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萨拉热窝事件-瑞士分歧的显影剂

175492863-38811882 (3)
当年《Le Petit Journal》报道暗杀事件 Keystone

整整一个世纪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刺杀了斐迪南大公。瑞士媒体也对这一暗杀事件作了大量报导,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读一读当时的瑞士报刊,就会发现整个冲突期间瑞士联邦内部的各种分歧。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双双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青年枪杀。从第二天起,瑞士各报章就竞相大篇幅报道这一事件。

最有洞察力的报刊甚至预感到,这次暗杀可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例如《日内瓦论坛报》(Tribune de Genève)就曾这样写道:“有些事件能动荡一切、在一瞬间内打消所有的猜忌、抹去可怕的期限,但会产生无人得以预见、令人恐慌的问题……而这,便是其中之一。”

同情之波

暗杀事件最初激起了人们对奥匈帝国的同情,尤其是对斐迪南大公的大伯-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向令人尊敬的皇帝致以最深切的同情。上周日的悲剧,让他的不幸人生又蒙上一层阴云,”《日内瓦论坛报》继续写道。文中影射的是这位皇帝所经历的家庭悲剧,特别是1898年皇后伊丽莎白(“茜茜公主”)在日内瓦的遇刺,以及他们的 独子鲁道夫的自杀。

死在萨拉热窝的这对夫妇很不寻常,他们的婚姻是基于爱情的贵庶通婚,死后留下三个孤儿,他们的离世也感动了记者们。即使是瑞士社会党的喉舌、不屑同情王室命运的《伯尔尼哨兵报》(Berner Tagwacht),也表现出了怜悯。

但悲剧之外还牵涉到人们对皇储的看法,在这一点上意见分歧非常大。天主教报章对他颂赞有加,而《伯尔尼哨兵报》则持更批判的态度。在社会党人看来,斐迪南大公正是“将人民引向灾难边缘的奥地利政治的化身”和“军国主义、帝国主义与教权主义的代表”。

然而,大多数评论者都认为皇储并不是斯拉夫人的敌人。“斐迪南大公并不打算用帝国里的一个民族来压制另一个民族,他是位坚定的民族解放支持者。普林西普(刺客)把他杀害的人诬蔑成塞尔维亚人的压迫者;他杀死的正是塞尔维亚主义所畏惧的人,因为他看到大公要用感情的纽带牵住帝国境内斯拉夫人的心,”天主教报刊《自由报》(La Liberté)强调。

自由党舆论也基本上持同样论调。“斐迪南大公恰恰被视为斯拉夫人的朋友,从此尤见暗杀的荒唐;人们甚至断定,他只打算在帝国内部建立第三个国家(另两个为奥地利与匈牙利),”《联邦报》(Der Bund)评论道。

相关内容

瑞士裂痕

在暗杀发生后的一个月里,奥匈帝国不断向邻国塞尔维亚施加压力,甚至在7月23日的照会上定下一个不能接受的最后通牒。此后由于同盟对立的缘故,战争的幽灵似乎越来越无法避免。但在谁才是战争主谋的这个问题上,瑞士新闻界无法达成共识。

《瑞士报》(La Suisse)也注意到了这一分歧。“就在其它各地的舆论看法明确显示出一个或另一个朝向时,我们的报界却在让外国看笑话,各种意见无法统一,表明完全缺乏一个方向,”这份日内瓦报纸指出。

同盟对立

1914年存在着两个相互敌对的体系,即三国同盟(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和沙皇俄国)。

同盟间的对立将奥地利与塞尔维亚的地区性冲突扩大到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

一开始沙俄便支持塞尔维亚,而德国则支持奥地利。随后法国也因与沙俄的军事协约而参与进来。

英国起初在观望事态的发展,但当德国为了攻入法国而入侵中立国比利时时,英国也向德国宣战。

意大利最初保持着中立,到1915年加入协约国,以期收回奥匈帝国内的意大利人聚居地区(的里雅斯特和南蒂罗尔)。

其它参战大国中,奥斯曼帝国于1915年加入同盟国,美国则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

天主教刊物坚定地支持奥匈帝国的政见。“奥匈帝国作了调查,得出受到威胁的结论;为了排除威胁,它一刻也不愿等,”《自由报》评论说。

这种亲奥感源自对沙俄长期以来的敌意。“假如局势发生大动荡,那么会是沙俄的错,它不该在奥塞两国解决争端的时候橫插一脚。沙俄和塞尔维亚的纽带不过是教会分裂产生的好感;什么也没妨害到它,它该保持冷静,”弗里堡(Fribourg)天主教日报指出。而《日内瓦论坛报》却这样写道:“为实现避免战争的愿望,沙俄政府尽其大国所能达到了极致。”

天主教报刊站到奥匈帝国一边,这激起了社会党人的反感。“如果我们拿起一份天主教报刊来阅读,会发觉很难分辨它到底还是不是拥护共和政体的报纸,”《伯尔尼哨兵报》表示。

不过也得指出,宗教或政治归属并不是全部。与某个强大邻国在文化上的亲近感也起到一定作用。整个冲突期间,在靠近协约国的法、意语地区和德语区之间,存在着一条裂痕,后者并不掩饰它对同盟国的同情。

因此,受天主教影响的《提契诺邮报》(Corriere del Ticino)才会对奥地利批判有加,这是由于提契诺是个意大利语州,故而对意大利欲收复奥匈帝国内讲意大利语人口的地区抱有同情。“我们该记得,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向来都采取压迫与镇压的政治手段,”这份提契诺报刊宣称。在它看来,塞尔维亚的宣传不过是“对警察镇压的自然反应,相比之下,对的里雅斯特意大利人的镇压实在算不得什么”。

“风云人物”

对冲突的看法,政治观点更接近自由派的报刊则有比较一致的意见。不过总的来说,大多倾向于将冲突的责任归给奥匈帝国。“如果发生人们所担心的灾难,那么全部责任都该归给奥匈帝国,归给它的皇帝、它的政府,尤其是军事党派,以令人厌恶的热情尽力挑起现在这场可怕的冲突,”《瑞士报》评论道。

这种看法在德语区也有共鸣。“在照会中,奥匈帝国并未表示至少准备展开新的谈判,这显示出它要的就是战争,”《新苏黎世报》(Neue Zürcher Zeitung)断言。

最后还有德国及其君主威廉二世的立场问题。在《日内瓦论坛报》看来,“欧洲与文明的未来握在他的手中”。而《瑞士报》则写道:“在这风起云涌的时刻,全世界都将目光转向这位皇帝,他像是这世界的风云人物,只需要他一个有效的举动,就能平息狂暴的激情,止住奥匈帝国军事党派的过度反应,停止大西洋两岸、直延伸到亚洲边缘的军备竞赛。”

然而这个“有效的举动”始终没有到来……

(翻译:小雷)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