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人的法宝-公民动议

2009年瑞士关于禁止修建穆斯林尖塔式建筑的动议在国际上都引起了对直接民主的热议。 Keystone

在瑞士人民当家作主,任何人都可以发起动议,如果在全民投票中被大多数国民所接受,那么国家就会按照这项动议来行事。但是国民的兴趣毕竟有一定局限性,有些动议与国际法相悖,而一旦为国民所接受,国家就会处于两难。这也是直接民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人民利用公民动议这一直接民主手段的频率增长迅速,那么是否要为公民动议加高门槛?很明显这要想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会相当困难。

如今发起公民动议这一直接民主的手段,似乎被利用得有些过度。目前还有15个动议在等待投票,而至少还有同样多的动议处于收集签名过程中(要想让一个想法成为动议首先必须收集至少100000个有效签名)。如此之多的全民动议在瑞士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而且过去的10年中,动议在全民投票中被通过的比例也在剧增。从1891年至今通过的22个全民动议中,仅过去10年就通过了9个。

“许多这样的动议都与国际法相左,或者在实施上无法与之兼容,因此出现了各种要求对这一直接民主手段进行改革的意见,”纳沙泰尔大学国家法教授Pascal Mahon(德)外部链接这样说。

引起国际争议的动议

在瑞士被公民投票通过,但与国际法不能兼容的动议:针对性侵儿童或与儿童黄色照片相关犯罪取消时效限制(2008年);禁止修建穆斯林尖塔建筑(2009年);将有犯罪行为的外国人驱逐出境(2010年)及反对大批量移民动议(2014年),这些动议要么是由瑞士人民党SVP发起的,要么至少是由该党支持的。

一个最近的实例:为了避免与国际法冲突,瑞士自由智囊团Avenir Suisse今年4月份推出了一个措施名录,具体要求是一个动议的文字在收集签名之前就要提交联邦秘书处审核;收集的签名数量要有所提高;同时还要对动议实施措施进行全民投票。

毫无变化

几个月前,瑞士另一个智囊团Foraus建议,如果公民动议同国际法相悖,那么在就动议投票的同时,还要就是否取消相关国际协议进行全民投票。这一建议在瑞士引起很大反响,但是在进行关于“反对大规模移民”的实施及取消与欧盟的人员自由流动协议的讨论中,该建议就碰了壁。

弗里堡大学校长Astrid Epiney(德)外部链接,不久前在接受不同媒体采访时表示,应该只针对那些文字尚未完全确定的动议进行投票。

“从文字出发进行讨论当然很有意义,但问题是怎样才能取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因为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尽管出现了这么多的建议,但这些年实际上情况毫无变化,”洛桑大学政治学家Georg Lutz(德)外部链接这样表示。

收集签名,就像一个儿童游戏?

那些提议提高动议签名人数的人的理由是:人口在增长。1891年规定的收集签名数量50000人,占当时人口的比例为7.6%。

1971年女性拥有了选举权后,5万人只占了当时人口的1.3%,所以1976年将数字提高到100000人,而如今该数字占人口的比例少于2%。

自从引进了书信投票和选举之后,收集签名变得比较困难了。“20年前投票地点是一个理想的收集签名的地方,”政治学家Andreas Ladner说:“而在超市门口说服众人签名则很困难。”

大多数党派承认,他们为了达到签名人数要求,付费招人收集签名。

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牛

这种无法改变的状态主要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瑞士这种直接民主的手段对瑞士人来说,就像一头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牛,“如果修改涉及这种民主手段的宪法条例,从来都会被回绝,”洛桑公共管理研究所(IDHEAP)教授Andreas Ladner说:“联邦提出的将收集的签名从10万提高到15万的建议,1999年遭到国会的拒绝。”

除此之外,现在还出现了另一个现象:那些传统的大党派现在发现了公民动议的好处。而原本这一民主方式实际上是为无法进入国会的那些小党派也能表达心声而设置的,而现在却成为大党派用作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

改革的反对派

“在过去的10年里,国会中的重要党派毫无例外的分别至少发起过一个公民动议,”Lutz说:“他们对提高公民动议的门槛根本没有兴趣,而那些想这样做的政治家又不敢说,因为害怕树立与民众为敌的形象。”

去年联邦发起了一个项目,意欲在一项动议发起之前对其是否与国际法冲突进行检验。而当联邦院的国家政治委员会就这一项目进行讨论时,遭到最常发起公民动议的右翼保守党瑞士人民党及左翼党派的反对。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的自律性,Ladner对此深信不疑,他说:“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公民已经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们以很高的反对票拒绝了一些公民动议。”

(转译:杨旭东)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