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内务部长:小心谨慎,勿要惹恼中国

迪迪尔·布尔克哈尔德(左)在北京与中国科技部长签署一项意向书 Keystone

联邦委员迪迪尔·布尔克哈尔德(Didier Burkhalter)刚刚结束他的首次访华之旅,此行目的在于巩固两国间的科技交流。在部长的高层会见中,他质询了本月初被北京政府拘捕的艺术家艾未未的境遇。

“艾什么?艾未未?他是谁?从来没听说过这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中对这位倍受西方欢迎的异见艺术家毫不知情的不在少数。在这所校园里只有不到半数大概知道他是谁,个别人听说过他的遭遇。

“是你们这些国外媒体不明真相就乱下结论,”一位国际关系专业学生这样评价。

不过一对年青情侣-女孩念英语专业,男孩念阿拉伯语专业-却有完全相反的看法:“我们很敬佩艾未未的勇气,他的遭遇实在太可怕了。他为正义而战,而我们梦想是得到言论和信息自由。幸亏西方表示了抗议。虽然现在国内压制很大,但我们有信心,未来是属于我们这些年青人的,它只会越来越好。”

世界担忧,瑞士低调

艾未未于4月3日在北京机场准备搭乘去香港的飞机时被边境警察带走,他原计划去那里会见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此后,这位与瑞士建筑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and de Meuron)共同设计北京奥运会主赛场“鸟巢”的艺术家被指控涉嫌经济犯罪,无人知道他被拘何处、境遇如何。

全世界为此担忧,美国与欧盟强烈抨击这一无理拘捕,瑞士的表现则低调而与众不同。瑞士外交部网站上虽对该事件缄口不言,但这并未影响该部于4月7日向中国有关部门就被捕事件表达了非常关切之意。

布尔克哈尔德在这种紧张局势下进行了自己的首次中国之行,以“巩固两国间的科技纽带”。此行实属必要,因为世界的未来取决于中国。布尔克哈尔德表示:“我国政府深信,中国是瑞士各重要领域的主要合作伙伴,其中最突出的领域有科技,还有经济。”

自由的重要性

那么,到底该不该冒着惹恼中国的风险讨论艾未未的权利呢?内政部长回答说:“瑞士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伟大自由的重要性。”这也是“世界第一国度”科学领域的组成部分,“在我们探讨科技的时候,中国与瑞士之间没有大小的差异,这令我们能够就各个领域展开对话。”瑞士尤其应通过文化方面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谈到文化,这位瑞士部长在行程中多次与之相遇,例如北京清华大学科技图书馆的开馆仪式。这座图书馆由提契诺建筑师马里奥·波塔(Mario Botta)设计建造,亲临北京的他“向艾未未表达了同情之意”,部长赞其勇气可嘉。

“欢迎一切要求自由的声音,”布尔克哈尔德部长强调,并将这位被捕艺术家的行动与“促进瑞士成长”的著名瑞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和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相提并论。波塔也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这些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的自由权利最终会取得胜利”。

艾未未的阴影

在中国“自由的空间确实不够”,布尔克哈尔德在参观某北京画廊的当天也承认。该画廊距艾未未的工作室仅一步之遥,这位部长是去那里为爱丽舍美术馆(Musée de l’Elysee pour la Photographie)举办的《新生代2》(ReGeneration 2)摄影展揭幕。美术馆馆长萨姆·施图茨(Sam Stourzé)表示,“艾未未事件的阴影笼罩着这片由他设计的城区”,但同时庆幸“有展示来自世界各摄影院校80幅摄影作品的自由”。

布尔克哈尔德在剪彩仪式上提到“言论自由”。后来在谈到这片艺术区的时候,他坦言:“我未曾料到会有这样的开放局面与百家争鸣,但我也知道在这个国家有许多事很难办,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最后,就艾未未被捕事件表达“瑞士人民与政府的担忧”的机会终于到来。

布尔克哈尔德向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正式提出:“瑞士有两项展览等待这位艺术家出席,他与瑞士起着友谊纽带的作用,我们对他的被捕深感忧虑。”

他透露,后来刘委员“完全以政府间对话的方式作了详尽回复”。更多的消息就无从得知了。

成功:迪迪尔·布尔克哈尔德认为此次访华很成功,“它巩固了科技合作中瑞士的利益。”

 

意向书:这位联邦委员会见了中国卫生部长、科学技术部长和教育部副部长,并签署了两份意向书,以加强两国间在科技方面的合作,及建立瑞士各州与中国城市间的医疗协作。

 高等学府:在教育方面,瑞中两国同意就“签署教育协议”展开磋商,以鼓励高等学府间的交流。

竞标:清华大学科技图书馆是提契诺建筑师马里奥·波塔在中国的首件作品,但也绝不是最后一件:波塔在清华大学博物馆的设计竞标中取得头标,但因项目未能实现,故而被委以图书馆的设计任务。

酒店:“不过今天上午清华副校长通知我,博物馆项目可能有望上马,”这项设计任务应当非波塔莫属,他对此喜不自禁。另外,波塔设计的一座大酒店不久将在上海竣工,在杭州的另一类似项目也将问世。

(译自法文:小雷)

阅读最多
海外瑞士人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