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中國人現在不再那麼樂觀了

Chinesische Touristin isst Pommes und macht Selfie
疫情前 :一名中国女孩在北京旅行时的照片。 Keystone / Wu Hong

Martin Aldrovandi剛剛從中國回來,作為瑞士廣播電視台SRF駐東北亞記者,他親身經歷了中國近些年來的一些變化。回到瑞士後,他接受了我們的採訪,他說他感覺到了中國人的情緒變化,而對中國的未來他不敢預測。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瑞士資訊swissinfo.ch:您在中國工作了6年半,回顧這段日子您是什麼感覺?

Martin Aldrovandi
Martin Aldrovandi SRF-SWI

Martin Aldrovandi:很複雜。一方面,我很想念上海的朋友們和那裡的生活,作為駐外記者,我能接觸到許多人:有時候,我會和政府官員交談;有時候,又會約見一位農民工或一個銀行經理。我很喜歡這種豐富多彩的工作。

但是後來想找到願意發表意見的人就越來越難了,2016年還有許多學者願意接受採訪,後來就越來越少了,街上的人對外媒的態度也變得很謹慎。

在我做駐外記者初期,作為瑞士廣播電台的記者,我們很容易被當地民眾接納,或者也可以說沒太被他們當回事,他們的反應是:‘哦,來自小國瑞士的廣播電台,挺好的,我們當然願意接受採訪! ’而現在人們則會想:‘外媒的,還是小心點好。 ’

我們還必須有保護意識,特別是那些毫無設防的普通民眾。比如在水災後,他們出於好意願意說明情況,他們會說:‘你們來了,太好了! ’他們什麼都讓我們拍。但是半小時後,宣傳部門的人來了,馬上說:‘等等,等等,你們都說什麼了,這樣不行! ’所以我們還得保證不給採訪對象帶來麻煩。

Martin Aldrovandi於1978年出生在蘇黎世州。他先後在台北、漢堡和琉森的瑞士媒體學校MAZ學習中文,並且學習了通訊和新聞學。最初他在旅遊行業工作,後來在台灣國際廣播電台擔任編輯,並作為自由工作者為各種德語媒體工作。從2016年起,他擔任瑞士廣播電視台SRF駐東北亞記者。

您在中國的這段時間,是否還感覺到其他的變化?

在中國,一直都會有變化。有時候突然就多了一座摩天大廈或一個新地鐵站。而在瑞士則相對比較平靜。

上海的這個區將被重建。攝於2011年。
上海的這個區將被重建。攝於2011年。 Keystone / Eugene Hoshiko

在政治方面呢?

感覺監控力度大幅增加,到處都有攝影機,有些帶有面部識別功能。就連在新冠APP上,也能清楚地顯示出你什麼時間去過什麼地方。

不僅人們對待外媒的態度變得小心謹慎,總體氛圍也有了變化。我在2000年和2010年前後去中國時,感覺那裡有一種很好的氛圍,人們覺得日子是蒸蒸日上的,一年比一年好,進駐中國的外企也越來越多。

而後來,管束變多了;媒體享受的自由變少了;網路的審查制度更嚴格了;民族主義明顯增強;人們也不再那麼樂觀了,這些都是我的感受。

您在上海居住的地方是一個與瑞士生活水平相當的中產階級小區嗎?

我住在上海以前的法租界地區,是一個非常熱鬧的中心地帶。那裡幾乎沒有高層建築,都是些相當古老的建築。

我的鄰居什麼人都有:有從祖父母那一代就住在那裡的老住戶;也有收垃圾的和學生;還有從外省來上海打工的中國人以及外國人,所以堪稱是一個三教九流集中的地方。

Junge Menschen beim Essen
2018年4月的一天,中國和外國居民聚在一起在上海公館前吃午飯。這裡距離市中心比較遠,很安靜,被一些私人住宅所環繞,週一到週五上海公館是一個免費住所,週末則是俱樂部。許多人在中國聽到公館這個詞都很驚訝,因為公館更容易讓人聯想起柏林或者阿姆斯特丹這樣的歐洲城市。 Keystone / Roman Pilipey

附近還有一個傳統的菜市場,旁邊是一家高檔咖啡廳,裡面的一小杯濃縮咖啡都會價格不菲;還能找到一家法國麵包店;而在一幢老房子前,街邊賣活雞的地攤兒旁也可能停著一輛昂貴的奔馳跑車,這裡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區域,別忘了,上海可是中國最大和最富有的城市。

街頭雞販,2005年10月上海。
街頭雞販,2005年10月上海。 Keystone / Vincent Thian

在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當駐外記者是什麼感覺?

