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首都的”钉子户”
火车渐渐驶离瑞士的首都伯尔尼,一幢古旧、样貌奇怪、“周身”画满涂鸦的房子总会引起乘客的注意;令很多中国大陆乘客不快、不解的是,房顶上还赫然用彩喷涂着“Free Tibet”的大字。
这房子是做什么的?在这座离市中心不远的建筑周围,怎么还不时可见眼神迷离的酗酒、吸毒者?这就是伯尔尼市曾5次发起全市投票试图改造,却依然屹立不倒的伯尔尼的最强“钉子户”。
这座被称作Reitschule或Reithalle的建筑始建于1897年,虽然它游离于法律之外,长期以来并没有法律意义上明确的“户主”-所有住在里面的人,房租水电一概不付,但它确是伯尔尼最赫赫有名的“钉子户”,当地政党在20多年来曾5次发起将其改造、出售的议案,但大多被伯尔尼市选民否决(其中一次为设施改造,被通过)。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9月26日,由瑞士青年人民党提出“关闭、出售Reitschule”议案,但68.4%的选民并没有接受该议案。
房屋占领与另类文化
最早建于1897年的Reitschule开始时被当作马术学校使用。当汽车逐渐取代牲畜成为人类交通工具后,这里慢慢演变成仓库。但名字依旧保留了下来,有时也被称作Reithalle-骑马厅。
真正为伯尔尼骑马厅这座老建筑赋予象征意义的是80年代在瑞士风起云涌的青年动乱(Jugendunruhen)。1980年5月30-31日,几百名青年聚集在苏黎世歌剧院前,抗议政府为整修歌剧院投入6000万瑞郎,而没有钱为青年人建立自主的活动中心。当时这在苏黎世引发了在瑞士非常少见的青年与警察的冲突,并造成很大损失。最后政府妥协,将红工厂(Rote Fabrik)设立为独立的青年活动场所。
之所以选择红工厂,这还与瑞士当时的另一股潮流-房屋占领(Hausbesetzung)有关。这是自70年代开始,至今仍没有停息的席卷欧洲的风潮:青年人和学生直接进入空置房屋内,在里面居住、举办派对和音乐会。这当然会与真正的屋主与警察发生冲突,但崇尚自由的青年人会说:“房子你们不住为什么不让我们住”?
70年代中期,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的青年人试图占领红工厂,因而引发了以上提到的苏黎世歌剧院暴动。80-82年之间青年动乱开始在全瑞士上演,巴塞尔、伯尔尼、洛桑都爆发了类似事件,也是在房屋占领风潮的激励下,1980年,要求成立青年自主活动中心的伯尔尼青年,进入了当时空置的骑马厅开始举办活动,并于1981年在此成立了自主活动中心。
如今苏黎世的红工厂和于1987年被政府承认的伯尔尼骑马厅都以这段历史成为了瑞士另类文化的中心,而骑马厅历经5次全市投票依然“原封不动”,也意味着伯尔尼市市民对另类文化的尊重与支持。
文化、毒品中心
与另类文化一同出没的,往往还有性和毒品的开放与刺激,这在70年代性、毒品,和摇滚乐一同被解放之际,已构成了某种联系。尽管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偏见,但这种偏见确实普遍根植于保守派的脑子中。
伯尔尼的骑马厅在八、九十年代经历了另类文化的繁荣与疯狂后,与毒品甚至贩卖毒品、枪支纠缠在一起。
1990年3月2日,在骑马厅的住宅房内发现有毒品交易,最后通牒时间一过,50多名那里的居民便被驱逐到街上。深夜这些人携武器返回并开始射击。此后,人们开始渐渐对骑马厅产生失望情绪。
92年,一骑马厅居民从事大量毒品枪支买卖,被驱逐后射伤无辜人士;同年,一居民在发生争吵后在骑马厅前院射伤一34岁女性;95年,毒贩和前院居民发生枪战,120名警察清理骑马厅前院和大厅。直到进入新世纪,骑马厅发生过多起火灾、枪击、毒品交易案件。2001年10月30日,在骑马厅对面又开放了一个毒品咨询点,也就是免费毒品发放注射点。这一地区更成为普通市民心中的藏污纳垢之所,轻易不会涉足。
伯尔尼政府自然不会视而不见。继1990年12月2日民主党提出拆除骑马厅、重建运动中心的议案被否决后,政府变堵为疏,于1999年发起改造骑马厅的议案,并险获通过。政府于是投入774万瑞郎整修骑马厅的基础设施。
虽然修了影院、剧院、餐厅、甚至女性之家,但问题似乎并没有被完全解决,它市中心的地理位置惹人艳羡,于是又有了2000年改造成商业中心的议案和2005年要求它给付租金、税金的议案,以及今年要将其出售的议案,但这些都没有被伯尔尼的市民所接受。
由另类转主流?
摇滚、重金属、迷幻、电子乐,如今这些曾被歌剧排挤、曾经的另类音乐已逐渐并入主流,苏黎世的红工厂和伯尔尼骑马厅面对如今的另类已转入主流的境地,会不会变得尴尬?这两处场所依然是另类文化的中心,但在红工厂举办的苏黎世室内交响乐演出和骑马厅拿着政府工资的居民总让人想起被招安的梁山好汉。
不过骑马厅已拿起了另一面旗帜,就是反法西斯、反性别歧视和反种族歧视等政府也在倡导的文化话题,除却偶尔的反全球化与政府依然略有冲突外,它的态度已转变成顺应政府、顺应国民,这或许也是它之所以历经多次改造计划投票,而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吧。
但已在这里工作了26年的Sandro Wiedmer说:这是因为“另类文化对伯尔尼来说越来越重要,如果我们不支持,很多演出永远都不会有机会登上舞台”。
大部分青年自治文化中心于80年代在青年动乱运动中成立,青年动乱运动主要针对当时的主权文化。
青年动乱运动中最激烈的抗议活动发生在1980夏的苏黎世,青年人要求建立由自己治理的文化中心,并引发与警察的冲突。
青年动乱改变了苏黎世市的文化政策,使其变得更加开放:10月25日,红工厂成为瑞士首个自治文化中心。
随后类似活动在瑞士各城市展开,其中起到榜样作用的正是巴塞尔的Kaserne Basel和伯尔尼的骑马厅Reithalle。瑞士法语区的反应也很强烈,特别是洛桑。
伯尔尼州比尔的青年自治文化中心是瑞士最古老且至今尚在使用的:它产生于68年青年左翼运动,和瑞士许多另类文化中心一样,位于燃气厂的圆顶建筑内。
伯尔尼骑马厅(Reithalle或Reitschule)于1897年建成,初始为骑术学校,直至1980年代成为仓库。
1981-1982首次变为文化中心,不久被清理。
野营、房车村“Zaffaraya”于1987被强制性清理后,骑马厅再次被占领,并再也没有归还。
骑马厅是瑞士最重要自主文化中心,包括一个影院、一个剧院、一个印刷所和一个家具作坊,以及多个酒吧、音乐厅和一个较大的多功能厅。
文化中心被当作是极左派政治抗议的主要地点。批评者认为文化中心的经营者未与经常在首都抗议的反法西斯运动和暴力运动等划清界限。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