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第一街:名牌林立的苏黎世火车站大道

节日的彩灯和绝佳的位置,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购物客。 Reuters

苏黎世的火车站大街(Bahnhofstrasse)是瑞士的著名商业街,街道两侧挤满了名牌专卖店和手表店,家庭经营店已寥寥无几,其中一家便是布鲁诺家(Bruno)的铺子,摆设着古典礼帽和蝴蝶领结单调的商铺在这条街上已经成了稀罕物。

一扇结了冰花的窄玻璃门夹在浓妆艳抹、披貂着裘的女人们和给苏黎世节日彩灯拍照留念的游客群之间,只要穿过这扇门,喧闹的街道似乎就一下子退后远去。

“以前我们面临激烈的竞争,可遗憾的是,很多店铺都关门了。我们的运气可能在于,我们确实擅长高端产品,”Bruno副经理阿德里亚诺·麦斯特利尼(Adriano Maestrini)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

自麦斯特利尼的祖父于1937年开门营业,这家风格独特的男装店的地址就一直是44号。随着巴宝莉(Burberry)、香奈儿(Chanel)等知名品牌相继入驻此地,该店还能巍然屹立,实在不是件易事。

房地产咨询公司高纬环球(Cushman and Wakefield)在每年的零售业评估中,会发表一份世界平均租金最昂贵的十条商业街的名单。2014年火车站大街位列世界第九,但年租金增长率却是最低的,只有1.1%,相当于每平方呎租金为875美元(约合820瑞郎,或5’470元人民币)。

跟纽约上城第五大道每平方呎3’500美元(约合21’888元人民币)的租金比起来,火车站大街的租金真算不得什么,可仅仅5年前,这里的平均租金只是663瑞郎(约合4’418元人民币)。

如今这条长1.2公里的火车站大街是在1865年成形的,今年将是它落成150周年纪念。这条街把苏黎世湖岸和火车站连接了起来。

1900年的车站大街 Keystone

甜品咖啡店Sprüngli是这条著名大道上历史最悠久的店铺,比较罕见的是,该店拥有火车站大街自家店铺的产权,可以毫无顾虑地销售公司制作的蛋糕和巧克力点心。

然而大街上的多数业主都不是这样。这些楼房的房东多是各家银行,某几栋归个人或家族所有,而包括Bruno所在的几栋楼,则是几家保险公司的财产。

“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有可能他们涨租金,让我们付不起。这种事我们在别的店见到过,”麦斯特利尼透露。

Bruno有个客厅大小的门面店,在4楼还有3间相连房间的区域,以每平方呎平均846瑞郎的年租金计算,再加上员工和正常开支的成本,对一家独立零售商来说,这一切开始成为令人担心的大笔金额了。

店内商品的价格从25瑞郎(约合166元人民币)一个小小的配饰,到5万瑞郎(约合33万元人民币)一套独一无二、全手工的豪华制品。Bruno一家必须卖出一定数目量身订做的西服套装,才能够在支付租金之外创造盈利。

这儿最知名的案例之一是苏黎世的Manor分店。作为这条大道上4家百货商店中的一家,Manor是人们眼中火车站大街为数不多、价格比较合理的店家之一。

Manor位于Oscar Weber大楼内。Swiss Life保险公司是这栋楼的主人,该公司想提高租金、重新装修,把一楼、二楼出租给一些小店铺,再把上面四层作为办公空间出租,却引起争端,如今交由法院裁决。

Manor在给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书面声明中称,诉讼程序“仍在进行之中”。

变化的特征

豪华百货商场Globus稍稍错开主街,俯瞰一座方形小花园。该店经理丹尼尔·金茨(Daniel Künz)乘过一道道自动扶梯,去顶楼自己的办公室。整个商场摆满琳琅满目的各式主题礼品,Globus所在的楼归母公司Migros所有。

“我们很自豪,这栋房产属于母公司。因此我们肯定有一定优势,”他说道,一边注视着窗外苏黎世的层层屋顶。

大街上商铺的组合和年年上涨的租金造成的影响,不单对Manor及其他被高价房租逼走的店家,甚至对那些有稳定房产的店铺来说,都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

“各种品牌、价位互相搭配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吸引所有顾客前来消费。如果这成了奢侈品……或是专卖某种商品的大街,那就太可惜了,”金茨表示。

独立专卖店

这条街被昂贵名牌主宰既不是问题,也不是机遇,不过,这要看你跟哪个商家的业主讨论。

离火车站大街步行10分钟的约瑟夫大街(Josefstrasse),是条拥有更多独立店铺的购物街。在那里的Little Black Dress(意为“小黑裙”)专卖店里,衣架上挂的圣诞派对礼服都在瑞士裁剪缝制,每套都是限量发行。

身兼设计师的店主艾莉安·迪特尔姆(Eliane Diethelm)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她和业务伙伴已经讨论过,排除了直接迁入火车站大街的考虑,不过也不会去附近的小街。

“我特别不喜欢那儿的店铺。那里有做工廉价的大连锁店,你得走到火车站大街的尽头,才有更昂贵的品牌,可那里也非常安静。”

从她的小店出来,沿路下去就是Urban Rider,一家由格拉夫(Graf)夫妻经营的独立自行车专卖店。

虽然彼得·格拉夫(Peter Graf)说,这一带注重设计的一次性商铺很适合他们的产品,但当我问他若费用不是问题,会不会考虑迁往火车站大街时,他大声笑起来。

“当然喽!那里人来人往更频繁,会有更多人知道你的店铺……不过当然,那儿的价钱也更承担不起。”

钻石与设计师

“这正是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条街出名的结果;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只卖首饰、手表和服装,那也是不良发展。这里不应该有太多国际品牌,”火车站大街协会(Bahnhofstrasse Association)秘书马库斯·许尼希(Markus Hünig)指出。该协会现有160家成员。

这个组织在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进行协调,还负责打理大街的形象。

“我们试着同房地产所有人协商(这个问题),让他们考虑火车站大街店铺的合理搭配……但这是件棘手的工作。”

许尼希是名律师出身的专业调解人,他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最近5、6年来,每年大约有1-3家商铺被国际连锁品牌店接管。当地字号或由瑞士人拥有的商铺越来越少,小型家庭经营商铺几乎不复存在。

“如果房东是银行或者保险公司,那么他们比私人房东更要通情达理,可是他们也还是得盈利啊,”他表示。

总体而言,尽管火车站大街受到全球名牌的青睐,但许尼希对它能在未来保持“当地特色”持乐观看法。他说,有幸以某种方式拥有店铺产权的瑞士企业,比如Sprüngli甜品店,会是保证这一特色长青的关键参与者。

(翻译:小雷)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