像西藏這樣的地方我們外國記者是不能自己去的,只能跟隨政府組織的旅行團前往。但是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新疆我們可以去,只要那裡沒有因新冠疫情而封鎖即可。

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開動腦筋,因為時刻都會有人跟著你。所以進行採訪並不容易。我們還會採訪一些已經出了國的人,因為他們能夠自由發表意見。

這張2020年一個影片的截圖上的女性是來自中國西部地區新疆的維吾爾族婦女Zumret Dawut,這是她在維吉尼亞州伍德布里奇市的新家裡的照片。她在中國被強行絕育,因為她從新疆的一個監獄營地獲釋後生了第三個孩子。
這張2020年一個影片的截圖上的女性是來自中國西部地區新疆的維吾爾族婦女Zumret Dawut,這是她在維吉尼亞州伍德布里奇市的新家裡的照片。她在中國被強行絕育,因為她從新疆的一個監獄營地獲釋後生了第三個孩子。 Copyright 2020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其他地區的民眾是否了解新疆的狀況?

不是很清楚,在上海或北京有些人知道新疆發生了些事,但他們覺得沒什麼大事。

我很吃驚的是,很多人對此漠不關心,因為與他們沒有直接關係,穆斯林在中國普遍沒有好名聲,何況新疆又遠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但有意思的是,經歷了上海封城之後,一些人說,或許新疆再教育營裡的事是真的。他們現在相信了,黨真的會很嚴格,因為他們親身體驗了嚴酷的禁閉生活。

您是如何體驗中國的疫情生活的?

對許多人來說,非常艱難。從外省來打工或住在外圍的人不能再到城市裡去上班。許多人沒有了生活費和住所。有人甚至因為檢測結果呈陽性而被解僱,民眾中有許多怨氣。

目前出國對許多中國人來說非常困難,我感覺到一種壓抑的氛圍。

疫情期間看電影也是一個特殊的經歷,這裡是杭州的一家電影院。
疫情期間看電影也是一個特殊的經歷,這裡是杭州的一家電影院。 Chinatopix

中國政府的清零政策的目標是什麼?

有意思的事,有些地方政府裡的人並不完全支持清零政策。

上海最初的做法是“放開”,儘管當時感染的人數很多,但並未封城。但顯然後來北京的高層掌控了局面,所以上海也不得不進入嚴密的封鎖狀態。清零政策與習近平本人的想法有關,這是他制定的政策,很明顯他還不能或不願放棄。

習近平主席希望建設一個富強的中國。但在現實中是怎樣的呢?在2022年10月14日瑞士電視台晚間新聞《10 vor 10》中,前駐中國記者Martin Aldrovandi在演播室中回答了這個問題(德):

外部内容

今年8月回瑞士後,您發過這樣的一條推特:“推特、谷歌及其他都是那麼順暢,VPN派不上用場了,我得慢慢習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瑞士廣播電視台和瑞士資訊swissinfo.ch的網站在中國打不開,所以我不得不使用VPN(虛擬專用網)來造訪我們自己的網站。而在使用中國的APP和網站時,我必須得關掉VPN,否則無法正常運轉,但隨著時間你就習慣了,而現在我可以直接進入Twitter,之前不用再做任何事了,一時半會兒還不太習慣。

中國遊客現在是來瑞士旅遊還受新冠防疫措施限制的唯一遊客,他們什麼時候能再來瑞士?

許多中國人在疫情期間開始在本國旅遊,他們不再去泰國或瑞士度假,而是留在中國。

Chinesische Touristinnen in den Schweizer Bergen
© Keystone / Urs Flueeler

中國有各種氣候區,又不需要辦理護照,也不需要兌換貨幣,更不需要申請簽證,所以許多以前出國旅遊的人現在都發現了在國內旅遊的這些優勢。

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在防疫措施結束後,還想出國旅行,中國境內也有很多滑雪場,不必特意飛到瑞士來滑雪。

目前中國正在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否會有重大變化或重要決議?

如果說我學到了什麼,那就是永遠不要預測。 2013年,《紐約時報》上有一篇文章的作者預言,習近平將是一位改革者。一些網友後來轉發了這篇文章,並對此進行嘲諷。作為一個記者,有時候必須要承認:我不知道。

Martin Aldrovandi在2022年10月13日SRF的《每日座談》節目中講到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德):

外部内容

(編譯自德文:楊煦冬)

相关内容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