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將歐洲中立國推向北約

瑞士希望能與北約更緊密地合作;其他中立國家也在設法接近北約組織,歐洲大陸正在嘗試穩固自己的安全防線--這裡是一個概述。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瑞士會加入北約嗎?短期內似乎不太可能;然而,1年多來,瑞士已經開始討論與這一軍事聯盟加強軍事合作的話題,而且這受到了幾乎全部政治陣營的支持。現在的問題是:這種合作到底應該走多遠?
瑞士並不是歐洲唯一一個提出這個問題的中立國。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從長遠來看破壞了歐洲的安全形勢,因此北約在迷失方向多年之後,又開始重整旗鼓,拉攏陣營。歐洲那些依然保持中立、不結盟的國家,也開始在衝突中尋找定位–其中大多數國家在正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向北約靠攏。
瑞典和芬蘭:與過去徹底決裂

瑞典和芬蘭這兩個北歐國家跨得步子最大–毅然決定加入北約。
芬蘭於2023年被北約接納為第31個成員國。自1995年加入歐盟以來,芬蘭就未再以中立國自居,只是自稱不結盟國家。芬蘭之所以這樣做,其實是對強大鄰國做出的必要讓步,而非從道德觀念出發的一種決定。
這裡更多涉及的是一種比較實際的政治策略,宗旨是為了在與蘇聯的抗衡中維護自己的主權。而在冷戰結束後,這種所謂的“芬蘭化”做法已經在逐步淡化。
瑞典是在烏克蘭遭受大規模攻擊兩個多月後決定加入北約的–放棄了自兩個世紀以來一直保持的傳統中立制度。但北約對瑞典的接收卻沒有那麼快,因為土耳其和匈牙利提出了很多要求從而阻礙了批准程序的進展,這兩國這樣做無非是想獲得一些政治影響力。無論如何,瑞典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成為第32個北約成員國家。
這兩個國家的加入對於北約來說並不只是一個形式,而是在軍事上也如虎添翼:芬蘭擁有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與俄羅斯的邊界線長達1340公里;瑞典則擁有強大的軍火工業。
摩爾多瓦和塞爾維亞:古老的關係歷久彌新

摩爾多瓦於1994年將“永久中立”寫入憲法,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出於內部原因: 摩爾多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聶斯特河左岸部分地區分裂了出去,該國希望通過不結盟的形式來維持社會平衡,這受到所有人的接受。
據調查,該國大多數人仍然支持中立。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摩爾多瓦首次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有爭議性的討論,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相關討論愈發激烈。而討論的核心問題是加入歐盟,至於加入北約該國並不考慮。
塞爾維亞於2007年宣布自己為軍事中立國,這一聲明也得到了北約的認可。與摩爾多瓦一樣,塞爾維亞也未針對俄羅斯採取制裁措施,並在政治上在西方和東方之間迂迴–這與前南斯拉夫國家的做法如出一轍–貫徹不結盟傳統。
馬爾他, 愛爾蘭, 賽普勒斯: 三個島嶼, 三個不同的政策

馬爾他這個小國自1987年起就將中立寫入了憲法。這是非殖民化的結果–這個前英國殖民地將自己視為不結盟運動的一部分,在冷戰期間與美國和蘇聯保持了距離。如今,該國依然在堅守中立,馬爾他是唯一一個沒有參與歐洲聯合防衛項目Pesco的歐盟成員國。
愛爾蘭也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在《英愛條約》中標註了愛爾蘭的中立性,該條約也確保了愛爾蘭的獨立。與歐洲其他中立國不同,愛爾蘭擁有最基本的國防能力,而且對“軍事中立”的解釋也沒那麼嚴格。
然而,現在這卻引起了爭議: 俄羅斯黑客在2021年對愛爾蘭衛生系統的網絡進行了攻擊(當時正值新冠大流行期間),這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愛爾蘭在地理位置上的優勢。此外,沿著愛爾蘭的大西洋海岸,鋪滿了全球通信所必需的海底電纜。因此愛爾蘭在公眾中發起了一項諮詢,對該國中立的未來進行討論–接近北約無疑是一種選擇。
賽普勒斯共和國的情況則不同,該國的中立性並未受到國際認可。傳統上賽普勒斯與俄羅斯關係密切:自1974年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入侵該國以來,蘇聯一直被當作重要的軍事夥伴。如今,賽普勒斯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站在的西方的陣營上,但它加入北約是不可能的,因為領土衝突問題仍未解決,土耳其仍不承認賽普勒斯,所以一定會利用否決權予以否決。
奧地利:軍事上中立,政治上明顯傾向西方

奧地利國內經常會有這樣的批評之聲,說奧地利“搭北約的順風車”–瑞士也會受到這樣的指責,兩國另一個重要的共同點是:將中立作為身份認同的要素。而與瑞士不同的是,奧地利在憲法中規定了中立,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軍撤軍的條件:蘇聯要求奧地利實行“永久中立”,而盟國則同意他們效仿瑞士的武裝中立。
完全放棄中立和加入北約在奧地利也行不通,但奧地利與瑞士一樣參加了和平夥伴關係(PfP)和歐洲-大西洋合作理事會(EAPC),因此奧地利也可以與北約合作,合作到哪種程度由各國自行掌握。奧地利現在想與瑞士一起加入歐洲防空系統天盾(Sky Shield)–屆時它們將成為該聯盟中僅有的兩個非北約國家。
瑞士:今天的中立意味著什麼?

在瑞士,永恆的不僅是中立,還有圍繞中立所進行的喋喋不休的討論。自入侵開始以來,關於瑞士在戰爭中如何站隊的討論就從未休止:瑞士也對俄羅斯進行了制裁,並向烏克蘭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走的是西方路線。然而,與其他中立國一樣,瑞士對烏克蘭的財政援助相對較少。向烏克蘭提供大力支持的主要是北約成員國,他們除了給與軍事支持之外,還提供了資金。
瑞士禁止其他歐洲國家向烏克蘭再出口瑞士的武器材料,在國際上招致了不滿。最常聽到的微詞是:瑞士隱藏在中立外衣的背後,繼續從經濟中獲利,未對俄羅斯寡頭採取足夠的行動。
然而,被指責為機會主義,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不單單只有瑞士受到這樣的指責–所有具有明確西方傾向的中立國都被貼上了“享受北約保護,卻沒有任何付出”的標籤。
對於瑞士國防部來說,如果與北約合作,瑞士武裝部隊的合作能力(術語稱為“互用性”)將得到顯著提高。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攻,使加強與北約的合作變得更加迫切。北約也意識到了這種新形勢,並願意為贏得吸引力付出代價。
北約、瑞士和核彈:

相关内容
瑞士欲与北约修好-需与“原子弹”和解
正如已公佈的有關防空系統的信息所顯示,歐洲大陸的防衛政策正在變得堅固:歐盟、北約和中立國在不同層面上的合作日益密切。為了消除質疑,必須強調的是,加入北約,並不需要履行互助義務。
而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互助義務並不重要,自從瑞士採取制裁措施之後,俄羅斯就不再將瑞士視為中立國,並將其列入“不友好國家”名單。
Aus dem Archiv: #SRFglobal vom 5.5.2022
(編輯:Marc Leutenegger,譯自德文:楊煦冬)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