級。只要瑞士對專制國家能源的依賴程度居高不下,其能源供應就會面臨風險。通過例如太陽能、風能或地熱等能源實現自給自足,這是歐盟遲早必須解決的政治及安全挑戰。
降低對專制國家的能源依賴,可以帶來能源安全;而能源的自主供應和自我保障也是對瑞士主權的加固。
(編譯自法語:郭倢)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