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4月9日,列宁和同志们从苏黎世火车站出发。一群俄国人聚集于此进行声讨,他们对列宁同俄国敌对国德国政府协商保证旅途安全的事情十分气愤。2017年,Thorgevsky及维也纳话剧院共同排演重现了当时的情景。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前往俄国的革命者们不希望显得同德国过于热络,因此坚持列车必须享受“治外法权”。图为今日从火车车厢内望见的苏黎世火车站。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一战期间,德国位于柏林的军事总部。德国政府期冀通过列宁在俄国的出现加重当地局势的混乱,削弱俄国国力。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从Strahlsund到Sassnitz。列宁和妻子坐在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 在8天的旅程中,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到达俄国后要展开的行动要点。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德国小镇Sassnitz的列宁纪念碑。列宁一行在这里结束了列车上的第一段路途,随后登上了开往瑞典的渡轮。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波罗的海上的Trelleborg 渡轮:从德国驶往瑞典。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瑞典Malmö火车站,从这里开始,革命者们重返陆地,并北上去往斯德哥尔摩。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列宁在斯德哥尔摩会见了几位社会主义同仁之后继续向北行进。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瑞典境内,从斯德哥尔摩到吕勒奥。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瑞典和芬兰边境线上的Torne河,从这里可以望见芬兰的Tornio市。在这里,列宁和同志们憧憬着重新踏上祖国领土。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位于瑞典同芬兰边境的Tornio市。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列宁在芬兰的Tampere市稍事停留,当时的居所已经变成如今的列宁纪念馆。1905年,就是在该市的工人大会堂里,列宁同斯大林首次见面。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列宁和同志们最终与1917年4月16日到达了圣彼得堡的芬兰站。在那里,成百上千的工人、战士和水手们聆听了列宁的讲话。列宁回国后迅速成为布尔什维克运动的领袖。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此内容发布于
来自英国的多媒体记者,于2010年移居瑞士。曾在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工作。领导着一个由视频记者、图片编辑、设计师、数据记者和社区发展人员组成的团队,并专门从事社交媒体研究。姓名缩写:jf
Thomas Dworzak / Magnum Photos, 乔·法希 (文字), 埃斯特·翁特芬格 (图片编辑)
我们这场时间之旅的目的地是100年前,火车带着我们重返1917年- 列宁的1917。那一年,列宁坐着密封列车从苏黎世抵达俄国彼得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一个世纪以后,后人重温了这场划时代的旅行。一起看照片,追随革命脚步。
1914年,政治避难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笔名列宁- 和妻子克鲁普斯卡娅投奔瑞士首都伯尔尼。列宁之前曾在日内瓦生活。夫妇两人在伯尔尼住了2年,直到1916年2月迁入苏黎世老城的Spiegelgasse街14号。
两人搬到苏黎世仅仅一年就离开了,由于政治的因缘:列宁梦想着发起武装起义,并努力召集志同道合者,共同建立国际马克思主义运动。苏黎世的社会民主党人士比伯尔尼的同党更为激进。列宁将精力投入于参加瑞士各个城市的社民党会议,同时潜心完成自己的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得知“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王朝的消息后,列宁于1917年4月返回俄国,目标明确:建立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尽管德、俄两国当时正在交战,但德国政府依然决定协助列宁回国,因为德方希望列宁的回归能够引起俄国局势的动荡。
与列宁同行的30名革命者中,除了俄国人之外,还有一名波兰人和一名瑞士人。一行人乘火车、搭船穿越了整个欧洲。
swissinfo.ch
此画廊中展示的,既有100年前的历史图片,也有2017年4月重现的历史场景照片。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列宁在瑞士(上篇)
此内容发布于
谨以此文纪念一百年前的俄国十月革命。无论新时代的人们是否关注、以怎样的视角关注,那里发生的事件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和世界。如果探寻这场革命的来龙去脉,瑞士无疑是个绕不开的地点。正是在伯尔尼附近的一处僻静山村里,意外萌发了革命的主要成果之一——第三国际。
更多阅览 列宁在瑞士(上篇)
相关内容
列宁在瑞士(下篇)
此内容发布于
谨以此文纪念一百年前的俄国十月革命。无论新时代的人们是否关注、以怎样的视角关注,那里发生的事件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殊不知,当革命大幕拉开的时候,最终的主角却滞留在几千里外的瑞士,从而引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归途和一则令人唏嘘的故事。
更多阅览 列宁在瑞士(下篇)
相关内容
列宁和那场没有爆发的革命
此内容发布于
列宁在瑞士制定了无产阶级应该起来反抗的革命理论基础并徒劳地尝试说服他的瑞士“同志”进行革命的必要性。 当Wla…
更多阅览 列宁和那场没有爆发的革命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